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ndreas Gursky 60岁生日快乐 pt.2

楼主: AvoFactory (Avocado)   2015-01-20 10:41:04
编辑/ Sheng Wen Lo
(续上篇)
- 证券交易所 (1990-2008)
Gursky自1990年起,利用近20年的时间拍摄了东京、香港、芝加哥、
纽约以及科威特的证券交易所。这个主题标志着Gursky创作上的新开端;
它显示Gursky更加密关注当代议题,且开启了他新的视觉模型:除了保
持旧有制高视点和小人物外,浓密的人群开始占据整个画面。
Tokyo Stock Exchange (1990)
东京证交所是Gursky第一幅证交所照片,也是他首次利用慢快门造成
的模糊营造动态氛围。这张照片也成了往后所有证交所照片的蓝图。
http://goo.gl/LVkEXy Tokyo Stock Exchange (1990)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1994)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Diptych (1994)
香港证交所较为冷静、整齐,无数的作业员正透过电脑协助交易;旁
人无法得知交易的规模。Gursky的构图将红地毯从中切开,使用连屏并
列两张照片,中间造出了一块三角区域。
http://goo.gl/rrAZ4Q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1994)
http://goo.gl/nxUafJ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Diptych (1994)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1991),Singapore Stock Exchange (1997)
纽约和新加坡证交所的照片继承了东京证交所的视觉模型。这些证交
所照片,无论是在何地拍摄,皆蕴含着可见的人与硬件,与不可见的作
业机制;如此也可理解为何评论常连结Gursky的作品和全球化效应,尽
管他自己有些不以为然。
http://goo.gl/6tPtht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1991)
http://goo.gl/vdH2xK Singapore Stock Exchange (1997)
Chicago Board of Trade (1997),
Chicago Board of Trade II (1999),
Chicago Board of Trade III (1999-2009)
有的评论认为1997年芝加哥证交所的照片是Gursky最重要的作品。这
个画面充满了忙碌且激动的人;它是纯粹的单幅照片,没有经过数位拼
接调整。虽然是21世纪的交易场,但氛围和15世纪的传统市场绘画神似。
2009年Gursky回顾了他1999年拍摄的芝加哥证交所底片,重制出Chicago
Board of Trade III,颜色更深,更鲜艳,人物也更显忙碌;远看是一
团混乱缤纷的色点,近看则可清晰看到每个小人物与细节。
http://goo.gl/aZdica Chicago Board of Trade (1997)
http://goo.gl/LwgmsT Chicago Board of Trade II (1999)
http://goo.gl/hGP9pi Chicago Board of Trade III (1999-2009)
http://goo.gl/CcQ1SL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Fight Between Carnival and Lent (1559)
http://goo.gl/Mh8zHY Exhibition
Kuwait Stock Exchange (2000),Kuwait Stock Exchange II (2008)
中东在21世纪成为全球金融热点,Gursky近年对其有不少创作;科威
特证交所也呼应了这项关注,画面中白袍则取代了前面几张作品中的西
装。
http://goo.gl/VNLiGR
http://goo.gl/iAhoFn Kuwait Stock Exchange II (2008)
- 工厂内部 (1990-94)
Düsseldorf 附近轻工业发达,Gursky 于90年代初期受电子产品商
Siemens邀请,拍摄了其工厂内部环境与作业人员;同时期他也拍摄了内
衣裤工厂Jockey (1990)和Schiesser (1991),以及奔驰车厂 Mercedes
(1991, 1993) 和消费电子制造商 Grundig (1993)。本时期Gursky将照
片放大至当时的最大限度,大约两米宽。
http://goo.gl/7BKWgq Siemens Karlsruhe (1991)
http://goo.gl/ZVPh4e Siemens, Amberg (1991)
http://goo.gl/Gdi05z Jockey, Hechingen(1990)
http://goo.gl/sIzDq8 Schiesser, Diptych (1991)
http://goo.gl/vJv8Ua Mercedes (Rastatt) (1993)
http://goo.gl/y9o71T Mercedes Bremen (1991)
http://goo.gl/4ICNS7 Grundig, Nu rnberg (1993)
- Prada (1996-98)
90年代末期Gursky在Prada的合作下,将镜头转向消费与商品。在
Prada I (1996)中,特长的双层展示柜上放置著Prada 30余款鞋,隐形
的光源均匀地打亮这些奢侈品,有点像是美术馆的展示柜。仔细看可发
现柜上同时摆放著春季和秋季款鞋,这在真实世界中的Prada展柜不曾存
在过。Prada II (1997)中,鞋子一扫而空,留下展柜,原本的“外包装
”转变为令人注目的展示品 — 四米半宽的照片存放著只存在于Gursky
照片中的展柜。Prada III (1998)和 Untitled IX (1998) 则存放着衣
服和内衣裤。Untitled V (1997) 则是用类似的方式陈列了198只Nike运
动鞋,这也不存在于现实 — 照片经过谨慎的数位处理,多层展柜实为
电脑复制的结果。
http://goo.gl/ayaH0j Prada I (1996)
http://goo.gl/Iss8yX Prada II (1997)
http://goo.gl/fTRhE9 Prada III (1998)
http://goo.gl/WtyJNm Untitled IX (1998)
http://goo.gl/48DVeQ Untitled V (1997)
较近期和物欲的相关作品是 Sans Titre (Untitled) (2006),陈列著
无止尽的香水罐。
http://goo.gl/iaSCm8 Sans Titre (2006)
http://goo.gl/OL86Te Exhibition
- 数位处理
Gursky认为摄影在数位化后,“摄影”即不可能有明确的定义。他对
数位后制并没有疑虑,在23年前即开始对影像进行各式调整,从一开始
简单的消除物件、修正透视,逐渐演变到利用数位拼贴建构出自己心中
的世界。Gursky对处理技巧非常要求,就算在巨幅尺寸下也不容易发现
照片有明显的数位痕迹。
Charles de Gaulle (1992)
在1992年时,这张于巴黎机场拍摄的 Charles de Gaulle (1992) 是
Gursky第一幅采用数位修正的作品。当时他只做了简单的编修,将他觉
得不必要的物件消除。值得注意的是,1992年的电脑绘图软硬件并不成
熟,Adobe Photoshop要到1995年时才会发展出“图层”功能。
http://goo.gl/7r5mwQ Charles de Gaulle (1992)
Parliament (Bundestag) (1998)
这幅作品拍摄于德国柏林国会Bundestag,但白天时外面光线很亮,看
不到内部,晚上则看不到外部结构或玻璃倒影。因此Gursky在白天和晚
上都拍了底片,再电脑中将图像叠合修正至他预期的效果。
http://goo.gl/qNMUbt
99 Cent I (2001), 99 Cent II Diptychon (2001)
这组著名的店内作品拍摄于洛杉矶日落大道上的99美分均一价商店。
单幅作品2009年时曾于台北展出,画面中架上商品众多,价格相同,整
齐排列,庞大而繁琐。制作这张照片时,Gusky分别拍摄了许多商品架,
在电脑中数位组合成最后的俯视图。对于这样的拼合创作他曾说:
“我在 99 Cent 中制造的画面确实存在,但必须要把商店的墙壁拆毁
才有办法拍摄。”
http://goo.gl/dPfrNg 99 Cent I (2001)
http://goo.gl/6Xo7bt 99 Cent II Diptychon (2001)
http://goo.gl/ob3Aq4 Exhibition
MayDay V (2006)
MayDay V 于德国Dortmund的威斯伐伦会议中心 (Westfalenhalle 1)
拍摄,它是一场大型电子音乐集会。实际上这个会议中心只有四层楼高,
但照片中看起来却好像有18层楼。Gursky利用起重机取得高度,耗费约
五个小时拍摄建筑物外观多张照片,在电脑中将楼层叠起来。他认为如
此做有些像是在作品中把时间拉长,就像电子音乐派对把欢乐时间彻夜
拉长一样。另外,这也是Gursky的自拍照:他把自己连同两位音乐人安
放至照片建筑物的某一层中。
http://goo.gl/qu9hWM
下图是Westfalenhalle 1实际外观。
http://goo.gl/3frndw Westfalenhalle 1
Kathedrale I (2007)
Kathedrale I 拍摄杜赛道夫的教堂,然而如此视角其实会被许多柱
子挡住;这张照片的玻璃窗其实是分别拍摄后组合而成的。
http://goo.gl/QYxiDQ Kathedrale I (2007)
http://goo.gl/HbQIdw 组合示意图
http://goo.gl/oE1yJN 组合示意图 II
Rhine II (1999)
Rhine II (1999) 拍摄于杜赛道夫莱茵河畔,拍摄位置是Gursky平时
慢跑常经过的地方。Rhine II 也是Gursky最喜欢的作品之一。两岁以来
杜赛道夫一直是Gursky的故乡,而当艺术家面对自己的故乡时,态度和
视点常是不一样的。1999年Gursky 44岁,刚在美国,瑞士举办完重要的
展览,此时将镜头转向自己熟悉的场景,画面中少了同时期证交所系列
的疯狂喧闹,却多了几分宁静;视角也从俯瞰一切的上帝视角,回到了
自己现实中占有的高度。实际在杜赛道夫莱茵河畔散步时,很容易理解
Gursky心目中莱茵河的本质,其实再明显也不过。
这张作品运用了大量的数位消除,抹除了河岸边的杂物和对侧的工厂。
Bernd Becher不太喜欢Gursky对莱茵河的处理,认为它过于刻意,做作;
Hilla Becher倒觉得这样的处理没什么大问题。
http://goo.gl/d8ctGM Rhine II (1999)
若从拍摄位置来看,现况大约如下图所示。
http://goo.gl/61QM2g
Rhine II (1999, 185.4 x 363.5 cm) 于2011年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
以433.8万美元高价落槌,当时也被国内媒体报导,引起许多民众争相在
自家附近的河岸上练习拍照;有趣的是,在 Rhine II 拍摄的同一年,
Gursky曾来过台北,拍了善导寺旁喜来登大饭店的天井。
- 饭店 (1996-2002)
Gursky 于90年代后期开始拍摄许多饭店天井,包括台北,亚特兰大,
纽约,上海,圣保罗(巴西)与旧金山等,由于Gursky使用电脑拼接,所
以有些照片虽然看似正面拍摄,但透视消失点不只一个。这些奇观似的
豪华饭店反映了现代人临时住所的视觉面向,建筑全球化的线索也更为
明显。
http://goo.gl/pFAfv9 Taipei (1999)
http://goo.gl/moEuay Atlanta (1996)
http://goo.gl/eDfxll Time Square Marriott in New York (1997)
http://goo.gl/7phTSg
http://goo.gl/BK0sqr
http://goo.gl/JHbJjO
其中Atlanta (1996)可说是Gursky受到收藏市场高度接纳的起点 —
拍卖会以高于画廊10倍价成交。Gursky表示并不很喜欢作品价格变成人
人讨论的议题,但他也没办法控制,能做的只有多送一些作品给无法负
担售价的美术馆。
http://goo.gl/fxAf8s Exhibition
- 体育
体育活动一直是Gursky最关注的主题之一,他16岁时曾是杜赛道夫青
年网球赛冠军,滑雪高手,也常在河边长跑,在MoMA展出前也完成了纽
约全程马拉松。创作上,Gursky对体育项目取材广泛,包含赛马(Sha
Tin ,1994),拳击(Klitschko, 1999),自行车(Tour de France I,
2007) ,冰上运动,以及F1赛车等。
http://goo.gl/6qJZeu Sha Tin (1994)
http://goo.gl/MfWZn6 Klitschko (1999)
http://goo.gl/HJW4RU
冰上运动:Albertville (1992),ENGADINE I-II (1995, 2006)
Gursky 采用制高视角处理这些画面,冰上的人物甚小;和其他作品一
样,Gursky在意的不是个体,而是人类活动的整体概念。这些照片中的
人物在网络接口上看起来甚小,仅足示意,实际观看原作方能真正感受
Gursky的视觉观念。
http://goo.gl/40I2e5 Albertville (1992)
http://goo.gl/oi0GCP Engadine (1995)
http://goo.gl/vdeL9O
足球:Fortuna Du sseldorf (2000),
Amsterdam, EM Arena II (2000),
Arena III (2003),Dortmund (2009)
Gursky曾为杜赛道夫足球俱乐部举办募款拍卖会,也为此做了一件作
品:Fortuna Du sseldorf (2000)拍摄荷兰与法国队的球赛,但在法国
球员的位置,Gursky利用数位合成,安插了几位杜赛道夫足球俱乐部的
球员。此举经由和球员实际讨论共同完成,使他们在场上的位置和状态
合乎逻辑。
http://goo.gl/lh4UW7 Fortuna Du sseldorf (2000)
http://goo.gl/BZeAiq
http://goo.gl/MvISS2
http://goo.gl/qdZehZ
F1赛车:Ferrari I (2007),F1 Boxenstopp I~III (2007)
赛车作品花了Gursky两年以上的时间制作,许多作品需要时间处理方
能达到严苛的要求。这些用光精致的画面在F1赛车的pit stop(进站维修
区)制作;有时Gursky会看到完美的画面出现在电视转播上,而现实创作
时则必须慢慢重现他理想中的视觉经验。
http://goo.gl/Rmp4E2 Ferrari I (2007)
http://goo.gl/wNuELP F1 Boxenstopp I (2007)
http://goo.gl/OfsXGc F1 Boxenstopp II (2007)
http://goo.gl/jp6CH0 F1 Boxenstopp III (2007)
http://goo.gl/RdBmdt Exhibition
F1赛车场:Bahrain I (2005),Bahrain II (2007)
巴林(Bahrain)是个邻近波斯湾西岸的小岛国,拥有F1赛车道。Gursky
乘直升机拍摄这两幅作品;它们经过多张照片拼接,形成奇妙的赛道直
幅图像。
http://goo.gl/drmn7n
http://goo.gl/x55jmW
也有人利用Google Earth和Photoshop模拟制作Bahrain I (2005):
http://goo.gl/1LtJPu
影片连结:http://www.youtube.com/watch?v=FGeWfMsxI4Q
接下来的文章将继续介绍Gursky较近期的作品。(待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