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开商业操作不谈,我肯定复制画作为工具在某些展示主题有其便利的教育作用,
不认为"复制画展就等于烂展""不值得看"或怀疑它危害了美术馆与原作的尊贵存在价值。
但艺术性展览的传达(与台湾大众惯于接受资讯的方式?)
长期停留在"作品名称,画作内容,背景故事"等依赖文字叙述的填鸭知识层面,
对于自发的观察力和直觉的感受力的引导很贫弱
复制画展的盛行可能会让这个状况更趋极端,我想这一点是某些人强烈抨击的根本原因
而廖老师关于这一点论述的并不多,只有:"在原作中可看到各种细节,从中体验艺术家
的创作轨迹与时代美感精神".....这和图文并茂的导览手册与导览员的生动解说相比可能
太飘渺了,毕竟观众为何看展览,想在展览中获得什么,可能跟专家们期待的不一样,
有没有人要再补充一下来说服大家"为何要看原作"?
我个人倒是好奇这次复制画的品质作到什么程度,之前在荷兰看过维梅尔的真迹,
虽然没有特别喜欢他的作品,但他用色之精准真是太惊人了!
※ 引述《qunni (鸭子)》之铭言:
: 一直都很喜欢联合报办的展览
: 像2010的凡高展 但这次全数都是复制品
: 有推广艺术教育的心很好 也知道维梅尔的画又稀少又分散在各地
: 但以往所有打着艺术推广的复制画展 都是免费展览
: (像是宝丽的凡高展 http://www.bellavita.com.tw/eng/news_detail.php?d=137 或是
: 剥皮寮的克林姆
: http://donna-wang.blogspot.tw/2012/08/blog-post.html )
: 如果说今日台湾民众 对这样尽数都以复制品 (专业授权还是复制品) 为展示的画展买单
: 那以后就更难看到需要耗费众多经费 去各国奔波相借 的名家真迹了
: 真的有心要了解 艺术家 网络上或图书馆都有相当多的影像或画册 可以好好且深入的了
: 解
: 对我来说 到博物馆或美术馆 就是为了能亲临真蹟 感受那复制品永远也无法仿效的艺术
: 之美
: 这样的感动 不见得一定是来自西方油画或雕刻 故宫与北美馆的馆藏 都可以让人驻足停
: 留 细细品味 观赏
: 如果说这次的维梅尔展大举成功 那以后众多西方的画家 也都用专业且技术高超的复制品
: 来搪塞台湾观众
: 因为我们对展览的要求 也就这个程度与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