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ilmwalker (外é¢çš„世界)
2025-01-31 10:55:45十公里外的自由:金门如何成为中国“敏感电影”的观影天堂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62784rqqg8o/trad
BBC 蒋宜婷
啜泣声在金门电影院的黑暗中此起彼落。大银幕上,中国新冠疫情期间的画面正在闪动:
封城的街道、吹哨者李文亮医生的微博、一名女性在救护车后喊著死去亲人 。
“多年之后我们用电影直面这段历史,有集体记忆也有创伤。”来自福建的大学生Joy说
。她和三十多位同样来自中国的观众,透过社交平台小红书相约“到金门看电影”。
在这个距离中国海岸仅10公里的岛屿,越来越多中国青年来看在他们国内无法上映的电影
。这天他们看的是导演娄烨的新作《一部未完成的电影》,该片涉及武汉封城的敏感题材
。
“现在中国电影审查紧缩,能在金门看到这些电影,我很珍惜这个机会。”Joy说。
这群年轻人在两天内连续包场看四部来自中国、香港、台湾和日本的电影,内容涵盖同志
、性别等议题。他们在观影前兴奋地打卡拍照。有影迷形容,到金门看“禁片”就像合法
的“实体翻墙”。
2024年中《一部未完成的电影》在坎城影展首映(中国称戛纳电影节,香港称康城影展)
即受中国2024年中《一部未完成的电影》在坎城影展首映(中国称戛纳电影节,香港称康
城影展)即受中国当地广泛关注。随后其在台湾金马奖拿下“最佳导演”“最佳影片”等
大奖,在台湾院线上映。
金门岛上两间电影院也都安排放映了这部电影。
发行此片的台湾片商“好威映象”负责人孙宗瀚解释,金马奖后众多中国影迷在社群媒体
讨论“想看”,台湾影迷建议在金门放映,他们才与戏院接洽,“没想到两家都演。”
金门金狮影城的员工则向BBC中文透露,中国旅客对《一部未完成的电影》的兴趣,远远
高过了金门本地人。两个月来她接待不少中国旅客,有团体包场,也有人透过旅行社代订
电影票。不少中国影迷在去年12月20日电影上映当周,就到金门观看这部电影。
“在一个曾经的反共堡垒,现在的亲中小岛,一堆中国人来看娄烨,真是有趣的文化现象
。”曾任金马奖评审、高雄电影节节目总监郑秉泓说, 《一部未完成的电影》对曾身处
其中的中国人来说,观看此片是具社交意义、引领话题的行为。
福建人的“特权”之旅
居住在福建省沿海城市的陈棣(化名)和同伴在《一部未完成的电影》上映当天就抵达金
门。
“我第一直觉是有点炫耀的,大陆很多影迷如果不是福建人,哪怕再有方法都很难去金门
,”他说,这是他第一次造访金门,到此地看电影是福建影迷既可循合法途径、又能负担
成本的旅程,“搭船只要半小时就到,包含住宿总共花费大概1000元人民币左右(新台币
约4,495元;英镑约111元;美金137元)。”
陈棣在1990年代出生,中国电影导演娄烨是他最喜爱的华语导演之一,作品反映社会现实
,象征中国独立电影自由的精神,其作品《颐和园》曾被中国政府视为禁片,其余能在中
国映的电影则多遭删减。他过去想看娄烨的电影,往往只能透过网络盗版资源。
在中国,电影上映前要交到电影局审查,“歪曲民族历史或者民族历史人物”等内容被明
令禁止。针对新冠疫情的主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新春谈话形容其为:“用众
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官方宣传主旋律是感人的医护故事。因此,娄烨的
新作被认为是不可能在中国上映的禁片。
陈棣去年翻墙收看台湾金马奖典礼直播,得知《一部未完成的电影》将在台湾上映而开始
“幻想”这趟旅程,“我们还翻墙到Google看金门影城资讯、用脸书询问影城放映时间。
”
他跟同伴出发前20天就着手准备福建旅客到金门旅行须办理的多项证件,包含“大陆居民
往返台湾通行证”、“个人旅游签注”和“入金证”,周末的船票也要抢先买。他的同伴
还在金门重启旅游后,就先一日实地“场勘”两间电影院,观察路线跟影厅设备。
陈棣等人得以到金门旅游,是基于其福建居民的“特殊身份”。
2019年,受两岸政治情势及新冠疫情影响,中国限制旅客赴台湾旅游,直到去年年中,才
开放福建省居民到台湾马祖跟金门自由行、团体旅游。此举被认为是两岸旅游交流融冰的
讯号。
金门与厦门隔海相望,相距不到十公里。2001年起,台湾金门、马祖与中国福建沿海地区
实施小规模通商、通航和通邮的“小三通”。
如今“小三通”重开,金门市区随处可见中国年轻人排队买手摇饮、骑电动机车代步的身
影。根据台湾行政院内政部移民署统计,福建旅客透过小三通入境金门,已超过4万人次
。
陈棣透过社交媒体向BBC记者分享其两天一夜的旅游纪录,白天他们在金门市区观光购物
,夜晚就到戏院看电影,“不光看电影,有社交也有旅游,带来各种情绪价值。”
但看过电影后,他感受复杂,“原本想炫耀打卡这个特权,但想想其实这是很讽刺的,这
部电影是大陆疫情时代的缩影,不是拍给大陆人看的吗?为什么我们没有正常的观影环境
,非得跑这么远?”
从香港到金门:新世代观影避风港
2024年最后一天,今年34岁、刚搬到福建的李李(化名)也在金门电影院里度过。她在《
一部未完成的电影》里回想自身遭遇,全程激动哭泣。
该片以伪纪录片形式讲述中国三年的新冠疫情,穿插大量中国疫情期间民众上传社交平台
的真实记录,包含对新冠病毒进行公开示警的“吹哨者”李文亮医师的微博讯息、2022年
大规模反对清零政策的“白纸运动”画面。
“当年那些影像全都蹦到我眼前,我三年中在网上看到那些令人揪心的视频,很多已经找
不到了,我在大萤幕看到,就哇哇哭了出来,必须忍住哭声。”李李告诉BBC中文。
疫情时李李在北京工作,白纸运动期间曾因为在微博发文触及敏感话题,被拘留在派出所
,她也有朋友遭警方逮捕。
李李原本在电影产业工作,疫情前她多次为了看电影到各地旅游。当时即使有些电影因为
题材敏感,在中国无法放映,她仍有不少替代选项。
过去中国和台湾文化交流频繁,中国影迷到台湾看电影、参加影展是常态。2018年,她曾
因为想看中国已故年轻导演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特地搭红眼航班到台湾待一个晚上
。
但隔年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便暂停申请及核发赴台湾自由行通行证。中国官方“鉴于当前两
岸关系”中断交流,被普遍认为与香港当年升温的“反送中”运动有关。
李李也曾往返香港参与电影节。当地电影院多年来也被中国影迷视为“看片胜地”,有中
国其他地区无法上映的敏感电影,及限制级影片的完整版本。但2020年《港区国安法》实
施后,多部纪录片及电影无法上映或被撤档,被认为是与政治审查有关。
“香港电影市场的变化,我们不可能再看到《一部未完成的电影》这样的电影,那里越来
越像中国某一个城市,跟我们没什么区别了。”
中国电影业在疫情期间严重萎缩,据媒体报导,有1.2万多家电影院关闭、数千家公司停
业或倒闭。李李也因此失业,选择搬到福建“躺平”,意外获得金门旅游资格。
“就像命运一样,我出发前,每天还去天后宫拜妈祖,一定要看这部电影。”在金门的影
厅里,她久违感受到安全和自由,能不顾外界眼光回忆封控期间的创伤。
“跟亲身经历三、四个月封城,因为政策受苦的人相比,我遭遇的创伤不算什么,我比他
们幸运,我活下来了,”李李认为,娄烨这部电影为时代留下纪录,观者亦是,“我不断
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这些事情,我现在接受采访,也是历史的见证。”
金门“电影旅游”的商机
这部在中国无法公映的纪录片在金门意外走红,揭示金门发展“电影旅游”的潜在机会。
高雄电影节节目总监郑秉泓表示,《一部未完成的电影》应在金门成为定目剧,金门影院
可考虑专门播放中国无法放映的电影当作特色,“比商业跟文化考量更重要的是,台湾是
一个乌托邦,他们可以很安心的看这部片。”
他在大学任教期间,就曾有中国学生分享,会特地参与高雄电影馆每年筹划关于台湾二二
八事件、白色恐怖转型正义的影展,“他们觉得在中国永远看不到,连上网看都会有点危
险,会留下纪录。”
在金门经营民宿的青年王苓近期也才看过《一部未完成的电影》,这部电影因为中国旅客
的需求,在金门戏院上映超过一个月,甚至将放映到春节,远超过她的预期,“一般艺术
、小众电影一两周就下片了”。
她指出,中国影迷也为该地观光旅宿带来正面影响,“他们会消费,还可以借此认识金门
”。她认为,比起当地长年由政府、民间团体实施落地招待的宗教文化交流团,透过多元
丰富的电影文化,更能促进中国旅客理解台湾人的生活方式跟价值观。
代表金门的国民党籍立委陈玉珍回复BBC中文查询时表示,从未听闻有中国民众特地到金
门看电影,对此现象感到惊讶。“金门电影院设备好,大家来看电影是正面的,但如果只
是万分之几的人特地来看有兴趣的纪录片、或大陆没播的电影,不能称为普遍现象。”
陈玉珍认为,唯有人数够多,才能评论或研议相关发展政策。
2013年曾在台湾的大学交换的福建居民杨先生,在上映首日就到金门观影。“我想用行动
支持喜欢的电影跟影人,很感谢有台湾这个窗口。”
杨先生解释,过去自己仅能观看网络非法资源,近年版权意识抬头后,有种弥补心态,他
对两岸逐步开放旅游的方向感到雀跃,“就算无法回复过去频繁交流,至少开放台湾自由
行,能再去看电影,生活段时间。”
两岸旅游的契机与隐忧
今年1月17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在其官网公告,将在近期恢复福建、上海居民组团到台湾
本岛旅游,有意突破两岸旅游交流僵局。
成功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王宏仁告诉BBC中文,中国透过经济、社会与台湾交流,包含旅游
,都是其统战策略的一环,“意在拉拢民心,并维持两岸关系的稳定”。目前中国居民到
金门看敏感电影、获取自由的空间,未必在其期待之中,但仍须观察其后续状况。
“他们回去会不会被调查?之后这现象会不会被禁止?”他说。
当地旅宿业者王苓也认为,金门位置特殊,得以让中国民众看到议题敏感的电影,“但两
岸现在仍难以正常交流,经常性放映敏感电影,对岸会不会警觉,影响到后续政策?旅客
若受到政府关心,就会对来看电影感到畏缩。”
Joy是BBC记者在金门电影院现场唯一采访到的中国民众,其他人都表示不愿受访。这些旅
客担心其言论和行为引发不必要的联想,可能造成两岸政策紧缩,“我因为有亲戚在台湾
,还能够以其他签证去台湾,比较不担心,但他们就会比较戒备。”
他们也认为,虽然其到金门旅游合法,“但看的电影并不是”,还是必须维持低调。
李李则更持坚定交流立场,电影和音乐等媒介使她认识台湾,深受其文化影响。“原本是
一个小窗,后来打开了一扇门。我走进去,了解到更多东西,虽然我接受红色(共产党)
教育长大,但我有了更开放包容的心态。”
“能到台湾看电影,我还是一个时代的幸运儿吧。”
-
※ 文章网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738292150.A.DA2.html
※ 编辑: filmwalker (223.138.153.181 台湾), 01/31/2025 1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