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十倍成本对现在的好莱坞可能太难,日本的业界现况也不见得可以直接参考
但把成本砍半的制作方式还是有人在尝试的
今年的《AI创世者》用8千万预算拍出近乎2亿成本大片的质感,在上映当时也有获得一些讨
论
导演盖瑞斯爱德华有在专访聊过,认为现在好莱坞片商为了降低风险,完善的制片计画反而
成为包袱也越来越臃肿:
为了防止意外降低风险,所以制定了很完善庞大的制片计画 ->
庞大的制片计画牵一发动全身,一发生意外就要耗费更多成本补救 ->
为了防止意外再度发生,所以制定了更完善更庞大的制片计画 ->
如此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而盖瑞斯爱德华的尝试是,更灵活自由的制作和拍摄流程,例如:
- 前制时只有大略的概念,后制时才完成完整的美术设计
- 拍摄时会清场使现场维持在只有四五人的小团队,这样才可以灵活自由的多拍多尝试
- 多多利用现成的实景,少用蓝幕绿幕甚至完全不使用动作捕捉
- 后制时和特效团队充分沟通,灵活运用拍摄到的素材
当然不是每个导演或每部片都可以比照办理(盖瑞斯爱德华也是说他算是在实验)
但从《AI创世者》到《哥吉拉-1.0》正好都凸显出现在好莱坞大型商业片,在成本控管和执
行能力上都有明显的结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