[游记] 集集线-进化1001号

楼主: laxic (啦啦啦)   2016-01-14 13:16:36
图文版
http://laxic.blogspot.tw/2016/01/1001.html
从彰化市开车到二水,拿出一路携带的小折,搭乘区间车到车埕,这次要来骑台铁支线
- 集集线。不过看了时刻表,到车埕已经中午,时间有限,只有半天的时间可骑,不像
上次趟小折挑战内湾线来回骑一样,这趟就骑单向,从车埕骑回二水。
台铁集集支线是目前支线中最长的一段,支线以所经的南投县集集镇为名,其起点站是彰
化县二水乡。二水是一个农业小镇,但在早期,二水扮演着重要的运输枢纽角色,除了衔
接纵贯线和集集线,还有明治制糖公司所设立的社线车站,将甘蔗原料运送至彰化的溪洲
糖厂。随着溪洲糖厂的关闭,糖铁路线也跟着拆除。从围绕二水车站前广场的楼房,旅社
及商行群聚,能够一窥当时的商旅荣景。
二水车站是一座二等站,拥有一座岸式月台及一座岛式月台。在岛式月台的东侧,可见许
多股侧线,也看见车库和维修工场,若是以现今车站的光景来看,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景象

若是我们把时间轴往回拉,在这条支线上,从日治时代开始,发生了日月潭水力电气的兴
建工事、中南部甘蔗制糖的糖铁全盛时期、丹大林道和孙海的木业繁荣,造就了二水的客
货运调度及枢纽地位,甚至货运更重于客运。但如今产业重心已变,集集线仅剩观光的功
能,已无调度的需求,整个二水车站看起来相当冷清。
岛式月台的西侧,设有一座毋忘在莒的石碑。毋忘在莒的含意是勿忘前事或收复故土,但
设在二水车站的月台上,还真不知道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反倒是底下的红字"往观光胜地
日月潭请在本站换车"较为显眼。在车埕有往返日月潭的台湾好行专车,可再转乘治水里
、蛇窑、头社、向山、日月潭。
在岛式月台的东侧,设有集集线复驶通车典礼纪念的木碑。这是为了纪念1999年(民国88
年)的921大地震后,经过多年的修复,终于在2011年(民国100年)恢复全线通车。
集集线上共有七座车站,分别为二水、源泉、浊水、龙泉、集集、水里、车埕。列车已经
在月台旁等着我们,是有着淡蓝色涂装的进化1001号。
能与进化1001号不期而遇,实在非常幸运。从车头的车窗上可看见,这辆列车的编号是
DSC1001。DSC1001的暱称是台铁一号,也就是说,这辆列车是高级长官专属的局长行政专
车。
1998年(民国87年),台铁向日本所采购的36辆DR1000型冷气柴油客车陆续交车,用来取代
行驶于平溪、内湾、集集三大支线的旧有柴油车。最后一辆编号DRC1036的列车,就被改
装为行政专车,编号也改为DSC1001。
从2015年(民国104年)开始,因为支线列车的调度吃紧,这辆列车由设计艺术家Akibo Lee
李明道重新设计,改造成进化1001号,赋予新的生命,展开新一页的故事。
进化1001号在2015/1/27~2015/2/3于平溪线行驶,隔一周2015/2/5~2015/2/12于内湾线行
驶,2015/2/14之后就固定配置行驶于集集线上。
进化1001号上的两位外星人是Mr. Ten与Miss. One,是在银河系中旅行的外星铁道迷。
Mr. Ten大大的头里,装满了各星系的旅游地图;Miss. One头上的触角,擅长寻找各地的
美食和感动人的故事。他们是旅游宇宙间的背包客,游走星际打工换宿,这次来到地球的
台湾,担任台铁进化1001号的列车长。
打从1905年(明治38年)的1月25日开始,二八水驿设立(因境内有两条河成八字型流过,故
称二八水)。1920年(大正9年)10月1日改称二水驿。又经历了1930年代台湾最大的水力发
电计画,在1922年(大正11年)兴建了外车埕线铁道,连结二水与车埕之间,也就是集集线
的前身。
(详见:漫步消失的台16线 - 丹大林道 & 六顺山、七彩湖 & 新东西输电线)
从此开始,外车埕线肩负起水力工程的运输,当然期间也兼营一般客运与货运。大部分的
工程铁道,都随着工程的结束,也沦落拆除的命运。然而外车埕线在1927年(昭和2年)铁
道部向台湾电力株式会社收购,改名集集线,继续担负林木加工、樟脑的运输,当然还有
深受日本天皇喜爱的集集香蕉。
历经时代更迭、物换星移、产业式微。进化1001号的进化二字,或许对集集线来说,别具
象征性的意义。
区间车缓缓停在车埕,再缓缓的驶离。车埕车站是集集线的终点站,拥有一座岛式月台。
特别的是,这里已经开发成观光景区,不向一般的车站下车后,非倒循规蹈矩的走出月台
及站房,车埕车站与月台之间,几乎是一片开放式的休闲空间,任民众悠游。
这座隐深山中的小城镇,就像台湾其他其他淘金淘矿的山中小镇一样,曾经风华一时。铁
道,是主要的连外动线,也是经济的大动脉,向外串连嘉义与彰化,带进了数十载繁华的
岁月。
往往我们能从地名去推敲出对当地的含意,车埕也不例外。车埕的兴起,与远在日月潭另
一端的埔里有关。位于埔里的埔里社制糖所,会使用五分车将产出的蔗糖,向南送出山区
,再以七分车延伸到二水。由于五分车无机械动力,从山区到平原是利用下坡产生动力,
返程则以牛只拉运。现今车埕这个区域地势宽广,成为转运地,当时称为牛车寮。又因为
许多轻便台车停放于此,陆续移居此地的河洛人称之车场,而后衍生成车埕。
1922年(大正11年)因为日月潭水力电气工事,设立设外车埕驿,并开始原来通往二水的五
分车修筑为铁道,办理客运业务,带动沿线乡村的兴起与经济繁荣。
从月台与站房之间可推知,当年也是好几股侧线,以便随时调度运货列车。
既然当年为外车埕驿,有外就有内。为了日月潭水力电气工事所兴建的铁道经过此处后,
继续沿着水里溪向北铺设,来到电厂所在地的门牌潭,此处即为内车埕。
从外车埕驿到门牌潭,是门牌潭线,于1923年(大正12年)完工。外车埕线的铁道管理权于
1927年(昭和2年)转卖给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改称为集集线。门牌潭线则于1937年(
昭和12年)发电所工事完成后,功成身退,遭到拆除。
工程结束后,20年期间,来到1957-1975年间(民国46-64年)的伐木之狂飙期,这里又夹带
著孙海的势力,随着振昌木业的兴起,车埕又趁势崛起。那时的林业非常惊人,深入台湾
深山之中,往东沿丹大林道跨越中央山脉,串连到东部的林田山林场;往西顺着集集线,
与来自嘉义阿里山林场铁道,在铁道纵贯线上贯通一脉。外车埕驿也在1961年(民国50年)
改称为车埕车站。
挟带着铁道、樟脑、木业的优势,车埕聚落逐渐扩大,人潮熙来攘往,民生及娱乐随之而
来,规模盛况空前。
历经木业及糖业的凋零,没有新的产业发展,心血不但无法注入,更阻止不了人口外移,
车埕小镇也随之沈寂了下来,车站也由招户站改为简易站。
然而当地的产业特色,以及邻近日月潭的地缘,让小镇又燃起新的契机,观光更让这里的
商业化快得惊人。这一天,我还以为我可以在这小镇偷得浮生半日闲,感受古朴的情怀,
但进入车埕的人车多的出乎我意料之外。
如今车站站房已非昔日样貌,当年的站房是座混凝土砖造建筑,但震毁于921集集大地震
中。2001年(民国90年)重建成木造站房的模样。
由于站房离月台有一段距离,月台也是开放式,基本上待在站房的游客,大多都是走累在
休息的,而非真正在候车。想搭车的游客,也不会特地从站房进剪票口,再走去月台。
大致晃了车埕车站,卸下携车袋,架好小折,准备出发。没想到这才是悲惨的开始,因为
在彰化到二水的途中,两台小折放在后行李箱挤压,造呈现在一台前煞车松脱,另一台前
煞车锁死。经过一番折腾,决定把卸下锁死的前煞车,于是两台前煞车无作用的小折就出
发了。
小镇内有一座贮木池,伐木时代用来浸泡贮存原木的水池,其规模比罗东林场的贮木池小
许多。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俨然形成了一个小生态圈。
我们骑上车站站房后方的民权巷,巷道两旁几十户人家,就是车埕老街,贩卖各式各样的
木制文创商品。
菊斑猫睡在店家简单程列的商品架上,是希望待价而沽吗?
民权巷很陡,陡到必须下车牵马,
民权巷爬上县道131,再沿着县道131往上爬,来到明潭水库。水库湖水成碧绿色,深邃动
人。而车埕小镇就紧紧依靠在明潭发电厂的水坝旁。
明潭水库是截断水里溪的水,蓄洪发电,再沿着县道131往水里溪上游走,还有一座大观
发电厂。大观发电厂一厂原名门牌潭发电所,1934年(昭和9年)6月竣工,改名为日月潭第
一发电所,二战后改名为大观发电厂一厂。
当时大观发电厂一厂总装置容量排名全球第二,且为亚洲最大的发电厂。后来因为电力不
足,再利用其尾水来发电,在下游靠浸水里处,设置了水里坑发电所,于1937年(昭和12
年)竣工,又称为日月潭第二发电所,二战后后改为钜工发电厂。
1985年(民国74年)8月采抽蓄式发电的大观二厂完工,并于1989年(民国78年)至1998年(民
国87年)从明潭发电厂与大观第二发电厂各引一回线,翻越中央山脉,将电力送至花莲的
凤林超高压变电所,完成台电新东西输送线。
(详见:
漫步消失的台14线 - 能高越岭东段
漫步消失的台16线 - 丹大林道 & 六顺山、七彩湖 & 新东西输电线)
台湾好行将会从车埕绕出水里,再行驶台21线到日月潭。
从县道131上能够俯瞰位于山间的车埕。小而精、小而美,但人群都是来来去去,所以小
镇上也没有什么旅馆,只有屈指可数的简单民宿。或许这样也好,其规模也就是这样子了
,保存现在既有的朴质。
从车埕出来的第一站,就是水里。小小的镇上,曾经挤入两间戏院,餐厅小吃林立,盛况
空前,俨然是座不夜城。如今成为寂寥山城,不复昔日盛况。我们先到水里车站报到,不
过因为时间有限,还是简单拍一拍站房内外,月台就待下一回了。
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又到董家肉圆报到。会如此着迷董家肉圆,也要谢谢天时农场的老
板,不但借我们躲雨,还将我们连人带自行车载出下大雨的丹大林道,送我们回集集的途中
,还请我们吃董家肉圆。
水里董家肉圆三兄弟,各自有开店:
二哥的店在南投县水里乡钜工村民族路342号
三哥的店在南投县水里乡民生路275号
四弟的店在南投县水里乡民生路299号
天时农场老板招待我们品尝的是二哥的店,后来又来骑车,吃了四弟的店,这次就到三哥
这来报到。
吃法当然也是天时农场老板教我们的方式,先吃皮,把内馅的肉留着,最后倒入店家熬煮
的大骨汤,喝完回味无穷。
店内角落用大水壶装的,就是大骨汤。
吃饱喝足,继续上路。我们不再骑台16县,改从乡道投27离开水里。
用小折骑乡道,即使是缓上坡,也稍微辛苦了点。然而避开了车多的台16县,骑乘在乡间
小道,快活多了。
好在上坡路段不长,越过高点就开始开心的下滑。进入集集镇之前,发现集集大山自行车
道的起点,下回再来挑战,顺便可以爬爬这座小百岳。
抵达集集车站已经下午4点多,不宜再继续往东骑去二水,更何况是沿途还有三座车站要
走访。这趟的集集线骑行,就在集集车站划下句点,龙泉车站、浊水车站、源泉车站就留
到下一回重新再来。
集集车站是集集线上最著名的观光景点,人潮可想而知也实在有够多,完全找不到空隙能
够拍到较少人的车站正面外观,随时都有人入镜,拍照也意兴阑珊了。
集集车站于1922年(大正11年)设立,称为集集驿,而目前为招呼站。站房的外观大致保留
当年木造建筑的样貌,但也只是样貌,因为车站在921大地震中近乎全毁,集集线也柔肠
寸断。值得嘉许的是,修复工程几乎依原貌完成重建。
集集车站拥有一座岛式月台,通过木闸门的剪票口,走出站房内侧及一小片空地,穿越北
侧铁道才能上月台。由于站房本身的观光性质大于实质,也没有管制,因此能自由进出。
反倒是驻点售票的小妹妹及一旁一位大婶对我们在站房旁的空地停放自行车很反感,跟他们
说明是要拆卸小折、收入携车袋、准备搭车,才带着一副放你一马的模样离开。我们在车
站前,也不妨碍任何店家做生意,这样自恃甚高又咄咄逼人的态度,令人反感。
基本上与平溪线的十分车站相似,轨道穿过小镇,所以游客自由在铁轨上行走,列车进站
前就远远地鸣笛,民众听到就自行快散。集集车站也是如此,因为列车单向来回运行,只
停靠月台南侧,所以也没有管制游客进出的必要,毕竟台湾游客的素质参差不齐,管也管
不住。
傍晚时分,回到二水车站。突然想到一件早上忘记做的事情,那就是拍摄二水车站的车站
外观,赶紧来补拍。
二水车站现阶段的站房外观依旧是维持当年的样貌,也就是1933年(昭和8年)所改建的日
式混凝土平房建筑。站房小巧的模样,被广场前的四层楼楼房包夹,倒是有点格格不如。
返回今日落脚处 - 员林,先到谢米糕报到,除了米糕外,清爽的竹笋羹汤也是一绝。只
可惜我只吃过那么一次谢米糕,行程结束没多久,老板要退休关店的新闻旧传到耳里,真
是成了绝响。
品尝肉圆之前,路边的小摊吸引到我,店名就叫鲎壳炒蚵面,于是点了一盘。
面的味道本身很朴实,其中的噱头就是,老板适用大大的鲎壳在铁锅中翻炒。如果点了面
后,只是呆呆的坐在桌前等,那就还真的感受不到特别之处。只能说,这是一种视觉的享
受,不在味觉。
接着转战南昌路上的刘家肉圆。一眼就看到摊子上偌大的"碗粿卖完了"牌子,难道这家的
碗粿更出名?因为卖完了,无法尝试,无解。这间也是因为想去的宝斗肉圆没开,才转战
刘家肉圆,没想到前一站的鲎壳炒蚵面份量颇多,这站快要难以承受。更想不到刘家肉圆
的皮颇厚实,在这里吃的非常辛苦。
不经意经过刚改建好的员林车站,吓了我一跳,还以为是高铁又在员林新设了一站。于是
进去随便晃晃,以助消化。
车站本身已经切换成铁路高架化,是中部地区第一个铁路高架化的车站,也有普悠玛号停
靠。站房大厅的3D立体地画,眼看一列列车直奔而来,颇有意思。
近年台铁的各知名车站及支线,纷纷与日本铁道公司互结友好,南投集集线就与日本千叶
县的夷隅线缔结为姊妹铁道。
隔天上午,从饭店骑着Ubike来宝斗肉圆报到,作为北上前的自我饯行。
北上前,总觉得有点心虚,毕竟没骑完集集线颇为空虚,这几天又吃了那么多肉圆。不过
即使吃了这么多加肉圆,还是觉得水里董家肉圆的地位,依旧在我心中排名第一,无可动
摇!期待下回再继续来探索!
2015.02
作者: CATCHCSH (闷...)   2016-01-21 22:14:00
文中所提到的糖厂是溪州糖厂还是溪湖糖厂?
楼主: laxic (啦啦啦)   2016-01-22 17:30:00
是溪州糖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