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220 指挥中心记者会

楼主: laptic (无明)   2021-12-24 23:34:23
政府单位: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
直播连结:参见 #1Xm1XWo3 (nCoV2019)
出席名单: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 庄人祥 发言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 陈时中 指挥官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 罗一钧 医疗应变组副组长
一、本日新增案例数
https://i.imgur.com/KEw4jvT.jpg
本土病例:没有
境外移入:11 例,美国 5 例;意大利、德国、法国、巴西、越南、菲律宾各 1 例
死亡个案:没有
*目前有一例疑似本土个案待判定
二、中研院初步调查报告
重点:
①中研院已依指挥中心要求,于12月19日约 22:00,将 P3 实验室内部调查报告送交指挥
中心;指挥中心已于今日上午提交访谈结果及中研院内部调查报告予外部专家调查小组
,并安排于本周四开会进行审视及讨论,预计两周内提出外部专家小组调查结论及建议
,并依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四条、第六十九条、感染性生物材料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等
法规,对中研院进行裁处。
②内部调查发现三项感染暴露风险因子
1.实验操作区与非操作区均存在环境污染。实验动物操作,未于生物安全柜中进行;脏
垫料直接置于未封口的袋子,也未放置于加盖的容器中。
2.个案及其他实验室人员均曾仅穿着一般防护装备(未戴 N95、双层手套、护目镜或面
罩)执行实验,不符合现行规范。
3.个案于脱除防护装备过程先行脱口罩。
③中研院研判三种可能感染途径
1.呼吸道直接暴露受污染的垫料粉尘,染疫动物受刺激而引发喷飞沫或气胶的环境。
2.手套表面因直接操作染疫动物被污染,于脱卸防护装备程序先误脱口罩时,接触脸部
口鼻等部位而感染。
3.防护装备外层在操作区遭带有病毒之物体表面污染,于脱卸防护装备程序先误脱口罩
时,使口鼻暴露于脱卸过程而感染。
④院方七大检讨面向
1.新进人员教育训练与操作指导
2.实验室操作标准作业程序
3.实验操作过程监控
4.个人防护装备穿卸流程
5.意外事故通报流程
6.动物科学应用审核管理规范及感染性生物材料之使用管控
7.本次染疫事件成因的系统性问题
基本上因为本身也有疏失,所以会成立类似伦理委员会的单位,以讨论后续惩处。
三、传染病防治咨询会预防接种组会议结果
甲:对 COVID-19 疫苗追加剂的接种建议
对象:满十八岁以上民众均建议应接种追加剂
下列对象建议应优先接种追加剂:
 ・六十五岁以上长者
 ・长照机构住民与工作者
 ・医护人员、防疫工作人员及高风险工作人员(第一类至第三类对象)
 ・容易感染及疾病严重风险者(第九类对象)
接种间隔:完整接种后满五个月
下列对象建议应优先接种追加剂:
 ・目前正进行或一年内曾接受免疫抑制治疗之癌症患者
 ・器官移植患者或干细胞移植患者
 ・中度或严重先天性免疫不全患者
 ・血液透析患者
 ・HIV阳性患者
 ・目前正使用高度免疫抑制药物者
 ・过去六个月内接受化学治疗或放射线治疗者
 ・其他经医师评估因免疫不全或免疫力低下,可接种基础加强剂者
接种间隔:完整接种后满二十八天
*完整接种为已完成 COVID-19 疫苗两剂(含混打)或应接种剂次(如娇生疫苗一剂)
┌────────┬──────────────┐
│ 追加剂厂牌 │ 剂量 │
├────────┼──────────────┤
│ 莫德纳 │ 半剂量 [0.25 ml (五十微克)]│
├────────┼──────────────┤
│ BNT │ 全剂量 [0.3 ml (三十微克)] │
├────────┼──────────────┤
│ 高端 │ 全剂量 [0.5 ml] │
│ (满二十岁以上) │ │
└────────┴──────────────┘
*接种上述厂牌有严重不良反应者,经医师评估后可考虑接种AZ疫苗
乙:COVID-19 疫苗第二剂混打事宜
提醒:建议以同一厂牌 COVID-19 疫苗完成两剂接种
┌────────┬──────────┬─────┐
│ 第一剂接种 │ 第二剂可选择厂牌 │ 接种间隔 │
├────────┼──────────┼─────┤
│ AZ │ 经医师评估后,可接 │ 至少八周 │
│ │ 种莫德纳、BNT或 │ │
│ │ 高端 │ │
├────────┼──────────┼─────┤
│ 莫德纳、BNT │ 经医师评估后,可接 │ 至少四周 │
│ │ 种不同厂牌之mRNA疫 │ │
│ │ 苗(莫德纳或BNT │ │
│ │ )、AZ或高端 │ │
├────────┼──────────┼─────┤
│ 高端 │ 经医师评估后,可接 │ 至少四周 │
│ │ 种 mRNA 疫苗(莫德 │ │
│ │ 纳或BNT) │ │
└────────┴──────────┴─────┘
在目前部分国家或地区的入境限制中,大部分都承认世卫组织认可的疫苗,而高端尚未被
列入名单内,请有意接种高端者自己想清楚,作出对自己最佳的判断。
四、疫苗接种统计
周末接种剂量:55,873 剂
人口涵盖率:
第一剂:79.51%
第二剂:65.70%
追加剂:0.25%
问与答
公视:
一、才刚开始就提到的疑似本土案例,可否请教目前的状况?
二、针对桃园防疫旅馆的群聚事件,因为多人确诊导致部分旅客受回溯殃及而被多隔离十
四天以上,现在有二十一人组成自救会向旅馆提出赔偿,希望卫福部能够提供协助。
请问是否支持该做法?
陈部长:
一、该个案的原检体虽被检出阳性,但因为CT值很高,所以一般上都会复验,后续昆阳
复验的结果是阴性,血清检查没见到抗体产生、第二次采检也是阴性,现在已经决定
再验结果如为阴性,就不会列案。一切有待进一步判定。
二、有理由的话,会尽量帮助他们。至于其中的误解,实际上入住集中检疫所不需要付任
何的费用,这是在检疫上的必要,为了大家的安全,还请多包涵。
联合报:
一、针对中研院的调查报告,台北市黄珊珊副市长上周主动提到“去中研院做环境检测的
人员在检测后就被隔离”一事,请问这是为何?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在昨天的台北马拉松中,出现五名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的跑者,虽然都已经救回来,
但毕竟他们年纪轻轻(介于二十岁至五十岁之间),有些医师怀疑是否跟疫苗接种有
关,请问指挥中心是否有掌握?
陈部长:
一、进出高风险区域时,当时怀疑有口罩松脱之类的情况,所以为了预防万一,先予以居
家隔离。
罗副组长:
一、有一位进去协助采检的人员在实验室时,不小心遇到防护装备松脱的情况,所以才会
列为居家隔离,目前也在集中检疫所隔离中。他入住的时候,采检为阴性、目前也没
有相关症状,等到期满的时候会再进行采检。至于来自台北市的同仁,目前有的在家
办公,有的因为在家安置有困难而到防疫旅馆或集中检疫所。这一切比较倾向于从预
防的角度出发,毕竟采检的环境中出现阳性检体,所以为了谨慎起见,才会安排不同
等级的隔离措施。
陈部长:
二、是否有时序上的相关,讯息有待了解。
中视:
该疑似本土个案是在哪里被验出,或是曾到过身边接触者的染疫地点?这是否为旧案?
陈部长:
目前怀疑该案检体上的检验问题比较多,不算是旧案,因为抗体是阴性的,周围的人验过
之后都是阴性,所以在这时候还要再谨慎一点,才来决定。
TVBS新闻网:
目前开放第二剂混打各个厂牌,请问是否有了解到各种疫苗混打之保护力的比较性数据?
陈部长:
这两天整理得更清楚后,就会报告。
台视:
第二剂混打是什么时候开始?高端也是即日起吗?另有外界质疑,目前高端的混打试验数
据是否已充足?
陈部长:
一开始忘了说,这些混打将从这个星期开始实施,因为还要让医疗院所了解这原则,同时
在开放之前也会准备好抗体报告的资料。
大纪元:(代天下杂志)
按传染病防治咨询会预防接种组的专家会议结果,高风险族群已经符合五个月的间隔,所
以没有需要缩短,请问至一月底前,符合资格的高风险族群有多少、主要是哪些群体?六
十五岁以上长者是否未被列在其中?
陈部长:
现在的主要建议应该是提醒高风险族群,特别要优先接种追加剂。至一月底前,大概有四
十多万人,将以距离第二剂的间隔时间满五个月为准,所以会以第一至第三类的为大宗。
无名氏:
为什么AZ没有提供在追加剂的厂牌清单中?
陈部长:
在追加剂清单中,专家群认为AZ作为追加剂的效果比其他疫苗来得更差,但是在考虑到
对其他疫苗有过敏或不良反应的时候,才会允许第三剂接种AZ。基本上这是从各疫苗的
表现而作出的建议。
大爱:
如果已经间隔满五个月,第三剂就可以从这三种疫苗选择接种吗?
陈部长:
对,只是再度提醒各国对于第三剂有本身的限制,可能都在滚动式检讨中,且高端目前尚
未列入世卫组织的紧急使用清单中,所以打高端的人有准备出国之打算的话,就要有一点
心理准备和安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