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assage.life/2015/08/5926/ 蔡宇薇/ Violet Tsai 观点2015/08/27
本周一,男童逛华山“真相达文西”特展,不慎跌倒撞破价值5千万的四百年名画,新闻
瞬间传遍全台引起网友好奇,进一步搜查详细资料,却发现策展人资历、展览品质、画作
价值与真伪皆出现问题。
然而,问题来不及理性讨论,当晚部落客“我是马克”一篇讨拍文传遍各大媒体,“策展
人”一哭,台湾民众就被“情感绑架”。理性放一边,有欧洲人真心为台湾好,批评的人
心态恶质,要是以后没人借作品给台湾怎么办?于是展览品质与画作真伪不需考究,有画
从欧洲运来,台湾人花钱看就对了?
事实上,不对展览品质和内容感到怀疑,认为有形式就足够,“不求甚解、略懂略懂”的
态度严重侵害艺术专业,也让似是而非的言论肆意流窜、掩盖真实:如果有展览就好了,
不讲究里面展什么,那么我们也有课纲就好,干嘛计较课纲内容呢?
真的是这样吗?
小弟弟这一拳揭开多年以来“松散的艺术特展与劣质的艺术教育”问题,也点出台湾民众
普遍缺乏艺术知识,以致人云亦云,欠缺独立思考判断能力。这几年挂羊头卖狗肉的艺术
特展在台湾屡见不鲜,良莠不齐的品质使得劣币驱逐良币,艺术教育品质更为低落;国外
引进的特展不论好坏台湾人都买单,所揭示的或许是台湾长期的文化自卑问题。这一连串
议题,可就“真相达文西”展览为例,分成以下几个面向讨论。
“真相达文西”全盘皆错?
在“真相达文西”展览的官方网页,耸动写着“百亿真迹来台,一生只有一次”,新闻宣
传稿:“全世界仅有一幅的达文西亲手手绘自画像”来台展出。第一夫人、媒体名人、网
路部落客纷纷到场观赏,还有意大利策展人、史学家、修复师背书,是否真有如此难得真
迹出现台湾?还是主办单位夸大不实骗局一场?
撇开“策展人”与“策展团队”难以考究的经历暂不谈论,其展出作品和论述漏洞百出,
启人疑窦,宣传内容夸大不实,就从“展出全世界仅有一幅的达文西亲手手绘自画像”这
句宣传说起,没有一个字是对的。
第一、 整个展览中的55件作品,仅有一幅画《卢卡自画像》(Lucan Self Portrait
)与达文西可能相关,但其是否为达文西真迹,在国际认定有争议,悬而未决。也就是说
这幅作品并不被公认为达文西真迹。整个展览中只有一件真伪难辨的达文西作品,展览是
否能耸动称“真相达文西”?
第二、 达文西被国际公认的自画像并非如主办方宣传仅一幅,也并非是华山展出的
这幅作品。目前国际认定的达文西自画像真迹应有两幅,其一为达文西1512年的《老人的
肖像》(Portrait of an elderly man)[1]。其二是学者2009年在达文西手抄本《Flight
of Birds》[2]中发现的达文西50岁时自画像草稿。今年4月至6月间,这幅草稿还在美国
波士顿美术馆展出,这也是近期内被国际认定为达文西真迹的第二幅自画像。[3]主办方
号称仅有一幅达文西自画像,是宣传夸大还是对达文西作品不太认识?
第三、 其余54幅作品,主办方展出达文西弟子、同时代画家、及数张19世纪至20世
纪作品。同时代画家分属不同的画派,在题目冠上达文西未免太过。最后几幅19世纪至20
世纪作品称之受“达文西风格影响”,是否有历史根据作为背后支撑,还是自行认定?主
办方是否为让展览与大师扯上边而“牵拖太远”,涉及广告不实?
第四、 被男童撞破的画作《花》,已由意大利媒体邮报和共和报认定为努济(
Mario Nuzzi)作品,并非原本标示的波尔波拉(Paolo Porpora)作品,价值也大不相同
[4]。主办单位号称有专家背书,却对于展出艺术品漏洞百出,经不起检视。
第五、通常严谨的展览会标示作品出处与藏地(provenance)以示公信,但“真相达文
西”展件中无一标示出处,令人怀疑。新闻更报导Andrea Rossi让视障生手摸作品,遭台
湾知名策展人胡朝圣质疑此批作品可能为“复制画”。[5]主办方声称所有作品皆为“真
迹”,但以手触摸古画的行为非常不合常理,其展出的作品是否有可能是“伪作”甚至“
复制画”?
真伪认定在艺术上是非常重要的议题,若策展单位为了票房,替伪作套上大师的名称,是
欺骗行为。复制画充当真迹展,在台湾去年也曾发生,由联合报系主办的珍珠之光《透视
维梅尔》整场是复制画,广告宣传却如同真迹展出。台艺大人文学院院长廖新田先生也曾
对复制画当真迹,伤害艺术教育的特展生态提出担忧与警示。[6]
展方所主打“全世界仅有一幅的达文西手绘自画像”在台展出,如此看来若不是展方真无
艺术专业素养,便是一场精心策画、夸大其实的达文西骗局,并透过良好的媒体关系与名
人包装,卖给傻傻买单、欠缺艺术涵养的台湾人。
那么这次在华山展出的《卢卡自画像》(Lucan Self Portrait)其来历与故事究竟为何
?为何争议?
达文西传奇与“不断出现”的真迹
部落客马克声称:“《卢卡自画像》近几年才被科学鉴定出是真迹,目前地球上所有最权
威的鉴定师都确认这是达文西的真迹。”此话是夸大不实。
达文西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艺术家与科学家,被认为是人类历史的知名天才,推测为
达文西真迹的传世作品目前仅有15幅,但这15幅作品中,也难以百分之百确定皆由他完成
。据史料记载,达文西习惯“不完成作品”,也因此他被认定是真迹的作品可能经由工作
室其他画家完稿。
牛津大学艺术史荣誉教授、被认为是全世界最顶尖的达文西研究者Martin Kemp曾表示:
“根据各种线索,达文西流传于世的作品应该不会超过20幅。”[7] 然而每隔几年就有人
在意大利乡间橱柜里或地窖发现一幅达文西作品,从《Madonna and Child with St
Joseph》、《Isleworth Mona Lisa》、《La Bella Principessa》到本次展出的《卢卡
自画像》,这几幅作品皆未被普遍公认为真迹。
通常来说,判断艺术品为真迹有三大要素,一是历史证据,可参照的收藏史或记载、二是
艺术上的形式分析(Stylistic analysis)、三是科学证据。而检验艺术品最重要的在于
科学证据不能做为唯一判定,因为同时代的艺术品有成千上万件,在前两项基础都满足的
前提下,以科学证据相辅相成,作品被认为是真迹的可能性才会提高。
《卢卡自画像》,于2008年在南义村落被发现,欧洲中世纪研究者Nicola Barbatelli认
定其为达文西真迹。有不少意大利学者利用科学仪器、X-ray、材料分析等方式定位作品
颜料与木板年代,并声称在作品上找到一枚达文西指纹。画作背后的镜像文字“pinxit
mea”是Nicola Barbatelli认定其出自达文西之手的原因。
然而,这件《卢卡自画像》却没有与达文西相关的史料与流传可考,也几乎没有相关出版
与文献。画作背后的镜像文字更被达文西理想博物馆(Museo Ideale Leonardo da Vinci)
馆长Alessandro Vezzosi推测是后来加上去的,此幅画的真伪至今仍存有高度疑义,并不
被认定为真迹。[8]
事实上,“策展人”Andrea Rossi于会场拨放的解说影片,他本人并没有直接承认这是真
迹,只说科学证据显示木材年代与达文西存在年代相近。或许这位意大利人心里也清楚,
作品尚不能被断定为真迹,只是台湾主办方为了票房而夸大宣传。
11885325_846806778766715_103190283391098585_n
是不是真迹重要吗?艺术展览的教育性
很多人说,是不是大师真迹重要吗?艺术欣赏为什么一定要看大师真迹,这些作品就算不
是大师所绘,也是某个年代作品,同样好看。
是的,它们是真实存在的艺术品,但值不值得一看,是否具备启发性、是否具历史与社会
意义、是否传达出普世共感等价值,是艺术欣赏与教育的重要问题,也是艺术品是否值得
一看的关键。
呈现历史背景与社会意义的艺术品,举台湾艺术家陈澄波作品为例,其笔下作品生动呈现
日治时代下文明的纪录、乡土情怀、对亲人的思念,是后人视觉化想像当时社会生活的重
要参考。另一方面,传达情感的真迹如日本已故艺术家石田彻也,他的作品散发出个人的
痛苦与忧郁,使观众感受到艺术家的压抑与不安心境。
将这些艺术品的讯息正确客观的传达给观众,让观众透过展览学习知识是策划展览的真正
意义。以此前提下,展出复制画、伪画、或者连主办方都不知道展示有何教育意义的作品
,不但混淆艺术家的创作价值,也阻碍观众学习艺术的机会。
展出有疑义的作品唯一具意义的情况,是这些作品提供学习的依据。在研究所期间,我曾
于大英博物馆学习辨识张大千的“伪作”《茂林叠嶂图》(Dense Forests and Layered
Peaks)。这幅作品是大英博物馆于1961年由张大千手中购入,声称这是宋代南方山水画
大师“巨然”的作品。将画作贩卖给大英博物馆后,后来张大千坦承这幅画是自己的伪作
。此后,这幅作品一直被学生与博物馆研究人员当作辨识中国水墨真伪的重要教材之一。
当时的大英博物馆研究人员连时间差长达千年的艺术品都无法判断真伪,可见“真迹”与
“高明的伪作”界线相当模糊。因此,展出有疑义的作品并不是不可行,若能以资料辅助
,教导观众思考判断,也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遗憾的是主办单位或许知道作品有
疑义,却广告不实、内容不实,以行销手段诱使他人抱有错误认知而付钱看展,看完展后
也对所看的画作疑义一无所知。
艺术展览既然面向公众,这种操弄手法与其背后谋取的商业利益,就必须被提出来检视,
严重时该被抵制。
“真迹”与商业利益
更进一步谈论,艺术品的真伪认定与公众展示,实可能牵涉到一连串的商业利益。国际上
有疑义的作品,时常试图以跨国展示换取“展览资历”,拉抬艺术品身价,其谋取的可能
是台面下将艺术品私人交易的利益[9],也因此国际上公营和严谨的博物馆通常不为有疑
义作品背书,不展出具争议作品。
但在台湾,或许是艺术机构对真迹与商业利益的理解得太天真,或是对于艺术展览的公共
重要性看得太低,近年另一次达文西特展,也曾发生过公立博物馆“出借展馆空间”让展
览公司举办有争议作品之特展,引发譁然。
2013年,高美馆展出《蒙娜丽莎500年:达文西传奇》引起真迹争议疑云,一幅有疑义的
Cheramy版 《Virgin of the Rock》作品打着达文西真迹展出,让神秘的“吹哨人”在网
路上与时任高美馆馆长谢佩霓隔空开火。英国华威大学社会学博士、udn相对论主编曾柏
文先生也曾整理过相关疑云。[10]
吹哨者当时提出疑义:“这幅画在2005年开始以达文西真迹的名义行走江湖,目前网络所
见该画的去处,除了台湾之外,均非公立美术馆,仅能由Carlo Pedretti个人来挂保证。
公立美术馆没有必要为一件争议这么大的作品来背书,这是很基本的博物馆伦理。”
“请勿轻易相信商业展览的策展人,因为真伪对他们而言背后有庞大利益。这幅画并没有
被西方文艺复兴美术史界认为是达文西的作品,也没有官方美术馆馆长敢出来说这是达文
西的真蹟画。”
因为吹哨者引起的讨论,后来《蒙娜丽莎500年:达文西传奇》展览巡回至台北故宫展出
,主办方便不再强调“达文西油画真迹”,而是含糊地用“达文西与弟子、追随者真迹”
带过。
但问题是,尽管博物馆空间为出借关系,但展览在博物馆展出为事实,那件《Virgin of
the Rock》作品的展览经历上,就会永远挂著故宫和高美馆。国外人士不明究理,不会知
道台湾公立美术馆与特展公司的租借关系,只会知道博物馆为有疑义的作品背书,若是未
来这件作品有商业交易,故宫和高美馆的名声就自然为艺术品做credit。
台湾的公立博物馆为充分利用展馆空档,或可能因经费不足等现实考量,让策展公司承包
展览,却对展览行销和教育论述把关不严谨。种种理由与事件凸显出台湾扭曲的展览生态
,令人对艺术特展品质感到担忧。
艺术知识低落与文化自卑心态
除却上述艺术品真迹与特展的问题,在这次事件中网络舆论和部落客“我是马克”之言论
疯传,才是最让人匪夷所思的部分。这位部落客的言论以情感绑架台湾观众,为主办方作
品真伪疑义开脱之言词,竟还能受到大量转载,实让人感到相当意外。
“我是马克”将意大利籍策划人Andrea Rossi在男孩击破画作的宽容言论包装成帮男孩闯
出的祸遮羞、对台湾施恩;不谈专业,只写策划人哭泣、母亲罹癌,仿佛台湾民众对这个
来自意大利老外的专业苛责是显得不近人情;先不谈论这批作品来源有疑议,“地表上少
有人具能力向私人和美术馆商借作品来台展出”,这句帮策展人抬轿的言论显示出此部落
客的见识浅薄,却还广受媒体宣传,让错误的言论流窜。
事实上,国外来的和尚不一定比较会念经,意大利来的艺术品也不见得就是大师杰作
(masterpiece),挂上大师名义也要看看内容是不是名符其实。
台湾处文化浅碟,对于文化认同无所依归,相显自卑。不少人认为欧洲或美国的文化较好
、较成熟,能在台湾展出欧洲作品是一种被肯定的荣耀,只要特展挂上欧洲经典大师之名
,不管内容品质,就能吸引固定群众。能朗朗上口几句达文西和凡高,却对台湾本土的艺
术和文化认知浅薄,记者闹出“陈澄波本人也是相当紧张”的笑话只不过反映普遍的艺术
水准,不足为奇。
而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向来是选择性的。若今天的展览换成“东南亚-印度经典佛像展”
或者是“非洲古文明之美”,哭泣的换成菲律宾策展人或非洲策展人,不知道台湾观众的
情感是否照样买单?
另一方面,因为教育的不足,艺术基本常识相当低落。媒体前去询问故宫或台北市立美术
馆的研究人员被男童击破的《花》是否可以鉴定为真迹,这就像是找耳鼻喉科医生开盲肠
手术一样奇怪。在台湾,博物馆资深研究人员或专家学者,应该都不具备鉴定欧洲文艺复
兴时期画作真伪的能力,只能从可考的研究资料上做判断。
艺术研究也是一种专业,鉴定真假、发表论述的专家其研究年代与范围都有专攻,文艺复
兴非我国历史,我国美术馆没有中世纪艺术品收藏,如何能轻易找到鉴定真伪之专家?真
正的关键在于主办方当初策画时对艺术展览的品质考究与把关。
尊重艺术专业,让特展回归机制
正常来说,有品质的展览由策展人在其研究与思想之上撰写策展论述;以其品味“选件”
,安排适合展览主题与教育意义的展品。国际上常见特展,由策展人和博物馆研究者共同
筹备多年,跑遍世界各地与美术馆和私人机构商借作品,策展论述与选件掷地有声,往往
做出划时代的展览,深具教育学习之意义。
然而,台湾近年多数由公司挂名的特展,不过是“买卖展览”,主办单位将国外展览或小
型美术馆展品以买卖价租借进台湾,没有太多策展意识可言,仅能算承办角色。更有甚者
,主办单位抱着“赚快钱”心态,展出作品七拼八凑不顾品质,靠门票和周边商品收入获
利,不具教育学习目的。
这一次“真相达文西”事件,事实上是台湾观众仔细检视近年坊间眼花撩乱特展问题的机
会,保持清醒的脑袋,不须一看到展览或艺术品就照单全收。一方面思考我们是否真的需
要那么多挂名西方大师却内容空空的展览?另一方面思考艺术特展内容是否太单一、不够
多元化?
除了美术馆或特展园区以外,更还有其他看展览选择,许多国内画廊和替代空间常年开放
,参观展览都是免费入场,也是艺术学习的重要管道之一。
当台湾观众逐渐建立对艺术欣赏的理性思考与判别标准,以夸大行销手法譁众取宠的展览
才会被淘汰,也才能让更多诉求专业的高品质展览成为市场常态。
[1] 此幅作品近期在意大利展出资料BBC报导: The Leonardo hidden from Hitler in
case it gave him magic powers
[2] 英国每日电讯报: 达文西自画像藏在手稿中(Leonardo da Vinci self portrait
discovered hidden in manuscript)
[3] 波士顿美术馆2015年展览 Recently discovered self-portrait headlines ‘
Leonardo da Vinci and the Idea of Beauty’ at MFA Boston
[4] 义媒:被压坏名画 作者是Nuzzi
[5] 达文西展自爆让人手摸画作 遭疑复制画
[6] 廖新田: 复制画展伤害艺术教育
[7] CNN: Are there more lost Leonardo paintings out there?
[8] Leonardo da Vinci portrait ‘discovered’
[9] 达文西有疑义作品曾差点被私下交易新闻’Lost’ Leonardo da Vinci painting
seized by Italy
[10] 曾柏文整理2013年高美馆《蒙娜丽莎500年:达文西传奇》真迹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