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馆名称】Weald & Downland Living Museum
【官方连结】http://www.wealddown.co.uk/
【开放时间】每天10:30 – 17:30(夏季时间)或16:00(夏季时间之外)
【地址/交通资讯】Town Ln, Chichester PO18 0EU
【票价/填写日期】成人15镑/20171002
==============================================================================
有图网志版:https://goo.gl/uCUAKm
Weald & Downland Living Museum 靠近Chichester,本身有超过50间历史的建筑物,
大部分都是中世纪时期的,这些原本应该要废弃的建筑物,经过抢救后,
都顺利地被保存下来。
建筑物就座落在博物馆园区内,园区内有相应配合的各种教育活动与展示,
是一座“活的博物馆”(Living Museum),主要展示的内容横跨了950年来,
属于英国乡村的历史。
Living Museum 其实是指 Living history museum,
指得是在此处将某段时间的历史场景重现,并让观众透过体验的方式来认识历史。
Weald & Downland Living Museum的位置离伦敦大约开车1.5小时的距离,
就位于South Downs National Park(国家公园)的中心,是由慈善机构在经营。
大众运输几乎到不了,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是开车来,然后把车停在园区的停车场走进来。
主要分为Bayleaf Tudor Farmstead、Craft&Industries、
Downland Gridshell Area、Early Dwellings、Market Square Area、
Rural Homes、Stables Area、Victorian Era与Working Woodyard。
其中除了Working Woodyard因为时间关系没去,其他大部分都有稍微走过一圈。
园区遍布大量的各时代的历史建物,每个房子都有标注相关的时间与地点等等。
他们花了大约10年的时间,在整修跟处理这些建筑上,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工程。
接下来就试着从展示、教育、典藏与观众服务等方面来谈这个博物馆。
【展示】
在展示上,他们在入口处的Introductory Galleries有崭新的展示。
展示空间以木作为主,只用简单的木作与方块,就完成展板叙说的设计。
但其实他真正的展示内容是放在园区内的各栋历史建筑内。
建筑内都布置得跟当时的人的生活环境一样、有床、有家俱,也有餐桌跟火炉,
就布置得跟当时人们生活的时候一样。
其中这个是一栋房子内二楼的Bathroom(超惊人,感觉不小心就会掉下去捏)。
房子内会随机有志工扮演的时代角色,帮你讲解这一家人的生活。
也是Living Museum的特色。
此外各建筑也会因应主题作出相应的主题展,比如以下这个就是当时的服饰展示。
每间小房子外面都有板子稍微解说一下,而且很贴心的在左侧标上年代,
并且右侧有地图,结合时间轴跟空间轴,带你了解那时候的故事,
这个手法身为历史系的笔者,非常喜欢。
参观的感想是这些房子都好小呀,有一间非常小的、像一个房间那么大的房子,
居然就是当时中世纪的教室(就是以下这间)。
虽然每间房子都有完整的布置,不过在展示的解说上面就有点可惜,
很多只是放了一个A4夹的说明版就完工了。
就是要靠那边的志工来完整脉络。
【教育】
这感觉是这个博物馆精华的部分,他们会举办很多workshops,分成成人跟孩童。
工作坊内容主要是要体验古代人的生活与工艺,可以烤面包、做起司、
做陶器、编篮子等等,种类超多,族繁不及备载(可以在网络上面预约)。
上面的是他们的木工工厂,可以让参观民众在这边做木汤匙等等,
也介绍许多木工家俱制作的过程。或是在面包室可以看到以前的人是怎么烤面包的,
面包的炉子在地上,然后厨师就把面团放在火旁边烤。
这些活动很多都是靠志工帮忙协助的,他们里面甚至还有一位志工自己有打铁技能,
超酷的。
总之就是尽可能地保存了传统的技艺,然后把它以一个体验经济的方式传递出去。
【典藏】
这次可以有幸参观他们的库房,他们的典藏(collection)比较偏向常民文化
(folk culture),收的大多都是跟常民文化相关的物件,比如农具、马鞍等等,
来源可能是购买或捐赠。
总数大约1万件,其中有九成都是木质文物。
典藏纪录从非常久以前就开始了,从1969年开始就开始有纸本的纪录,
之后也有引入电脑系统。
我很喜欢这里的典藏人员的行事风格,觉得跟一般认知的典藏人员风格不太一样。
他觉得有展览东西才是有生命的,所以他很鼓励大家来借用库房的东西去展览,
这点我觉得跟整个园区给人的感觉很像,就是大家都很欢迎大家来认识这段历史。
【观众服务】
目前营运至今,该博物馆已经有3万人次的参访人数。
而说到观众服务,就来看看相关的卖店跟餐厅囉。
餐厅这样一份五镑,价格就是可以,然后可以坐着休息
(但是Wifi整个死,而且整个园区内是几乎是没有手机网络讯号的喔!!
所以来这里就静静体验大自然吧….)。
卖店的纪念品我自己很喜欢这个小房子,里面有装糖果,用完了可以当存钱筒。
我喜欢他的地方是因为这个展示品有符合这个地方展示的脉络,就是一栋一栋的小房子。
如果买很多个放在家里,也会形成像这个博物馆园区的建筑群吧。
结论:
这座博物馆一开始就相当清楚于他们的特色,就是大量的历史建筑。
并且也花费了很多心力进行修缮,保存。
并且很珍贵的可以看到英国的乡村文化,而不是伦敦那样子菁英为主的收藏展示,
其实蛮特别的。
而博物馆内的展示跟收藏,也都以这些历史建筑为主轴在成长。
展示手法比较普通,我觉得可以再精进。
平常在志工运用、活动举办上会尽量注意在地社群的声音、
以及在地节日与各种旅游胜地的配合等等,很努力的尝试各种可能。
以上种种,让我感觉这个博物馆的各部分,都还是有在他自己原先设定的主轴去走,
论述脉络是清楚的。
我自己的感觉是中小型博物馆的发展方向,不论国内外其实都蛮类似,
就是注重发声、重视参与,然后一样专业度跟集中度不如大馆,
但可贵的就是看在有限的人力物力之下可以做到多少,
就是看每个馆的用心程度跟本事了。
喜欢历史文化外加乡村风情的人,可以来这边参观、好好放松一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