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胡毓豪《按下快门前的60项修炼》

楼主: writerou (春衫犹湿)   2014-09-06 15:41:00
网志:http://blog.udn.com/ccpou/9279902
标题:由拍照至摄影──谈胡毓豪摄影心法《按下快门前的60项修炼》
内文:
书名:按下快门前的60项修炼
著者:胡毓豪
出版者:台北市时报文化出版
出版日期:2013年8月初版
页数:256页
开数:23公分∕平装
定价:400元
﹝台北时报文化出版‧2013年8月初版﹞
(一)平凡而又不平凡
随着数位科技的进步和摄影的便利普及,摄影类的书种也越来越多,
但同样是谈摄影的胡毓豪摄影心法《按下快门前的60项修炼》
(台北:时报文化,2013年8月初版),却是其中很不一样的一本,
因为此书除了介绍基本的摄影专业知识和技巧,
还进一步讲“心法”,由工具书的功能性提升至人文的层次。
尤其可贵的是,作者不藏私不故弄玄虚,篇篇修炼的文章都内容扎实,
且深具可读性,让人感觉十分亲近。
谈到摄影,如今似乎人人皆会,实则摄影易学难精,
对内行人来说,数位摄影诞生后,技术门槛提高,摄影反而更加专业了。
许多人拍摄千篇一律、看来美美的照片而洋洋得意,
殊不知这是缺乏个性、毫无价值的“傻瓜”作品。
曾远赴日本钻研摄影,长期于报社服务的金鼎奖摄影奖得主胡毓豪提醒读者,
只为将照片拍得美丽,未免太小看摄影了。
胡毓豪借由《按下快门前的60项修炼》,
让读者了解摄影的平凡与不平凡、简单与不简单。
(二)独门摄影心法
《按下快门前的60项修炼》全书八章,
包括“习惯”、“技巧”、“器材”、“构图”、
“光影与色彩”、“光色与时间的对话”、“光的游戏”、“风格”,
共细分60个修炼项目,唯其中第六章“光色与时间的对话”
和第七章“光的游戏”的20个修炼项目,纯为摄影作品欣赏与简短的评析,
故全书文章实为40篇。
当然,《按下快门前的60项修炼》内容最具特色和价值的,
无疑是作者所谓的“摄影心法”。
胡毓豪指出,拍照是为了表达看法、想法,然后传达思想。
手拿相机即是修道,修学美之道,净化内心,求得美丽而又具意义的影像,
进而用心法颠覆技法。
拍摄的最高境界是摄出自己的魂,魂通称为“风格”,此当为摄影心法第一要义。
作者谓,将“所见”转化成“所现”,最难的不是技术,
因为成熟的技术经常无法捕捉感觉,也显现不出美和气势,
作者譬喻曰:中医描述的“中气不足”就是这个意思。心法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摄影之难,不在技巧,在于创新。
不论拍什么,拥有会看的眼,能感的心,
加上必备的器材和技法,就是成功的保证。
总之,景要内含着心情,这样的影像才有意义,有意义才能感动他人。
换句话说,拍照一定要能创新,见人所未见,
乃至于风格独具,无人能及,具有唤醒灵魂的力量。
(三)专业知识与技巧
心法之外,《按下快门前的60项修炼》的专业知识与技巧,
皆为摄影工作者的经验分享,颇具实用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镜头为例,作者分析,Nikon所生产的镜头,
反差较强,也就是一般所称的“比较硬”;
Canon所出的镜头,反差较小,属于“软调”,而且镜头越老调性越软。
再者说明镜头的特性与运用的诀窍,该夸张近景,就选用短焦的广角镜头;
要压扁前后景物,让影像结实紧密就选长焦望远镜头;
要近拍微物,就用近摄镜,不够再加接写环;
近摄常为了光线美好,而藉用环型闪光灯来补光。
胡毓豪亦打破一般人对于器材的迷思,强调“能拍就是好工具”,
但对于摄影器材的极限,一定要掌握,才不会所求超过所能。
数位时代,科技日新月异,软件运用越来越重要,
比如现今影像软件可以做很多补救,
尤其photoshop之于相片已像汽油与汽车的关系,不知和不会用,就是障碍。
有了HDR软件(High Dynamic Range的缩写)或photoshop的图遮掩,
可说已是神功护体,无所不能了。
此外,档案的管理也不容忽视,至于放置哪里最安全?
作者的建议是:最不安全的是个人电脑的硬盘,
其次是一般的CD、DVD和随身硬盘。以上都是具体、有用的宝贵建议。
对于一般人使用的傻瓜相机,作者提醒,其拍照模组SAPM和iA一定要认识,
S是快门优先模式,通常只要将快门速度定在1∕250或1∕500以上,
让光圈自动变换,照片就不太会因震动而造成模糊;
A指光圈优先模式,是顾虑景深之长短而设;
P为先进的软件操控,也是最能防止震动模糊的利器;
M即全部靠人操作。至于iA,称为智能自动,它连ISO也自动变化,
光线强则提高快门速度;光线暗,除提高ISO,同时降低快门速度。
iA和其他形态的自动功能比较,最大区别是iA永远会将光圈置放在最大,
让其他状况较易调配。
了解自己的相机,并不是很难的功课,
胡毓豪说,将它当做乐趣来练习,必定很好玩。
无论使用何种器材,摄影族必须懂得内化,
将照相所用的工具变成自己的身体骨肉,
唯有如此,才不会“拿手枪打飞机,白费工”,也才能专心于观看,
仔细研究光线的影响,和拍摄角度的最佳化,
然后将光线、色彩、构图、布局等各项元素,综合成一幅好照片。
(四)写作特色及其他
《按下快门前的60项修炼》跟坊间摄影书的不同,
除了内容之“心法”,尚有其写作特色。
首先,其行文多二、三、四字的短句,
如“昨天,蓝天、白云;今天,乌云罩顶。无常,天为典范”、
“光线有颜色;颜色有表情,喜尚红,愁尚白。
各民族用色表情俗,差异大,应牢记,才能应用色彩。
习色彩,跑画廊,亲画家,才能令色具活力”、
“光的脾气,光的温柔,光的色彩,只有恋爱般的谈,才能知悉”,
类似的例子俯拾皆是,毫不拖泥带水,形成特殊的阅读节奏。
再者,书中的照片,每一帧都精心配上文字,
或叙述拍摄之情境氛围,或评析艺术表现之优劣,
充分发挥相辅相成的效果;还不时发出人生感喟,相当耐人寻味,
如谈〈白天光〉时说道:
“光是最奇妙的东西,看得到,摸不著;看得到也很笼统,无人说得清,
只有摄影最真实。光,藉树展现光彩,用时间累积力量,教树成长,教人色衰”;
论〈暗夜微光〉,谓:“101大楼有多高?在台北拍盆地里的灯光,
没有一个角度躲得过。登高望远,即知人的渺小。功名利禄,
如天上云,一下就不见了”;
谈〈人造光〉,说:“拍照不择时不择地,肯试就有机会。
人生,好像也如此,d里之行,始于足下。光说不练,没有用”。
又,由于作者出身新闻界,具有一双敏锐的新闻眼,
每每透过照片及文字说明,对社会现象提出批判,
如主题为教学成果发表会,说:“老师比学生还忙。
教室,静止了!跑进、跑出的是老师,教学要有成果,
好像老师担子比学生重。这是什么世界?”
拍摄高楼式集合住宅,曰:“它的好与坏,就像阳光的阴与阳。
好坏相对而生,价值由人自定。大片的黑,暗示著作者的反感。”
拍摄海边努力工作的挖土机,
作者道:“西海岸的沉沦,靠的是鲸吞蚕食,化整为零的手法,
积小恶成大恶。有想法,照片就有深度。”
以上莫不令人印象深刻。
除此之外,《按下快门前的60项修炼》畅谈摄影,
搭配近三百帧彩色照片,堪称图文并茂,让摄影族爱不释手。
唯可议的是,这些照片风格殊异,
原来版权页载明,内页摄影除胡毓豪外,尚有三人,
但内页照片并未分别注明摄影者谁,应是编辑作业有待改进之处。
综观之,喜欢摄影的人读了胡毓豪自岁月与经验提炼而成的《按下快门前的60项修炼》,
若能循序渐进,身体力行,相信会如作者所言:
“修炼之前,你会拍照;修炼之后,你学会了摄影。”
然后从探索摄影之奥祕的过程中,乐在其中,拥有充实、美丽的人生。
【注】:
一年后,胡毓豪再接再厉,赓续出版《乱拍炼出好照片》(台北:时报文化,2014年8月初版),鼓吹大家用心“乱拍”,摸熟相机,张开摄影眼,“用心按一万次快门,成就大师级好作品”,这是讲究技法与心法的摄影类好书,与《按下快门前的60项修炼》堪称摄影双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