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用韧性迎接人生各种比赛!心里压力、自

楼主: littlewren (wren)   2021-08-26 21:15:06
用“韧性”迎接人生各种比赛!心理压力、自我怀疑、焦虑……都是成长的必要条件
2021-08-01 文 / 一流人
编按:临床心理学家乔治.博南诺将韧性定义为:人在面临极度危险或创伤性的事件时,
维持相对稳定、健康的心理与生理功能运作的能力。某种程度上,痛苦在找到意义的那一
刻起,便不再是痛苦。(本文摘自《颠峰心态》一书,作者为史考特.巴瑞.考夫曼Scot
t Barry Kaufman,以下为摘文。)
韧性可以被训练
“能够妥善解决暴力或危害生命的事件的那些人,往往被视为英雄。无论出于多么正当的
理由,这种做法通常会加深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只有少数“情绪强度出众”的人才具有
韧性。 ”
——乔治.博南诺(George Bonanno),〈失去、创伤与人类的韧性〉(Loss, Trauma,
and Human Resilience,2004年发表)
“某种程度上,痛苦在找到意义的那一刻起,便不再是痛苦。”?
——维克多.弗兰克,《活出意义来》(Man’s Search for Meaning,1946年出版)
在2004年的开创性论文中,临床心理学家乔治.博南诺从广泛角度阐述压力回应的概念,
在学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他将韧性定义为人在面临极度危险或创伤性的事件时,维持相
对稳定、健康的心理与生理功能运作的能力。博南诺回顾大量研究发现,韧性其实是许多
人都具备的特质,它与精神病理的缺乏并不相同,而且还可经由许多出乎意料的方式训练
而成。美国约有61%的男性与51%的女性表示自己在人生中至少经历过一次创伤,有鉴于
此,人类其实具有极大的韧性。
事实上,许多经历创伤(例如罹患慢性病或不治之症、失去挚爱或遭受性侵)的人不只展
现强大的韧性,还在走出伤痛后过得更好。研究显示,大多数的创伤幸存者并未发展出创
伤后压力症候群的病症,其中甚至有许多人从经验中得到成长。理查.泰代斯基(Richar
d Tedeschi)与劳伦斯.卡洪(Lawrence Calhoun)发明了“创伤后成长”一词来解释这
种现象,将其定义为人在克服极度艰难的生活环境后所产生的正向心理变化。根据研究,
源自逆境的成长领域可分为以下七种:
作者: yeeee898 (再修同学)   2021-08-27 00:22:00
问题是要先挨到走得到出来吧 这往回看很易 但其实很难
作者: gossiplarry (赖瑞)   2021-08-27 01:05:00
认知、反刍、弹性。虽然复杂可是还是去达成了,边作边哭,新的知识进来还是得尝试实践。当初如果有父母或导师可以早一点聊到这些该有多好,很多东西懂就是懂,不懂也装不出来,人生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那么困难
作者: hesione (我离开我自己)   2021-08-27 03:27:00
泪推楼上。也推这篇文章。
作者: DCcheng   2021-08-28 16:56:00
谢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