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10622_台北市防疫因应记者会

楼主: prussian (prussian)   2021-06-22 21:21:06
※警语: 本文非逐字稿。
政府单位: 台北市流行疫情指挥中心
直播连结: https://youtu.be/4Trw2exg3Oc
出席名单:
卫生局简任技正 王素琴
副市长 蔡炳坤
市长 柯文哲
副市长 黄珊珊
传染病防治医疗网北区副指挥官 璩大成
??????
KP:
本来说有事才开记者会,没事就不用开,
不过最近疫苗一直发下来,总是有一些要报告,我们的施打计划
- 行政区确诊数据 -> https://imgur.com/dEUmgKg
每天盯数字没有意义,七天当统计这样看会比较容易
现在希望每个礼拜的感染人数比上个礼拜减少一半,
Rt < 0.5, 设这目标,
统计上没下降可以看出哪有问题。
这张表 士林和万华
万华本来人比较多,降的速度没那么快,
士林是护理之家
每个礼拜当区隔盯着看,期望一半是目标,最起码要减少
方便知道哪个地方有问题可以去注意。
居家隔离人数 -> https://imgur.com/u5O5h7n
慢慢下降,才可以省出人力去作精准疫调 热点歼灭战。
快筛阳性数 -> https://imgur.com/bgCT8YO
比中央公布确诊人数可以早三天,数字差不多
监控快筛阳性数对疫情掌握更清楚。
昨天大家最关心的是北农,北农的确比较复杂,
因为过去疫调以户籍本位,他住在哪里去作疫调。
可是北农蛮特别的,全省的人会到那作生意,交易完又回去,
下午去是没有人,半夜闹热滚滚。
过去以住在哪作疫调,生活圈,
可是聚集型的批发市场,逻辑完全不一样,
北农为例,户籍在台北的不到一半,
还有一点, 不确定是在北农感染的,
因为他来自全省各地,北北基桃,甚至更远的地方来的
疫调的时候还要去其他县市调资料才能作比对。
不过因为这个地方陆续有出现感染,
不过也不用惊慌,事实上台北市感染的数字一直在下降
农产有一市二市,一市万大昨天快筛284个 阳性0
滨江83个 阳性0
https://imgur.com/MiWkxal
里面工作人员加起来四千人,昨天下午才开始作,
三个地方 仁爱医院 中兴医院 万大国小 快筛站,
加起来可以作到一千人,通常快筛完一天之内PCR作出来,
如果也是阴的就给他打疫苗,
因为希望北农里面职员、委外,甚至外来承销商,
凡是每天固定在那工作的大概四千名全部给他打疫苗,
这是一个最暴力性处理法,看看这种方式用疫苗围堵疫情效果怎么样。
从 5/12 - 6/20, 一市的感染人数, -> https://imgur.com/JVuMmOs
平均偶尔一天一个两个,这表示什么,
其实好的卫生习惯还是很重要,
它虽然有感染,但是不会爆发,每天一个两个,
因为大家还是戴口罩勤洗手,这是国民素质,
国民素质提高到一个程度,就算有很容易感染的病毒,
不会一下子全部爆发出来,还是一个一个。
不过一个一个表示有潜藏的感染链,
所以说为什么疫情愈到这个阶段面临一个困难,
大规模感染因为市民素质我认为不太会发生,
可是很多潜藏在社区里面隐藏性的感染源是存在的
管制好就是一个一个,管制措施一放开,
就可能会爆发性成长,这是一个问题。
我看媒体一直在带风向,
说中央叫我们在北农设快筛站,我们都没设。
为什么没有你知道,因为剥皮寮快筛站就在旁边,
要在那边重新设一个快筛站,
不如把工作人员带到剥皮寮去作就可以了。
https://imgur.com/ia39HK9
之前有590人已经作过快筛,而且是阴性,昨天今天已经先打疫苗。
今天开始每天可以筛一千个,作完阴性的就打疫苗,
每天以一千个速度,一千个快筛一千个打疫苗,
这个礼拜有机会北农处理完毕。
https://imgur.com/wGOgVAE
不过也因为北农的关系,
我常说,我们可以犯错,但是不可以犯第二次第三次,
AZ疫苗还有剩下一些,北农计划改成台北市批发市场专案,
因为发生在北农的事情,不小心同样会发生在其他大批发市场,
比如说畜产、渔产、花卉、环南批发市场,
他们 都有一个特色,来自全省各地,下午又各自回家,
要追踪什么都很困难,每天来的人数也不见得一样,
而且户籍都不只是台北。
所以因为北农的例子,决定把台北市大批发市场,
全部比照在最短时间内打疫苗。
现在疫苗的顺序当然医院是第一优先,还有防疫专责旅馆,
再来是长者,死亡率太高了,
一直问说80岁以上要打吗? 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要打。
下一个是在管理上很困难,防疫成本很高的优先要打。
这个礼拜把要打疫苗的人员重新整理一遍,有这五项,
批发市场、第二剂时间到的、
街友台北市有700人,社会局造册带去打,
不管人道或社会安全,我想大家不会反对。
邻长,75岁以上本来就很多,所以九千人大概没那么多。
外籍人士,要感谢北医附设医院帮我们处理外籍,
大概明天早上八点,医院网站会让他们可以登记,
算一算75岁外籍人数不多,大概330个,
将来如果年龄下降有更多人,再找更多医院来参加。
上网登记主要要有外国人身份和台湾居留证。
https://imgur.com/uuO92Mk
刚才讲台北市批发市场有一万人,
花卉 1000
渔产 1200
农产 4790
畜产 750
环南 2800
目标10000人,因为他们实在太复杂了,
与其花很大力气作疫调、防疫措施,
不如这些人优先打,尤其感染了会散到全台湾去太麻烦了。
列为台北市这礼拜打疫苗的优先级。
https://imgur.com/cE4WkSi
https://imgur.com/tOIz5fg
https://imgur.com/pe4ibb0
https://imgur.com/D2ZOd9P
另外是75岁外籍要讲一下
明天 08:00-20:00到北医附医线上预约
接种是 6/24
外国朋友比照台湾标准,本国怎么处理,居留外国人给他同样待遇。
https://imgur.com/nVot0hP
另外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孕妇,
明天开始可以到台北市21家医院,有莫德纳,应该还有剩下,
不过有人说都预约完了,21家区域医院以上的可以上网去登记看看,
没有也不用担心,因为新的莫德纳大概会下来。
和医学中心讲好了,如果你觉得需要谨慎评估,
或是打AZ还是 MODERNA比较好,
下礼拜8家医学中心针对高危险群注射,特别是孕妇,开特别门诊,
自认高危险群的也可以去,
经过医生比较完整的评估再打,
打 AZ 还是MODERNA 和医生讨论后再打。
如果比较健康没什么问题的,就直接上网预约或造册去打。
若需要评估,下礼拜八家医学中心特别门诊,给台北市民比较好的服务。
疫苗施打规划
蔡副:
今天开始第三波75岁以上接种,253点
24号提供给没有预约的,每区一家医院接受大家接种。
本周几个重要要接种的人,作几点补充。
AZ第二剂是 5/9 前打过第一剂的,明天开始可以到各大医院接种,
诊所有残剂也可以。中央提过以不混打为原则。
街友生活比较会和不特定人接触,应该优先接种,
谢谢芒草心、人生百味等民间团体协助,
包括住在广安居、游民收容中心、艋舺公园、台北公园的街友们,
帮他们作疫苗接种。
邻长分散在各区,在 6/24 和未预约者同步造册通知,到12家医院接种。
媒体提问
========
Q:
北农中央地方合作不彰? 负责? 中央是否有协助?
KP:
这种题目不要太多政治考量,
说北农群聚,调出数据来看,是陆陆续续有感染,
但你要知道北农组成不是万华区而已,
来自北市各区、北北基、全台各地,真的是在北农感染的吗? 不一定。
搞不好是在其他地方感染的。不要说北农群聚,没这么严重。
但陆陆续续有感染是真的。
农产总经理是中央派的,但他是专业人士,
这两年来我对他的工作相当满意,
包括北农在推农药质谱仪检查、实名制,都作得相当好,
而且他是专业经理人,就算是中央派来的,只要他不是政治任命的,
当时我也相当坚持要专业人士,所以我觉得这不是问题。
媒体一直带风向说中央叫北农设快筛站台北市不设,
因为当时剥皮寮快筛站还在,就在旁边,
要去北农设跟他们讨论过,空间不是很恰当,
而且老实讲快筛站是邻避设施,大家不喜欢。
所以直接带队到剥皮寮快筛站去作。
昨天一下子五百多人疫苗,为什么,之前就作过快筛了。
不要再说中央叫我们设快筛站我们不设了
我自己是医学专业人士,行不行我自己非常清楚。
旁边有快筛站,直接拉队去那边作就好了。
这个没有必要再口水。
既然批发市场在台北市境内我就会处理,
需要中央帮忙我会跟他讲,就酱,不要每天...
还是那句话,作事比做图重要。大概酱。
Q:
北农编制外拖工、驾驶没有在名单内?
33:
造册四千多人包括所有工作人员,
因为需要名册才能进场,名册里的都会施打。
Q:
6/24阴性才能进场,排不到无法进场影响生计,
要求广设快筛站和延长时间?
33:
之前500多员工施打完毕,昨天200多,
今天1000位,每天1000到24号可能有些人还没有筛到,
因为下大雨关系,也许会在万大国小多开几条线加速快筛。
三个点仁爱中兴万大,希望可以在时间内全部快筛。
快筛现场希望先造册,公司会排顺序,
但很多承销人可能心急先来排队。
只要按照造册,反而会更快,
没造册现场资料填写会更慢。
今天来的都筛,明天希望按名册,会更快。我们尽快。
Q:
北农匡居家<20人?
4000打完两周才有保护力,打完不会发病就可以继续上班?
降载、防堵政策?
33:
目前匡121, 媒体报导有误。
五月底19位已解列,目前监控不是 45, 是30例左右。
确实14天才有保护力,请联医进驻北农三个礼拜,
协助动线、分区、分流,防疫工作怎么作,
团队会继续进驻到两个礼拜后保护力产生为止。
Q:
16日喊清零,士林、北农皆未对外说明?
KP:
认为清零计划有效。
目标每个礼拜下降一半,至少要减少,
过程中更看得出哪边有问题,
清零和没说明没有什么关系,清零计划本身在作是对的。
一两个有比较多人感染的地方,
但是整个趋势台北市确诊人数在下降。
Q:
万大国小筛检站状况混乱?
33:
号码牌是昨天发300,今天追加200是500,
希望按照名册分批来比较快,这部分请公司尽速跟承销人说明。
因为快筛站需要打条码,希望有名册后勤作好,
现场去筛完就直接检体可以送实验室。
名册造册的方式会比较完整。
Q:
士林长照机构筛检因为费用问题,院长同意分期付款才筛检?
技正:
6/14稽查时发现有群聚,依照中央规范只要匡列个案就能公费采检,
普筛不是匡列的要自费,
讨论过请示黄副,这笔经费由募款申请使用,市府支付,
委托新光医院筛检74人,费用全由台北市政府支出。
Q:
未召开家属说明会,33说有?
33:
简技报告当时20几人阳性,
我要求阳性要通知家属,阴性也要赶快通知,
印象中要求召开说明会说会去作,他们也答应。
昨天问他们家属有没有什么意见,说是没有,
所以认为他们开过说明会。
资讯上可能有落差,对家属非常抱歉。
对于防疫旅馆长者,认为还是住院比较方便,
今天陆续送荣总,今天有跟家属召开说明会。
后面这个长照机构有很重要任务要作,
1.照顾长者健康,
2.卫生局成立关怀小组跟长辈、家属保持联络。
长期需要恢复机构运作,毕竟有很多长辈需要机构照顾,
会协助住民复归,让机构可以正常运作。
Q:
疫苗配送、疫调延误等问题,是否惩处卫生局?
KP:
媒体特色就是夸大,唯恐天下不乱。
我每次开会就说,这重来一遍怎么作比较好,
常常开检讨案,我说这个要怎么改进,变成什么惩处案,
这差太多了吧。
这种夸大的新闻就省了吧。
Q:
林右昌不爽? 解封关键在 KP?
KP:
这种都是一样,情绪性发言没有必要。
北农特殊在哪? 上班的人户籍台北不到一半,
台北市的人又不是全部在万华,疫调满特别的。
我们发现在北农上班有哪些感染,疫调要跟其他县市拿,
新北、桃园,作比对才能作下一步综合疫调。
故事就是这么简单。
也不是说开会,就是说我们还需要其他县市提供疫调资料,
我们这边才能综合判断。
疫情发展到现在,发现以户籍本位的疫调制度,需要一些检讨。
一开始问北农有多少感染,查我们的资料没那么多,
问起来原来是户籍有很多在外县市。事情就是这样。
全国能不能解封,本来就不预期628降二级,
本来有计划是看每礼拜能不能降一半,
愈到后面清零愈困难,
潜藏在社区的隐藏感染源不太容易一个个挖出来。
这的确是个问题。
解封这件事是很难的题目,不是台北、双北的问题,
是全台湾要怎么处理。
我想对中央来讲也是个难题。
Q:
北艺工地五月底爆发感染?
黄副:
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工务局、文化局完全依照SOP,而且是非常迅速处理。
5/27工地通报清洁工确诊,马上四个标全部停工,全面配合疫调筛检,
居隔428人,全部筛检,停工期间 5/28-6/14,
筛检40位阳性,接受隔离治疗。
整个工地三次全面消毒,经过会议决定可以全面复工,
6/15开设单一入口管制,PCR阴性才能进入工地,工程降载减半,
目前工地情况良好。
Q:
行政院 7/1 出租车打疫苗,复康巴士却被排除在外?
复康巴士曾在不知情下载运确诊患者?
33:
不实讯息。
公运处汇整名单给社会局到社家署,没有不列的问题。
Q:
禾馨给相关企业打疫苗? 裁罚?
33:
经过清查,有四家诊所跟市政府领疫苗,针对对象比对,
医疗院所、小儿专科、妇幼诊所、医事检验、产后护理之家等,
这样的状况是OK的,
但是他中间有打给他自己的关系企业,
50860497 和馨股份有限公司、
52923878 承馨股份有限公司、
50898254 禾膳股份有限公司
的部份被认定不是一到三类相关人员,非医事人员,
依传染病防治法29裁处
小禾馨小儿专科诊所 30万
小禾馨民权小儿专科诊所 50万
小禾馨士林小儿专科诊所 50万
小禾馨怀宁小儿专科诊所 100万
总共230万,并同时中止疫苗合约诊所资格。
Q:
禾馨公布对话数度询问,有回报名册,当时未阻止现在要开罚?
33:
事前事后名册都是诊所提出的,
就这部份我们去稽查他实际施打的名册后作的一个比对,
这些名册没有办法掩饰,因为全部都有上传健保数据库。
目前为止针对他不符合的对象,
提供疫苗给你,一样要合法施打,
施打在非规定的人士上,自己要负这个责任。
Q:
高嘉瑜昨天才传讯息,局长说要提供对话感觉被捅刀?
说和市长交情淡如水?
KP:
昨天在议会,议员说你和他感情好,怎么把他名字讲出来?
我的态度开放政府全民参与公开透明,
所以政风调查的时候都没有下什么指导棋,给他独立调查,
调查出来会送给我,
一开始摘要写某中央民代,但附件笔录上面写高嘉瑜。
开记者会之前人员也问说,你和他交情不错,还是你不要讲。
我说,议员会索资,而且我们都写在公文里,
与其让人家挤牙膏讲出来,不如就直接讲了。
给黄33讲还是给其他人讲? 我说不用,我自己处理。
记者会前一个小时,我跟高嘉瑜直接通过电话,
我说纸包不住火,与其事后人家挤牙膏弄出来搞你更惨,
不如我直接讲出来。
但是我也讲,调查事实,动机、原因你可以再去处理。
我觉得台湾这个社会,政治愈来愈黑暗,
都在想说柯文哲用小禾馨掩护好心肝,把高嘉瑜扯进来,天啊这是
政论节目没有消灭,台湾不会安定。
Q:
行政院628有望小吃餐饮解禁,和KP不吃饭优先看法不一样?
KP:
北农有几个人感染,就很典型,
工作时大家都戴口罩,没有问题,
可是为什么感染?吃饭的时候坐下来
所以说家户感染在台北市40%,
连在家里吃饭都不要一起吃,到旁边吃或时间分开,
所以我也非常清楚,吃饭、聚餐是感染最重要的原因,
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17年前SARS就知道了。
所以我说解禁是不吃饭的优先,
夜市、餐厅怎么办? 好问题,我也在想这问题。
反正是这样,打疫苗是终极办法,
没办法普遍打疫苗之前怎么撑过去,好问题。
Q:
北农采检站,防疫插管箱竟然被用在筛检?
璩:
暂停使用,期待最新设备发展。
(略)
快筛队要快速移动,很多不是重型装备。
侧面几乎是密合,人员穿着高阶防护装备。
安全使用应该无虞。
尊重原著,希望跟邱主任共同讨论,期待更新更好的产品。
(完)
※警语: 本文非逐字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