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IQ只有169,所以不懂之处请多多见谅,并期盼可以给予批判。
个人读书时学到一个重点,书本须善选善本书,也就是还原最初作者的心得。
再根据作者的思路,进行论证与反思。
一个议题,需要众人不停的辩论与激荡,方可谋求最大利益化。
敝人也只是衷心期盼台湾会更好,不当之处,请海涵与提醒。
亚洲硅谷的部分,在下拙见,许毓仁先生曾言:“资金、市场、技术、人才”无一到位。
许先生是KMT立委,(在下期许自己当邓不利多,独立异议人士奋斗到老。)
DPP也好,KMT也好,不可因人举言、因人废言。他也是有可取之处。
如果是为了政治而反对,那就不好了。
综观美国硅谷历史,起初是该地产硅矿,聚集硬件半导体业者进驻,
硬件业者获得大笔盈余,将之转投资软件新兴产业,一时之间,
风云际会,各方人才精英沓至。研发出各种优秀产品,
并在美国这块大市场茁壮、发展。
并依市场机制,符合者获利,不符合者淘汰。几经波折,
有了今天微软、谷歌的成功,所以看在商业层面,
厂商有(资金),美国有(市场),世界有(人才),并开发出独领风骚(技术)。
在大者恒大的概念下,美国硅谷展现良性循环。
台湾也要跟着发展亚洲硅谷。我知道是蔡女士的政见,唐委员怎么不劝一劝,
商品有所谓后进者障碍,也就是龙头确立了,后进商品竞争厮杀红海市场相当困难。
比如微软视窗软件确立了,都出到WIN7、WIN10,台湾也要跟着开发WINTW,
那会,相当,相当,赔本。
那台湾也不是应该直接放弃,而是思考,软件代工,或许可行。
现今软件业霸主是印度,软件代工业霸主也是印度。
根据之前国发会的研究:印度花了25年取得今日成就。
霸主确立了,台湾当避开。
台湾软件代工关键是捡印度不做的来做。
根据远见杂志:印度软代有三不做,策略、专案管理、品牌通路不做。
那台湾可以策略代工、专案管理代工、品牌通路代工。
至于劳工薪资停滞不前的问题;软件代工可以释出职缺,
基于供需法则,劳工供给面不变,职缺增加,则薪资正成长。
正如同当年硬件代工创造科技新贵,提供劳工更多选择与薪资议价。
代工业可以扩大发展,硬件代工,软件代工,
金融代工、医药代工,军火代工。
只要做到专业代工,如台积电、鸿海,掌握代工关键技术也是有利润可言。
所以台湾是不是可以考虑转作软件代工园区。一样有土地开发,民代反弹会小。
我的言论诸多不够深思熟虑之处,请鞭策没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