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0103 指挥中心记者会

楼主: laptic (无明)   2023-01-03 23:58:16
政府单位: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
直播连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1f-Hm6uP7E
出席名单:
指挥中心 罗一钧 医疗应变组副组长
指挥中心 周志浩 疫情监测组组长
指挥中心 王必胜 指挥官
指挥中心 庄人祥 发言人
一、本日新增病例数
本土感染:24,649 例
境外移入:360 例
     (受到入境人数增加的影响)
死亡个案:22 例
县市分布:
台北市二千七百九十五例、新北市四千七百九十六例、桃园市二千三百九十九例、台中市
三千二百三十一例、台南市二千一百四十九例、高雄市二千六百二十二例、基隆市三百六
十例、新竹县七百二十五例、新竹市六百零八例、苗栗县五百九十九例、彰化县一千二百
九十八例、南投县四百一十二例、云林县五百五十七例、嘉义县四百例、嘉义市二百八十
九例、屏东县五百四十一例、宜兰县三百三十七例、花莲县一百七十例、台东县一百零七
例、澎湖县七十八例、金门县一百六十九例、连江县七例
*比起上星期二,增加百分之五点九。要特别强调的是,本日报出的数量涵盖假日效应,
因此研判应该还在增加的阶段,防治措施切勿放松。
二、本土病例分析・新增死亡个案通报
https://i.imgur.com/TAKsqPi.jpg
https://i.imgur.com/coQqQnn.jpg
儿童重症个案:
 ・十岁女童:曾接种一剂新冠疫苗,具慢性神经系统疾病、长期卧床,十二月廿五日开
       始发烧,隔日出现呼吸急促、氧气浓度下降和家用快筛阳性等情形;廿七
       日由家人带至急诊,检查发现肺炎、呼吸窘迫和休克,故紧急插管并住进
       儿科加护病房,使用呼吸器并给予瑞德西韦、类固醇和免疫球蛋白等药物
       治疗。目前病况稳定,但还在加护病房。
 ・四岁男童:无确诊新冠记录,于十一月廿四日开始出现发生、呕吐和皮疹,廿七日至
       急诊住院,检查有结膜炎、冠状动脉扩大,且新冠抗体阳性,因此诊断可
       能有未诊断之新冠病毒感染,现出现孩童多系统炎症征候群。经予以免疫
       球蛋白、类固醇等药物治疗后,病况迅速好转并在十二月一日出院。本案
       未曾接种任何新冠疫苗,也没有慢性病史。
 ・一岁男童:无慢性病史、曾接种两剂疫苗,于十二月廿四日因家人确诊,本身进行快
       筛亦阳性,隔日才开始出现发烧、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廿七日至急
       诊时,医师怀疑同时有肠胃炎和孩童多系统炎症征候群,因此住院并给予
       免疫球蛋白治疗后,病况已快速好转并在十二月卅一日出院。
*累计:二百九十三例(其中四十例死亡)
三、COVID-19 医疗资源统计
https://i.imgur.com/kiHPFiK.jpg
专责病房的开设数已有稍微增加,以因应本波疫情升温后,更多需要住院的民众;不过空
床率仍在五成以上,较低的台北区和南区也有四成五。
四、新增变异株确诊个案
https://i.imgur.com/zRIZ76z.jpg
主流病毒株:BA.5 (占六成左右)
*和上周相比,分布有明显变化,其中本土 BA.5 由八成二降为六成,虽然还是超过一半
,不过有近四成为新兴变异株:
BA.2.75 百分之十二 → 百分之十九
BQ.1 百分之三 → 百分之十四
BF.7 百分之三 → 百分之五
由此可见有逐渐增加的趋势,预计台湾可能会像欧洲、美国或日本的流行经验一样,由
BA.5 变化为 BQ.1,不过还须观察、监测。
至于境外移入,较明显的是 BF.7 ,可能是因为本周中国、香港境外移入数增加,导致
占比超越 BA.2.75。至于 XBB、BQ.1等,目前都是个位数。另上周完成二十五件中国境
外移入的定序,其中二十例为 BA.5 (即中国最新公布的BA.5.2 病毒型别)、五例 BF.7
(即中国最新公布的 BF.75,这两者是一致的)。
https://i.imgur.com/6pPlc0x.jpg
本土以 BQ.1 占最多,其次是 BF.7 (主要侦测来源国为中国、日本、香港及澳门),至于
XBB 则无新增。
*目前尚未在境内发现 XBB.1.5 个案(在美国已占四成)
关于 BQ.1:
 ・BQ.1 是 Omicron BA.5 子代变异株、全球占比已至少 42.5% (按世卫之资料),其为
  主流病毒株,传染性较高,但疾病严重度和致死率跟其他Omicron 相同,没有更高。
 ・BQ.1变异株其新突变具有免疫逃脱优势,有较高的重复感染机率。
 ・接种 BA.5 次世代疫苗追加剂对BQ.1、BF.7、XBB 等新兴变异株,可降低因感染新冠
  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风险,强烈吁请民众尽速接种。
五、口服药领用情形
https://i.imgur.com/EjBZC3O.jpg
随着本土疫情升温,领用人数也有增加,不过药物储备还很足够,倍拉维还有二十六点五
万人份、莫纳皮拉韦七点六万人份,分别可使用约三个月和五个月。
六、疫苗施打统计(十二月三十日至一月二日)
次世代疫苗:
累计接种剂量:121,278 剂
总体:
累计接种剂量:142,615 剂
疫苗涵盖率:
第一剂:94.0%
第二剂:88.8%
追加剂:75.7%
第二次追加剂:19.8%
       (六十五岁以上:44.1%)
七、吁请长者和高风险族群尽速接种次世代疫苗
国际间 C0VID-19 病毒变异株疫情持续、目前国内疫情处于另一波上升阶段,且农历春节
将至、跨年及尾牙活动频繁,人潮往来增多,预期社区传播风险增加。
◆六十五岁以上长者
◆免疫力低下及慢性病患者等
感染 C0VID-19 病毒容易产生严重并发症之高风险族群,提醒尽速完成一剂双价BA.4/5次
世代疫苗之追加接种、提升免疫保护力。
鼓励接种对象:
◆家中有长者或高风险族群之民众
◆已完成基础剂但尚未接种追加剂者
◆曾感染 C0VID-19 确诊已康复满三个月
◆曾接种双价 BA.1 次世代疫苗者(可依自身风险评估)
◆春节前后有出国规划或家中有国外返台亲友
上述尚未接种双价 BA.4/5 次世代疫苗者,鼓励接种一剂双价 BA.4/5 次世代疫苗。
八、一月一日自中国入境来台旅客采检情形
┌───────┬───┬───┬───┐
│ 入境机场/人 │ 阳性 │ 阴性 │ 总计 │
├───────┼───┼───┼───┤
│ 桃园国际机场 │ 146 │ 378 │ 524 │
├───────┼───┼───┼───┤
│ 台北松山机场 │ 18 │ 115 │ 133 │
├───────┼───┼───┼───┤
│ 总计 │ 164 │ 493 │ 657 │
├───────┴───┴───┴───┤
│ 阳性率:25.0% │
└───────────────────┘
除原先提到的桃园机场(阳性率:百分之二十七点八)外,尚有松山机场采类似措施,但
因收到资料时间晚了一点,所以作此补充。未来待各大机场的检验结果悉数完成后,才会
对外公布。一月二日有一班于晚间十一时入境,因此迄今没有结果。
九、本土疫情趋势
https://i.imgur.com/wODL7cv.jpg
第五十二周确诊数为十七万二千五百零六,比第五十一周增加百分之四十二点九。忽然间
上升了一大截,显示疫情正升温、且加速得很快。研判高峰为一月底、二月初,请民众务
必要注意,不在座位上吃的时候,烦请戴着口罩,以减少传播的机会;在各公共场所如自
觉人潮拥挤、无法保持社交距离,不论室内、室外亦是如此,身体有不舒服时不宜出门。
十、中国启程经港澳转机抵台旅客加强检疫措施
施行期间:一月六日至一月卅一日(表定航班抵台日)
┌───┐ ┌─────┐
│ 启程 │ │ 转机 │
│ │ │ (未入境) │ ┌───┐
├───┤ ─→ ├─────┤ ─→ │ 抵台 │
│ 中国 │ │ 香港 │ └───┘
└───┘ │ 澳门 │
└─────┘
*自中国启程经港澳转机入境台湾旅客,须持有启程地搭机前四十八小时内PCR检验报
告或二十四小时内抗原快筛检验报告。
*主因:
经过调查资料之后,发现从中国入境台湾的旅客中,香港、澳门转机者有大概二成目前
是没有检疫措施的。此举与香港自十二月廿九日起执行的措施一致,只是在中转的部分
可能未有检查(因为不规范目的国)。近日内将行文通知有飞台航班的航空公司,请柜
台协助宣导检验。
★一月一日起中国直航入境我国航班须配合于机场唾液PCR检验
问与答
中时:
针对经香港中转来台的中国旅客,是否还需要进行落地PCR?是否也会规范从香港、澳
门直接来台的旅客?
王指挥官:
不会进行落地唾筛。规定的是从中国启程的,从香港、澳门的不受规范。
ETtoday:
一、既说“本土疫情的上升速度确实加快中”,是否有预估高峰时单日病例将达四万例?
重复感染的比例是否有持续增加的情况?
二、境外移入病例有明显增加,请问中国入境筛检是否为其一原因?三百六十例中,有多
少例是从中国入境的?是否可用一百六十四例计算?
王指挥官:
一、由于疫情上升速度快而重新校正模型,加上重复感染人数目前比例为百分之五,但仍
在持续上升中,因此上修高峰期新增病例数。
二、现正调整中,还需另行统计。且部分个案是在隔天之后发病或经快筛发现,因此在向
移民署勾稽资料后,不定期公布统计。
中视:
某医师认为,美国流行的XBB 对台湾影响较大,因为在中国大陆流行过的病毒已经在台流
行了,请问是否认同?未来会否针对美国来台民众增加筛检措施?是否有可供卫教措施的
数据,如R零值、潜伏期、致病率或死亡率等等?
王指挥官:
美国每周都会针对国内变异株做非常完整的详细分析,目前美国变异株有四成是 XBB.1.5
,确实是较新的变异株;也可以同时观察到,美国不但确诊人数并没有升高,重症和死亡
也没有升高趋势,疫情仍在低档,因此目前并没有打算对美国入境民众做任何新的检疫措
施。
罗副组长:
在十、十一月,XBB 曾于新加坡流行过,当时新加坡有一半定序都是 XBB,传播力比原本
主流病毒株 BA.5 多了三成,但重症和死亡率也都是持平甚至略减一些,也没有成为当地
持续流行的主要病毒株。由于未见明确的感染、住院人数增多之情形,担心XBB.1.5 是否
会入侵台湾、对医疗量能造成的影响还言之过早,比较需要担心的是 BQ.1 可能成为台湾
下一波主流病毒株。
初步估计住院率和新加波观察到的差不多,潜伏期、致病率和之前的Omicron 没有不同。
但后续要观察传播力增加以及感染数增加对医疗量能影响ㄡ但目前和接种疫苗跟感染过的
人还有交叉保护力,特别是次世代疫苗。
王指挥官:
不论 XBB、BQ.1 和BF.7 等都是几个月前已知的变异株,XBB.1.5 则是延伸出来的变异株
,特性和同一系列的其他病毒没有很大变化。现在针对中国入境者做唾液筛检、积极定序
,主要侦测未知的变异株。
(未完待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