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忆那些逝去的……

楼主: Kuren (酷人)   2017-05-08 23:59:37
  终于再次握笔了。
  
  已经隔了许久,没有动笔的力气,连握著也办不到,对于只剩下文字的人,如同死亡
。无意识的书写,恍惚地摇动笔杆,发生了什么,不记得了,以记忆的形式储存,可有可
无终将被遗忘。
  
  一位作家自杀了,最初没有太多想法,连同情都不存在。我厌恶同情,那是居高临下
的姿态,单方面的施舍,不去理解,仅仅是同情。我试图忘却,抛下任何多余的情绪,宁
可做个冷漠的人,好过虚伪的一切。我骑着车,以为自己逃离了,万千风声流言却在耳边
低旋,我放弃挣扎,准备好承担她所感受的。那些从未消失,而是在心底慢慢沉淀,终究
是要涨满的。
  
  过多的喧嚣与纷扰,埋掩了死者的话语。不如沉默,只是一个毫无关系的人,偶然一
瞥知道她的名,无意义的死亡。我采取被动的姿态,一言不发站在剧院外侧,应是如此的
。一人、十人、千人、万人……贪婪咬啮灵魂的血肉,于同情之潮淹没,溺毙。消退,残
残留的是崎岖、狰狞的黑岩。死者没有声音,沉默的死去。死去的沉默,在浩瀚无垠的海
洋响起了小小波纹。
  
  失去记忆,丧失人格,肉体的毁灭,一个人怎样才算死亡?是遗忘自己,还是被他人
遗忘?前日与朋友聊到《我想念我自己》这本小说,女主角Alice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哈佛
教授,正处于事业的高峰,有天竟然在待了二十五年的地方迷路,一检查发现是早发性阿
兹海默症。从那天起,她的记忆慢慢消逝,原本简单的动作要费好一番功夫才能完成,她
的丈夫与儿女对她改观,她渐渐不再是她。
  
  小说终究是虚构的,即使是真人真事,也无从掩盖这一事实。当我们在读小说时,却
不曾怀疑其真实性,因而能全心投入文本世界。它直击我们的内心,不拖泥带水,不晦涩
支离,感受到的是纯然的感情。而真实的虚假真实,跳脱出书中的世界,真实与虚构的结
合,混在一块,嗅到的是自身的愁绪。无名状的悲哀蠢蠢欲动,于十二面向袭来无数投影
,叠加相融,已辨不出最初的影子。
  
  光与影一体而生,炫目的光使人躲入黑暗,只需转个身,稍稍踮起脚,抬起头,便溶
入永恒的黑暗。外头的世界充满恶意,无法抹去的痛苦印痕,怎么和平共处?失去光的庇
护,光鲜华丽的外表不过如一纸剪影。死亡离我们太遥远,以致于从来没有好好思量死亡
是怎么回事,无人能预测自己的死亡,但我们从不烦忧死亡到来的瞬间,逐渐麻痺。毫无
感觉地踩死一只蚂蚁,俐落直接没有痛苦,全然不知,继续行走的路。
  生命的终结,死亡的降生。如何宣告,如何宣告?
  
    嗅到血腥味的狂热者,争先恐后向死者朝拜。推倒厚重的正义之门,一圈圈
  围绕着死者,狞笑的面具,嚷着无名的话语舞动。在众人拥簇下,神情肃穆的祭
  司俯视著死者,盛宴即将开始……
    
    祭司举起死者,大剌剌展示其赤裸的身躯,朝圣者欢愉舞蹈,见证神秘诞生
  的瞬间。剖开胸膛,挖起仍然温热的心脏。依旧痛楚,迸裂出黑色火花,撕裂的
  下体燃烧着,烙印上抹不去的罪痕。
  人类诞生于性爱,终结于死亡,亘古不变。激情,尘落,一生了结。可世界是不讲理
的,多少人们因死亡而诞生,多少人们于性爱终结,没有人察觉,或装作不在意。我们太
过相似而分不出面孔,往往一个人在死后才真正认识他,唯有在彻底死亡后,众人才会记
得名字;因此,只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没有后悔,微笑死去就行了吧。
  
  小说家死了,但小说人物永远不死,她们的故事由所有知道的人不断延续下去,一棒
接一棒,植于心中等待萌芽,在最好的时刻遍地开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