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姐姐-5

楼主: new1111 (new1111)   2017-10-18 02:26:16
妈妈的事情发生之后,家里像是随时都有炸弹,并不是地雷,看不见可是不小心会踩到,
而是炸弹编成的网子,我们都必须在网子的隙缝中行走,碰到炸弹的往往不是我们三个小
孩,更多时候是不请自来的电话和单据,或者是爸爸哪壶不开提到“钱”,于是就把炸弹引爆,后来才知道,“遍体鳞伤”是轻伤,更重的是心里
的伤。
有时候,爸爸喝醉酒,和妈妈吵起来,祖母打电话给已经结婚的姑姑,姑姑和姑丈还特地
回娘家劝架。爸爸也会打妈妈,而且好几次都打到妈妈去验伤。
那段时间我唸高职夜间部,搬到高雄市区住,姐姐唸高中,和弟弟住家里。姐姐电脑笔记
中,有一段关于这时期的纪录:
姐姐有一次放学不想回家,到了姑姑上班的幼稚园,姑姑问她,是不是很厌烦爸妈这样打
打吵吵,希不希望他们离婚?姐姐回答,是。
到底什么是“验伤”?我那时并不懂验伤能干麻。姐姐的大学笔记里,有提到一个作家,
叫做李昂,提到“邓如雯杀夫案”,提到家暴法三读通过在1998年。这些人我都不认识,
我的课本也没教,但我知道“家暴法”,姐姐在1998年后面用铅笔括号写上“太晚了”。
那段时间我忙着工作,交男朋友,唸书也有一搭没一搭的。家里的事,细节都是从弟弟和
爷爷奶奶那里听来的。
有一次,姐姐放学回家,还没到家门口就听到爸妈的吵架声,姐姐进门之后只冷冷的说,
小声一点啦,我在巷口就听到了。
有一次,他们深夜又吵,姐姐正准备大学联考,下楼跟他们说,我上大学绝对能填多远的
学校就走多远。
周末回家,最享受的时光就是爸爸不在家,我可以安静的看“魔女的条件”。姐姐补习回
来,就会去厨房弄点宵夜,和我一起看。
年幼时,妈妈想在市区买房子,但爸爸不愿意,妈妈似乎已经把头期款还是订金缴了,但
爸爸坚持不愿意,于是那笔钱就拿不回来。
我想钱就是这样花掉的。
为了还钱,卖掉了姐姐的钢琴和家里的车,还到处跟亲戚筹钱。
那时,我虽然交男朋友,也并不知道“爱情”要如何表达,我从没听过爸妈互相说“我爱
你”,只有在电视里看过。每次姑姑们都问我什么时候要嫁。现在想起来简直像诅咒,好
像可以翻译成“什么时候要复制你爸妈的婚姻,并且把他们没完成的事情完成”。
姐姐果然去了台北念大学,我不知道她有没有男朋友,若是有,她会怎么想像爱情和婚姻
?面对姑姑们的“有没有男朋友”这类问题,她都说没有,我想她是想避免接下来的“善
意且无意的诅咒”。
我们怎么定义婚姻与爱情?大概就像爷爷奶奶那样吧!
在姐姐还没出生之前,爷爷就中风了,但他意志力极强,很努力复健,奶奶也细心照顾,
虽然半身行动有点不方便,但生活都可以自理。爷爷奶奶之间也并不把“爱”说出口。爷
爷在2007年二度中风,86岁辞世,那年姐姐唸硕三。而奶奶在姐姐硕一那年就发现罹患肾
脏癌第四期,高雄长庚的医师预估只能再活半年。开刀之后搬到大姑姑家静养,她比医生
预估的,多活了五年,2009年,86岁辞世。妈妈都说,奶奶很勇敢,这个家要是没有她早
就垮了。但我觉得,我们家的女人比男人勇敢。
爷爷告别式那天,奶奶由姑姑搀扶著,在家祭时最后一个上前拈香。告别式司仪以一种似
乎明了暮年夫妻之情的口吻(也可能这口吻是训练出来的),代替奶奶也代替爷爷说,谢
谢你这一辈子的照顾。
照顾一辈子,也并不把“爱”说出口。这就是我从小看到的,最切身的“爱情”了。
姐姐虽然在台北念大学,耳根子终于稍微清静,但总有时会接到妈妈打给她的电话。妈妈
总会在电话中跟姐姐说,爸爸又跟她吵架,爸爸外遇,爸爸喝醉酒......。这些事情,我
和弟弟直接目击,然后妈妈也要让姐姐知道,知道什么呢?知道爸爸很糟糕,知道妈妈很
可怜,却从来不告诉我们,爸妈爱你。
姐姐打电话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对话甚至简单到:我没钱了,汇几千块给我。她回家也
只是为了和爷爷奶奶说话,爷爷奶奶成了她回家的唯一理由。直到2009年,奶奶过世,她
就更少回家了,连电话也少,妈妈都跟我抱怨,你姐姐出去就像失踪一样。
姐姐大二上学期,快放寒假时,妈妈离家了。那时,姐姐正要考期末考。
每个家人打给她,都是跟她说不好的事,仿佛逃到台北,那条紧密系著的血缘关系也让她
在劫难逃,必须同样伤心难过气愤。后来,即便讲的是值得开心的事,她似乎也无动于衷
了,有一种他们打错电话的感觉,这些事情似乎不应该由家人让她知道。直到姐姐失踪直
到被我们找到的那段期间,妈妈仍抱怨,把姐姐养那么大,结婚又离婚,还是一通电话也
不打回家。
有时我们也会接到妈妈打回家的电话,问爸爸在做什么,姐姐有没有回家。姐姐放假的时
候,也会去看她。
妈妈有时也会写信回家,信里写的尽是对家里的关心,还有问起姐姐在台北的课业。
那段时间,家里的经济情况很差,姑姑告诉姐姐,她也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顾,真的连生活
费都无法的话,就休学吧!但姐姐没有,她的学校很照顾她,我想她自己也够争气,那一
年,学校给了她一笔五万多的助学金,钱用完了,有时也会叫爸爸汇几千块给她。
姐姐走了以后,我们才从她大学一个老师那里知道妈妈不在家那段期间姐姐的心情。她知
道姐姐所有的事,姐姐说她是在台北的妈妈。她带姐姐第一次认识上帝,从读经里面,姐
姐的心情有一点点平静,却从来也无法克服对于家人的惧怕,于是惧怕就变成疏离,面对
家人,便以"个性很差"当作保护色。但是那位老师告诉我们,姐姐个性很好,她不是家人
所说的那样。原来我们从来没有了解过姐姐。姐姐结婚又离婚的事情,也是那位老师最清
楚。
姐姐大三那年,妈妈回来了,也找到了工作,这一件事情,终于告一段落。姐姐考上了高
雄的硕士班时,交了一个男朋友,妈妈也告诉她,不可以跟那个男生说她曾经有这一段过
去。
我们都以为他们会结婚,好像很怕姐姐嫁不出去。但最终他们分手了。
后来,我和我的男朋友怀孕了,于是决定结婚。但是在2012年,我们离婚了,原因是对方
不负责任,对金钱没有概念,甚至要我去跟银行借钱帮他赔他去偷剪电缆的钱。甚至把奶
奶临终时,交代姑姑在我结婚时要送给我的金子都拿去卖。小孩由我们共同监护,姐姐回
来时,总爱跟我女儿看樱桃小丸子,有时她会叫我带我女儿去文化中心听音乐会,去学书
法,听古典音乐,但我哪有时间?上班赚钱都来不及了,不然你带去帮我养小孩。
我们家三个姐弟,就是姐姐接收到的资源最多,或许受到的伤害也最多,受到家人的误解
也最多。
后来她对于家人跟他说"你的个性要改"、"有空多打电话回家",便懒得再解释了。
--
https://goo.gl/cWdUfr
个人创作FB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