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0517CECC临时记者会摘要

楼主: mjirislin (Miaomeow)   2021-05-17 15:12:33
政府单位: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
直播连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eBMrcrL7bU
出席名单:周志浩、张上淳、陈时中、陈宗彦、庄人祥
第二排 罗一钧
一、本日新增案例数
境外:2
本土:333
疫调中:0
死亡:12
解隔离:1123
本土:189例女性、144例男性,男性介于未满5岁-90几岁;
发病日到采检日5/5-5/16,
台北市158例(万华区89例最多)、新北市148例(板桥区41例最多)、
桃园市10例、基隆市6例、彰化县5例、宜兰县2例、台中市2例、
新竹县1例、苗栗县1例
境外:案2017 30多岁男性 菲律宾入境 4/30入境
案2018 20多岁女性 本国籍 海地入境 5/16 入境
两人皆持有三日内阴性报告
二、健保医疗资讯云端查询系统
增列通报个案经检验为阴性、经疫调为自主健康管理者14天内管理提示
(有看板)
健康管理提示系统:14天自主健康管理有两种身份
1.经检验阴性者
阳性者会到相关集中检疫所或是医院里面
检验阴性者可能会因为发病不同或是未发病状况,
所以还是有相关可能性,注记起来提醒医疗机构注意
2.自主健康管理者有以前宣布的几类,居家隔离、居家检疫期满者
14天内浅黄底色,左上角注记接触日期
15-30天,自主健康管理期满,浅绿底色提示画面
让医疗机构一目了然,对可能风险提高警觉
三、假讯息越来越多
重申假讯息勿转传
有刑责、有罚款,最高可到300万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提醒大家,收到不明来源的疫情资讯,先多方查证,勿急着分享转传,以免触法
四、打疫苗情况
5/15-5/16接种人数:7,485人
公费6,997人、自费488人
累计接种人数194,678人
五、双北停课措施
三级区域因疫情严峻、紧急,地方政府有快速防堵疫情必要,宣布停课;
希望关注到全国学生受教权、照顾,做好必要妥适安排,因应停课,
可以比照去年标准,给予防疫照顾假。
二级地区,没有防堵疫情紧急措施必要,仍然要依据
《校园因应严重特殊传染病传染性肺炎疫情停课标准》来规划配套措施及完备程序,
根据本来的办法继续做,里面有些特殊的情况可以做更严谨的安排。
希望跟教育部这边做通盘考虑。
报告到此。
QA
Q:有些医院取消公费疫苗施打,其中有些是医护人员,他们早在群聚事件前就已预约,
但临时被取消;是否有疫苗不够,所以公费疫苗被取消的问题?是否有相关建议,
例如:是否能够持续看诊,或是有什么相关防护措施?
昨天有公布企业营运指引,但有些公司怕影响营运,不报也不分流上班,
指挥中心是否会对这些公司有些罚则?
中:昨天就讲过这是一个指引的性质,当然会根据公司里面状况、染疫状况,
或需要提高警觉状况,根据指引来做,对于员工跟公司产生最好的保护力。
疫苗明天还会再配4万剂到各个卫生所,可能是在计算、报上来的数目没有算好,
明天就会补下去了。
Q:三个问题
1.集中检疫所与防疫旅馆目前准备状况?扩充多少间?
2.医护属于高风险族群,他们想知道有没有足够的防疫旅馆给他们住,跟家人区隔,
有打去北市观传局询问,得到答案是医护住一般旅馆再跟医院核销就可以。
虽然没有接获医院同意,但医护也有疑虑,这样真的是可以的吗?
让医护住一般旅馆是否会成为另一个破口?
3.马偕医院禁止万华板桥民众入院,引导到户外门诊看诊,加上北部地区陆续传出
院内感染,或院内相关人员确诊,指挥中心是否要将马偕这样措施给北部或是全台
的医院来参照执行?
中:1.医护要进入防疫旅馆,事实上他没有染疫,也不是我们列为需要检疫者,
当然是可以入住一般旅社,他跟我们一般人一样,如果有染疫风险又不同,
会根据风险不同做适当安排。
2.马偕不是不让这些人入院,这个做法有点像是发烧筛检站,设在户外,
户外通风良好,做好的评估、有必要可以筛检,降低院内感染性。
因为因应紧急疫情,希望医院可以降载、筛检的提高,对医院做最好的保全,
兼顾医疗量能,必须要兼顾紧急跟必要性,做适当安排。
3.积极扩增中,检疫旅馆这部分,各地方政府去扩充,做安全检查、流程动线检查;
集中检疫所积极扩充大约192,可能也扩充了两三百间,还在持续增加中。
中国时报、工商时报、中视:昨天开始送轻症进集中检疫所,送了多少人进去?
陆续传出医院有院内感染状况,现在掌握有多少家医院、医护染疫的数字?
如果说院内发生这样的状况,医疗量能足够吗?包括负压隔离病房扩充量如何?
有医师认为轻症送集中检疫所,因为非医疗机构,会违反医疗法?
前疾管局长、医师等等建议,如果集中检疫所不够,台湾有很多蚊子馆或军营、废弃学校
,可以来建立类似中国的方舱医院,来临时收治比较轻症的病患,会有这样的做法吗?
目前购买国际疫苗进入、国产疫苗,没有看到确切抵台日期,如果大陆疫苗在安全性
与有效性的技术资料足够的话,我们会不会来研议引进?
中:集中检疫所一人一室,里面有相关护理人员可以做健康监测;
在紧急大量病人的时候,医院的安排没有事先做好,会引发一波院内感染,
让问题更加加重,但长期放在家里被验出来之后,也会引发亲密家人感染,
这两方面都不好,所以有集中检疫所这样缓冲区的设计,
对病人、医疗、家属都是比较好的安排。
罗:在加强版集中检疫所,会有24小时护理人员进驻,可以用电话或视讯评估
入住的病患,目前只是临时安置无症状、症状轻微的病患,在医院也不太需要
特别的照顾,有需要服药是因为检疫所都有负责的医院来做开药与医嘱,
相关医事人员提供药物治疗。目前总共有133位确诊病患安置在加强版检疫所中。
其中128位是新确诊还没有住到医院的无症状或症状非常轻微的病患,
有5位是从医院是根据标准,发病日超过10天以上,经过评估病毒状况改善,
评估是不具传染力或是具有非常轻微的传染力,所以下转到加强版集中检疫所继续隔离,
至少还有235间加强版集中检疫所可以收治类似病患。
如果是安置在集中检疫所的病患,未来有病房还是会转过去,现在在检疫所中,
症状确实有改变状况,会有医师用视讯做远距诊疗评估,评估是否需要送医院。
这样的系统还是在医疗体系当中,法规面会公告为第五类法定传染病指定隔离的场所。
中:建方舱医院,目前没有这类的考虑,还是以能够互相区隔为重要指导原则,
整体的思考还是说把有可能感染的跟没有感染的区隔开来,
在集中检疫所相关有需要医疗跟有任何症状都会转送到医院去,利用此作缓冲区,
对于医疗量能、病人、社会保护是好的做法。
疫苗上没有新的进度,还是会跟大家来做报告。
Q:指挥中心跟医院都呼吁要减少非必要的、非紧急的医疗,慢性病连续处方笺的病患
每三个月须要回诊一次,如果回诊只是为了用药不中断的话,有些病人就不敢回去看诊,
就会有断药问题,有没有在不用回诊情况下,让病患多一个月的药?
中:这些情况在去年的时候都处理过了,可以用远距或如果症状长期没有变化,
可以换长期处方笺,也方便大家领药。去医院拿了处方笺后,尽量少出入医院,
是比较安全的做法。
东森:已经连续三天快速增加本土确诊案例,指挥中心有考虑提早进入第四级警戒吗?
如果进入到第四级,有些业者是属于必要性为生产业,能够开放的封锁线会设置在
哪些区域,会不会设置岗哨类的?有没有第四级警戒的规划?
最早发病的是4/6发病,他真的就是最早的确诊者吗?
三条平行传染链,指挥中心已经掌握到了吗?
欣欣客运有两名驾驶确诊,有匡列到载运的乘客吗?
中:4/6发病,发病是很笼统的,无法确定发病是否是由covid-19引起的,
可能是其他一些病毒所引起的;发病日跟4/6比较,可能性很低,不是完全没有;
足迹在4/30以后还是有相关足迹在,研判两个时间点,在后面的可能性是相对高,
还是需要PCR检验、病程情况跟相关疫调比较可能做判断。
浩:没有听到有司机感染到啦,这部分会再了解一下。
淳:目前资讯看起来是同一个病毒序列,合理推测一开始还是一条传播链,
但还是在不同地点被侦测到,所以不能单单用我们侦测到有三个地方,
就认为是三个平行传播链,更往源头看,确诊个案之间的人员来往都有相关。
东森:提早进入第四集的部分呢?有相关考虑吗?
中:相关讨论很早就进行了,有相关指引在,指引要做修订,我们会研议,
但现在看起来我们持续监测、控制疫情比较重要。
确诊个案的活动史,县市长都可以来做相关公布,昨天也就颁订办法,授权地方政府公布
,在执行上有一些困难的地方,我们已经发文了,每天上午十点前,将已公布的确诊个案
足迹用群组来回报,11点前每天公布一次,将蒐集地方政府回报的资料,上传疾管署全球
资讯网严重特殊肺炎专区,供各界查询。在地方政府公布前,涉及其他县市的足迹时,
尽早通知其他县市,让他们做相关准备。
公视:今天新增330例本土个案(实际是333但他讲错),有几起是院内感染?
感染医护人数?今天公布有群聚关联不明者有四十例,大概是什么样的样态?
中:不明者就是现在还不明啦,对不对?1不明者就算你问我什么样态,
不明者就是因为还不清楚...清楚的就是以万华区茶室占了非常大宗情况,
社团里面传播的就没有像茶室、万华区传染快速,社团的应该会慢慢变少。
至于有多少医护,要查一下再讲,几个区域来看,一个是彰化,匡列非常大、非常广泛,
彰化有大规模匡列、采检,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
宜兰有两个点:罗东银河系列、礁溪游戏场,也跟罗东有关联关系企业,
礁溪员工没有染疫、全都检验过、全都匡列了,这里比较没有那么担忧,
有染疫顾客进来,没有留在那里,员工都阴性,也都隔离开,以后跟以前的客人
风险是相对低,最主要是同时间在同场域、长时间接触者风险较高,
卫生局跟警政单位,做接触者协寻。
罗东是多楼层、多样场域,把130几位工作人员居家隔离、检验过,
有学校学生检验过,全都是阴性。
这里往外拓比较小的,持续还有断断续续,银河员工还是有一两例,
时间还是比较久,因为有会员名册但还是用其他名称做称呼啦,
电话也都是不实,还是要花点时间。
罗:双北就是有六个医院有确诊情形,但属于院内感染,有多起院内感染,
其实只有亚东医院这件,有9个案例都是医院中的病患,且都和最早发病的指标个案
案1375都有关联,病房同一间、隔壁床、邻近病房等,病患住院时可以在走廊活动的,
可能是在活动当中有接触到其他病患,院内感染还没有出现前机(?)
就是在第一位确诊的时候,就已经匡列同病房所有病患、家属、陪病人员等,
才后续找出后续确诊病患。医护人员都有采检是阴性,会针对医护再二采。
中:最近才决定的,5/19起,暂缓未持有我国居留证之非本国籍人士入境,
以及暂停旅客来台转机,当然这也是因应本国防疫量能的准备,因为这两天境外移入较少
,对医疗量能影响较少,对检疫量能还是有压力在。
非持有我国有效居留证含居留签证之非本国籍人士,暂缓入境,紧急或人道考量等
这样的许可、除外!紧急或人道的考量当然是可以的。
暂停来台转机,预定到6/18止,当然视疫情状况滚动调整,先实施一个月。
Q:今天双北高中职以下都已经停课,不知道这次新增病例,有多少名是学生?
双北有没有学生中小学以下确诊?双北大学生,教育部有没有决定停课计画与准备?
中:教育部做了清楚的统整,教育部更清楚,我们只有年龄别,
我们可以跟教育部问过再做答复。确诊学生数,年龄别跟学生数会有差异在。
Q:今天早上指挥中心跟医师公会、学会等讨论医护人力跟广设社区筛检站,讨论结果?
有医院暂停自费公费的疫苗接种,是各医院自己措施还是中央疫苗政策有改?
中:今天早上跟公、协会理事长,有些视讯有些亲自来,讨论这两天公布的,
相关医疗整备,从这个怎么要做采检的相关规定,跟召集人力做非医院内部采检,
招募一些人来协助医院采检部分,怎么保全医院部分?
前两天有公布,到医院做相关检验,交换大家看法,确定指引该怎么做,做最好依循。
降载怎么做,没有一定律定方式,没有清楚讨论,有人没有降载,会引发充量情形,
会再跟健保属讨论。
集中检疫所进出案,怎么安排、建立窗口等,都是早上热烈讨论的,
医界都表达跟政府站在一起,共同抗疫决心。
Q:双北停课,孩子要照顾家长可以放假,就等于部分停班,那有声音就说
为什么不直接封城、在家工作就好?(为什么这么多记者想封城???)
如果封城的话,媒体会不会是例外,有没有规范?(还想当例外啊!)
第二个问题,现在有很多手术做不成,像是台大这种大医院要空出病床,
但有一些妈妈要生产,有些医师建议说可以移到其他医院去,指挥中心有规划吗?
移到哪些医院?
第三个,双北国九、高三停课,没有通报中央,中央颇有微词,今天双北又自行宣布,
高中以下全部停课,中央是否事前知情,会不会觉得让中央很难做事?
中:第一个防疫里面没有说干脆就怎么样的啦,每一步都有相关思考,
这不是越严越好啦,最严就封城,大家可以关多久?整体经济活动,
还有一些相关,不管是健康需要,变化是很大的,怎样把分寸拿捏好,
最小的损坏做最大的控制,这是政府积极在努力的。
整个双北,在快速遏止疫情需要的时候,他们做了这样的决定,
本来在相关警戒指引中也有提到,客观来看,万华区、台北市、台北县案例非常多,
地方政府因应情况做了他们认为应该要做的事情,但相关程序应该还是要完备,
因应疫情要有快速动作,但程序也是要完备。
淳:有关台大医院,也是做降载动作,非急迫性、非紧急需要的住院或手术暂停,
至于生产,包括紧急生产,都有一定SOP,并没有说不生产状态,
不需要转到其他医院去生产。
Q:目前清零计画2.0,有很多机组员都在隔离,据了解,目前桃园隔离所不够用,
很多被送去金山、乌来,很多机组员没有确诊,反而最近确诊越来越多,检疫所不够用,
所以确诊者,在家一人一室反而会有很多风险,那比较风险上来说,
染疫个案比没染疫机组员还要高,那为什么不干脆让确诊者去检疫所,
然后让机组员没确诊在家一人一室,去隔离的车钱也是自己付的,对他们来说有些负担?
万华活动史86例,是跟茶室有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吗?
还是有当地居民,跟茶室没接触史的?
中:有一部分不清楚,清楚的都有接触的可能。
隔离的部分,你讲的就很对,相关轻症风险比居家检疫的高很多,
很快我们要把诺夫特重开,作为华航专属检疫旅社,其他就要尽量空下来,
就要做无症状确诊者缓冲基地,现在是一个转换期,只要诺夫特空出来,
就会进到诺夫特里面去。
Q:前几天有公布基因定序四大群聚都是英国变异株,目前还会针对这两天新增个案,
尤其是比较早发病,或是感染源还不明的进行基因定序调查吗?
淳:罗副已经跟大家报告过了,现在看起来都是同一个来源,在几个地方散播,
现在有些疫调并不是立刻看到相关联,常理来说,这就是台湾社区一个大群聚事件,
在实验室里面,适当分配应该做其他重要的事情,不再做个别的定序,
除非我们看到非常重要的、必须要去做定序的部分,才会配给资源。
大部分都不会再做定序了。
祥:昨天有说明一个发病日最早是4/6,根据疫调是在4/6就有上呼吸道症状,
症状拖了很久,根据个案描述、检验结果,PCR CT值跟血清部分,
做修正,把发病日4/6改为5/14,所谓最早发病日是4/6有做修正。
heho健康:1.双北市三级、其他县市二级,学生有满多困扰,学生在高雄就读,
已经远距,住在新北,要不要回新北,担心回去风险更高,给学生建议?
2.集中检疫要加强远距医疗部分,从疫情发生后都有说要推行,
各个医院推行得如何,除了慢性病、长照以外,会开放到一般疾病类别吗?
3.目前所有确诊个案中,严重肺炎者有多少、重症有多少?
中:远距持续推动中,现在是要全面推动,各项规定都会松绑,
因应疫情尽量避免非必要接触,远距能够解决的就远距解决。
现在两个分级,不分级大家都跑来跑去,在南部不要进到风险区域。
就像现在我不会跑到万华区,这是增加疫区中人口流动困扰,
尽量减少移动,尤其跨区之间、跨级别之间的移动,尽量避免。
淳:到昨天为止,1682例里面,扣除死亡12例,其他还有568例住院当中,
其中41例是严重肺炎程度,到呼吸窘迫的程度,其中有15例是在加护病房,
有13例在使用呼吸器,13例中有2例同时使用叶克膜当中。
Q:5/19起暂缓非本国籍入境,是全面取消相关短期商务人士入境吗?
经济部因为有人确认,立刻启动分区办公,交通部也在讨论异地办公,
卫福部跟内政部什么状况会启动异地分组?
芦洲分局传出有员警确诊,怎样染疫的,传播如何?
幼儿园有家长确诊,园方两度消毒停课,想知道现在有什么破口风险?
现在只有双北停课,全国中小学有什么标准考虑一起跟进?
中:依照以前,紧急情况、人道考量,采用专案许可,
例行短期都取消了,但有必要就以专案型态来做。
永和那个,你现在应该是在问永和?
有关学校,二级区域,因为有紧急遏止疫情之必要,因此停课。
三级区域,传染性武汉肺炎办法来做,一班中一人确诊,停班,
(这边二三级讲反了@@)
一校中有两个要停课,现在在执行面都是有一个人确诊之后,全校就停课,
是因为有些时候他没有戴口罩或是活动力较强,这一部份维持在去年执行办法。
如果确诊那班停课,并且要隔离开来,再看其活动、足迹,拓展较宽全校停课。
特殊情况,根据规定跟指挥中心提出情况来申请,照原本办法就不用。
彦:芦洲分局有个成州派出所,那位员警因为地方人士跟狮子会有互动,
他跟地方人士有接触,所以确诊,马上启动周边三个派出所协力,
今天派出所在一大早都做好内部环境清消,人员全部居家隔离,
由附近派出所指派副所长代理,由邻近派出所调动员警到派出所,
部里面一部分作为分组,一部份做居家办公。
中:本部也是,本部现在也已经分组了。
对,现在已经开始分组了。
我没办法切做一半阿,我怎么分组,次长有分组,有分组了。
Q:因应双北防疫升级,有骑士说如果骑车戴全罩式安全帽很难戴口罩,
指挥中心有建议的方式吗?
传出北市某区域医院疑似有医护感染,有包含在刚才提到的六个医院内感染中吗?
美国制药厂莫德纳有提到500万剂疫苗将交给台湾,最快何时可以收到?
目前各县市进行快筛,快筛率多少?有没有统计过多少人进行过快筛了?
中:快筛罗副讲。
骑摩托车戴口罩,以前没有规定就很多人骑车戴口罩了,
骑车还是要戴啦,骑车风很大、流通可能性相对小,路口还是有近距离接触可能,
发现近距离接触再来戴,有时候1-4次倒楣就遇上了,出外全程戴口罩还是要遵守。
罗:刚才提到北部某区有医院有医护人员确诊,事实上是有4位护理师ct值超过34,
所以因为ct值很高,要检查抗体,确认是伪阳性还是很久以前感染的状况,
会再厘清,但相关疫调跟隔离已经在进行。
快筛的部份,公卫快筛只有在台北市五个万华相关采检站,其中有四个是有快筛的,
新北市今天下午会在联合医院板桥院区开始做快筛筛检站,
快筛人数以台北市为准,2,274位主要是跟万华这边有活动史民众快筛,
阳性人数是245人,阳性率10.8%
中:Moderna疫苗照原本行程,没有通知有什么改变。
淳:提到有六家医院有院内感染,不是这样的描述,有六家有确诊进到医院
没有被适当隔离,不是每家都有院内感染,不是这样子。
罗:亚东医院院内感染是8位病患、1位看护,不是原本说的9位病患。
华视:有人跟确诊者同场去看巧虎,他隔三天就已经有症状了,
但他想要筛检,去筛检站去好几次,分别得到结果是
额满、太晚到、不是万华人不能筛检,他现在还在其他筛检站等筛检,
因为已经有症状了,是否成为防疫破口?
其实民众很恐慌,没有足迹重叠者也去排快筛,可否呼吁一下什么样的需求者是快筛、
什么样的需求是去采检站,才能避免浪费采检资源?
今天新增病例是否有中华邮政员工?
文化大学学生匡列接触者有多少?通勤交通工具如果是公共汽车,有掌握的吗?
中:中华邮政员工,是快筛阳性,PCR在复测,早上才把检体送来,要下午才会有结果。
在检验,有症状的要尽早有一个通报,让他尽快采检到,
至于没有地缘关系、没有接触史,又没有症状,就不要这样子,
这样会挤压到有症状的可能性比较高的采检资源,
有症状的检测出来、隔开来对社区比较好;新北市也接到反映,希望我们帮忙呼吁,
因为前两天能够安置处所不足,请求5中央协助,调了很多集中检疫所,
安置这些确诊轻症、无症状病人,市长会尽快载他们到集中检疫所,目前收到很少。
新北卫生局,有人认为不是医院不愿意去,特别呼吁相关人快到集中检疫所,
对病毒散播有阻遏效果,更何况在家里,待久了不管如何防护,染到家人可能性高。
集中检疫所我们会把他照顾好,可能没有一个好的设备,但基本一人一室,
没有交叉感染的可能,也有充沛护理人力,需要医疗也有,相关医师会去定期诊疗,
也有远距医疗,有症状会送到医院去,在家里不愿意去,赶快送到集中检疫所去。
Q:侯友宜说,升四级标准是一区一个县市、还是全国,没有明确说明,
是一个街区不断有人出现确诊就可以封锁吗?希望指挥中心能事先公布,
让地方做好标准?
中:标准指引都有,昨天跟侯市长进行视讯会议,有讨论到,
我们会提给专家做讨论,事实上能事先沟通讨论,
地方有执行问题,应该及早提出来,可以尽早做讨论。
Q:华航公费疫苗,因为疫情暂停接种疫苗,机组员施打率?
机组员在这部分有受到影响吗?
台北租屋年轻人3-4人共用一间厕所,检疫对象,或轻症确诊者在家之前的话,
有没有一些卫生SOP可以建议?或是有相关指引会订出来?
中:昨天我们就有请防疫医师,有确诊者或疑似确诊者的相关SOP,
我们等一下再提供给你一次,你再参考。
共用厕所真的要避免,因为这些有时候事出突然,如果不行,家人移出,
或是使用厕所使用完毕或使用前都能够消毒完毕,会比较好。
彦:机组员等一下再提供数字。
Q:5/19非本国籍人士暂缓入境,是否等于锁国一个月?
中:是非持有居留证的非本国籍人士,国人跟持有居留证者都可以进入。
有特殊需求、紧急需求、人道需求都以专案方式办理。
就是因为在这段时间,现在进来确诊的有一些,大家看到我们医疗量能也是紧绷,
大家持续从外地进来,量能要保留给国人使用,
居家检疫量能、防疫旅馆这部分,量就相对大,这就要留为我们的缓冲区,
或是境内有需要隔离的人做使用。
彦:目前长荣机前舱机组员的注射比例大概在46%
后舱机组员大概在30%
华航前舱47%、后舱36%
东森:刚刚提到防疫没有怎样就怎样,封城对人体健康与经济都有损害,
要维持在最低损害,请问这个最低损害有评估过、默认什么样情况?
中:怎么样计算喔?各部会里面考量各政策方向,对社会、经济等影响如何,
去做相关政策选择,多方评估、做出一个政策方向,政府为政策负责。
Q:张教授,病毒看起来还没到达高峰,可不可以分析一下,以目前案例数来讲,
轻症跟重症比例,跟英国变种病毒传播重症率多少?
机场其他相关人员,像是一些CIQS,他们也是高风险群,但他们不需要自主管理,
大家担心如果他们确诊的话,会不会容易造成破口?
淳:这波传播链流行,其实比较特别一点,因为万华地区主要是中高年龄族群感染,
大家可以看到分布给大家的资料里面,其实50-70岁占的比例非常高,
这样的状况就造成,年纪大的就容易有严重肺炎,所以现在看到重症比例,
比起过去看到都是偏高的。因为个案都还在变化当中,n我以还没确实统计有多少比例
的重症病例,不过确实初步看到的个案中比例是变高的,所以刚刚的资料是过去
在加护病房或是使用呼吸个案数并不多,不过这一波就是很快地就增加数目不少。
当然这个是因为病毒株的关系,还是年龄层的关系,现在无法说清楚,但
年龄群是必然是重要因素,是否单单因为病毒株所造成的,
后续有比较清楚探讨再跟大家报告。
Q:疫调中38例、群聚关连不明者40例,这两个分类差异是如何?
六个医院出现院内确诊,除了亚东外,五个医院是否可以公布?
这段期间医护确诊人数有几例?
尽量不要外出,垃圾还是要倒,有没有跟环保单位讨论一下,像是处理垃圾规定?
祥:疫调中就是因为个案很多,所以还有几个还没连络上。
没有关联者,有的是五大关联,可能是目前找不到感染源。
罗:医护回答过有两个,就是ct34以上有4位,
先前有讲过三总松山分院有个去进香团的门诊护理师
其他几起,除了亚东医院内有确诊病患及看护之外,
目前亚东医院没有医护人员确诊。
另外几起确诊都是来自社区有万华活动史的关连,也没有在匡列的医护人员有验到阳性。
中:4位护理人员、1位护理参与进香团,其他都是病患在住院被检验出来的。
避免外出啦,丢垃圾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回来把手洗干净。
Q:文化学生匡列的
负压隔离病房、防疫旅馆几乎都集中在北部,如果扩散的话,
是否有防疫城乡差距问题?病房与旅馆的数字可否再提供?
中:集中检疫所不对外公开了,现在敏感度也没那么高啦,但家数、数目可以跟大家讲。
地址不跟大家讲了。
浩:文化大学这部分,因为病例满多的,如果没有特别注明,会不知道哪个特定个案。
这部份我们会再了解。
Q:疫苗补了几万剂下去了,但有医院公布说仅供医事人员施打,
那我们疫苗势必已经不够了,如果真的不够,会先停止公费哪几类人施打,
有这样的规划吗?还是尽量让他打完,然后我们就没得打这样?
中:没得打还有下一批货阿,不会是最后一批货,我们后面还有很多货,
会陆陆续续进来,当然对于有紧急施打必要的,
除非要进入到直接照顾的人啊,c或是可能接触的,有必要提前去施打,
那我们是赞成的,但我们不会现在就把这样的顺序破坏掉,因为很快下一批就会再进来。
Q:不好意思再请教一个问题(都说最后两个问题了你还插进来= =)
门诊降载,需要回医院去拿慢笺的药物,可否多领一个月?或是其他办法,
如果到医院可能有增加感染风险?
(而且这不是刚刚问过吗= =)
中:我们上次就有订好办法了嘛,病人可以不用直接去,直接再去领药。
不过基本上医师还是要做一点survey,了解一下他的病情有没有相关的变化。
会把以前实施的办法再拿出来让大家运用啦。
Q:刚刚问的CIQS还没有回答到
彦:从前年在12/31开启机场在做武汉班机回来检疫开始,
一步一步机场的CIQS团队会因应不同的专案,
会有不同的防护等级,如果大家有印象武汉班机,
CIQS都是因应指挥中心防疫措施去做接机、去做CIQS应该做的检查。
那平常的部分,整个机场、环境、人员会有动线、各种因应不同勤务而做不同的防疫措施
跟规范,这是涵盖CIQS团队、机场商店同仁、机场专案防疫专车,不管出租车或专车,
这些人员其实都有一整套相关配套与防疫措施。
(记者会结束,抱歉记者QA整理超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