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癌症患者、三高可打COVID-19疫苗吗?年长

楼主: ptt8592 (明月)   2021-06-14 18:06:41
完整标题:癌症患者、三高可打COVID-19疫苗吗?年长者接种须知一次看
发稿单位:中央社
发稿时间:2021/06/14
撰 稿 者:中央社报导
原文连结: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6145003.aspx
2021/6/14 14:01(6/14 14:49 更新)
癌症患者、三高可打COVID-19疫苗吗?年长者接种须知一次看 | 生活 | 重点新闻
(中央社网站14日电)国内COVID-19疫苗陆续开始施打,依据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规划顺序,一般民众先从75岁以上高龄长者开始接种。哪些人不宜打疫苗?癌症患者、有慢性病的长辈可以打吗?打完疫苗出现哪些副作用是正常的、哪些状况需要送医?网络上流传许多打疫苗前建议事项要照做吗?中央社整理指挥中心及各县市政府相关说明,供您参考。
若您有任何疑虑,最好先与医师讨论,评估相关风险后再接种。即使完成COVID-19疫苗接种,仍应遵守防疫新生活原则,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以降低感染风险,确保自身健康。
○哪些人不能接种?
对于疫苗成分有严重过敏反应史,或对先前接种的疫苗剂次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者,不能接种。
○哪些人应先暂缓接种?
发烧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宜待病情稳定后再接种。
免疫功能低下者,包括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人,对疫苗的免疫反应可能减弱(尚无免疫低下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的数据 ) ,建议先不要接种。
血液癌病人(例如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癌等)因可能接受较高强度化疗及白血球增生剂,建议先暂缓疫苗接种,并咨询医师。
○癌症患者可以接种疫苗吗?接受化疗期间可以打吗?
可以。台北医学大学癌症中心副院长李冠德表示,研究证实癌症病人发生COVID-19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和死亡率很高,癌症病人属于免疫力低的族群,一旦感染,病毒脱落的时间较长、产生变种病毒的机率也较一般人大,建议优先接种。
李冠德指出,实体肿瘤病人(例如乳癌,大肠癌,肺癌等)化疗期间均可接种疫苗,不必为了疫苗而停止化疗或标靶,若能选择在白血球上升时接种疫苗会更好。
血液癌病人(例如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癌等)通常会接受较高强度化疗及白血球增生剂,建议延迟接种,直到中性白血球数目恢复。若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异体或自体)者,建议至少要3个月后再接种。
○有心脏病以及三高可以打AZ疫苗吗?
心血管疾病及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肪)且长期服药的患者,感染COVID-19的严重性和死亡率比一般人高,医师评估临床效益大于风险,建议施打。
○慢性病长者打疫苗前要停药吗?
不用。台大医院北护分院院长黄国晋提醒,接种疫苗前,原本就规律服药的慢性病长者,不需特别停药;若患有自体免疫或血小板疾病,可现场询问医师,也可携带目前服用的药品,辅助医师评估。
另外,黄国晋提醒,接种疫苗前不需事前服用普拿疼等止痛药。
○打疫苗前要吃饱、喝250CC温水,以减少副作用?
不用。专家表示,接种疫苗前是否空腹、喝温开水,与避免产生不良反应无直接因果关联性。
专家表示,吃饭、喝温水、正常睡眠都是维持健康状态的方式。民众放松心情,在健康身体状态下,应能减缓晕针、轻微不适症状发生的风险。
○打疫苗前禁止摄取淀粉、吃保肝产品,以减少副作用?
不用。台大医院家医部主治医师、COVID-19门诊医师张皓翔表示,无论是施打COVID疫苗或是其他疫苗,都没有“不能吃淀粉”的禁忌。
林口长庚医院中医部医师陈俊良指出,中医说“疏肝解郁”指的是调节自律神经,有些人可能因疫情而紧张、焦虑,但这与打疫苗没有直接关系,不建议民众自行服用中药。
目前没有研究建议民众接种疫苗前要吃什么,建议民众放松心情、维持正常作息、正常饮食。
○为避免群聚,打完疫苗可以马上离开吗?
不行。接种后15至30分钟,应在接种单位或附近稍作休息停留观察15分钟,若先前曾因接种疫苗发生急性过敏反应,应停留观察30分钟。如果不适症状未改善,请就医诊治。
○打疫苗可能出现哪些副作用?出现什么状况需要立即送医?
接种后可能会出现注射部位疼痛或红肿、疲倦、头痛、肌肉酸痛、轻微发烧(超过38度,但会在一两天内消退)、畏寒、关节痛等情况,有民众形容就像是小感冒。台大医院副院长张上淳、台北市长柯文哲打完疫苗也都有发烧,这时可服用退烧药、普拿疼缓解,并且多休息、多喝水。
如果局部出现红肿、红疹、疼痛,请勿搓揉注射部位,可局部适度冰敷并观察。
但若不适症状持续超过两天,甚至更严重,或出现过敏反应、呼吸困难、晕眩、心跳加速,应赶快就医。就诊时也要主动告知医师曾接种疫苗,协助医师诊断。
指挥中心提醒,打完疫苗后28天内,若出现以下任一症状,请立即就医并说明疫苗接种史:
‧ 严重持续性头痛、视力改变或癫痫
‧ 严重且持续腹痛超过24小时以上
‧ 严重胸痛或呼吸困难
‧ 下肢肿胀或疼痛皮肤
‧ 出现自发性出血点、瘀青、红或紫斑等
○打完疫苗后多久会产生保护力?
疫苗注射后,身体需要时间产生保护性抗体,一般约2周后开始产生保护力。完成COVID-19疫苗所有剂次接种,才能确保疫苗保护力持续较久。
需要注意的是,接种疫苗后,仍有可能罹患COVID-19。因此即使完成疫苗接种,还是要遵守防疫规范。
○若我曾感染COVID-19,还需要接种疫苗吗?
无论先前是有症状或无症状的COVID-19感染者,都应接种疫苗。不过,确诊个案建议自发病日起至少间隔6个月,并且符合终止隔离或治疗标准后,再接种疫苗。
○疫苗要接种两剂,这两剂要是同厂牌吗?可以混打吗?
依目前实证,疾管署不建议两剂施打不同厂牌疫苗;只有第一剂施打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者,第二剂才可以更换厂牌。如果不小心使用了两剂不同厂牌的COVID-19疫苗,也不建议再补接种。
○COVID-19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吗?
不行。疾管署表示,目前尚无足够资讯确认COVID-19疫苗和其他疫苗同时接种是否会影响疫苗的有效性或安全性,因此不建议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疾管署建议接种COVID-19疫苗前后,至少与其他疫苗间隔14天。(编辑:黄淑芳、黄靖贻)1100614
http://i.imgur.com/FQxWBXC.jpg
http://i.imgur.com/ZjGVZS6.jpg
http://i.imgur.com/DqvyPHo.jpg
戴口罩,勤洗手!
请保持社交距离!
正向防疫,天佑台湾!
○本板许可“台湾媒体”新闻:
1.华视。
2.公视。
3.客家电视台。
4.中央社。
5.青年日报。
6.原住民族电视台。
7.中央广播电台。
○外国媒体,详见板规。
....
※TOCC:旅游史、职业史、接触史及群聚史。
※推文前请详阅板规,请勿谩骂、人身攻击、政治引战,张贴非允许媒体之连结或图片。
※请勿讨论他板事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