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夜实在懒得出去人挤人.没事就翻译了一点国外暗房书籍的内容.
希望对在这数位时代还有心加入底片摄影的人有些帮助
如果有哪里怪怪的或翻译错误,再请前辈们帮忙除错一下
内容来自 "The Film Developing Cookbook" 第一章(各式显影剂)的部分内容
====================================================================
各种特定的显影剂与底片的组合都会产生出独一无二的负片.
差别或大或小,但就是会有不同之处.
传统的摄影师们就是透过这些差别产生出专属于他们风格的影像.
四个主要的品质关键:
锐利度(sharpness), 粒子性(graininess), 反差(contrast) 和感光度(speed)
显影剂的连锁反应
对摄影而言, 不会无端端的就得到好处.
只要你在某个领域增加了品质, 在另一个领域就会降低.
良好粒子型显影剂(fine grain developers)最适合拿来说明讨论连锁反应.
一般而言, 良好粒子型, 也就是溶解型显影剂会导致降低底片感光度.
而能够提供良好粒子性且优良感光度的显影剂(如未稀释的D76),
跟非溶解型显影剂比(如FX 1)的话, 则在锐利度上表现较差.
把超小粒子型(super-fine grain)显影剂拿来产生高反差的负片的话,
优良的粒子效果则会丧失.
选择显影剂
所以该如何来选择显影剂呢?
或许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问你自己想要的是良好滑顺的粒子性或是要超级锐利.
只要你回答了这个问题, 就可以从两种主流的显影剂类型来选择:
溶解型(solvent, fine grain) 或是 非溶解型(non-solvent, high sharpness).
溶解型显影剂(优良粒子型)
在乳剂层浸蚀卤化银晶体的显影剂提供了较佳的卤化银粒子.
提供了银离子以化学方式降低银的颗粒.
单单只有溶解性是不足以得到良好粒子性的.
维持在弱碱性也是相同的重要 – 对显影剂来说就是在pH 7.5~8.5之间.
D-23及D-76都是溶解型显影剂.
溶解型显影剂的另一个名字就是实体溶解(solution physical)显影剂.
这个词指的是被溶剂溶出的银会被镀回到的片上.
通常但不是一定, 某些观察到的锐利度损失是上述现象的结果,
但也因此使得粒子更加平滑. 实体溶解显影剂至少有四种机制会产生良好的粒子性.
@ 浸蚀粒子
@ 溶解的银镀回到粒子上
@ 低活性导致显影较少, 因此较小的粒子
@ 低活性导致较少比较大的粒子结块
非溶解型显影剂(明锐型)
非溶解型显影剂又被称为化学的或表面的(相对于实体physical)显影剂.
高解像力或高明锐度显影剂就属于这个类型.
实体溶解型如D-76, 银的浓度累积同时经由显影剂的化学作用以及实体作用的溶银回镀.
虽然所有的显影剂都有些许的溶剂效果,
但一个真正的非溶解型显影剂只有极小的溶解作用.
虽然由非溶解型显影剂产生的粒子结构比较粗, 但通常会比较锐利.
锐利的质感通常也能盖掉增加的粒子.
有些显影剂依照其使用方式的不同, 能同时被归类为非溶解型以及溶解型.
例如未稀释的D-76属于溶解型有良好粒子性的显影剂, 但是如果用1:3的比例下去稀释,
则会变成非溶解高解像型的显影剂
以下表格为部分显影剂的分类.
"D"或"DK"代表Kodak, “ID"代表Ilford,
"FX"或"Acu-"则为Geoffrey Crawley formulas
http://imgur.com/FXskoV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