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122239 (Sharp)
2023-07-22 12:13:43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6594893
曾于今年台北电影节上映的《她和他的女儿》改编自法国作家罗曼佳里经典小说《Au-del
à de cette limite votre ticket n'est plus valable》,不过就与近年影视潮流同样
的,导演蕾贝卡斯洛托维斯基翻转了主角性别,原来故事中男主角Jacques Rainier是名
有着成功事业的商人,然而曾经叱吒商界如他也难以抵挡时间在他身上带来影响,他可以
不在乎生意的衰落或者婚姻的失败,但却无法接受自己在性事方面的威猛不再,尤其当他
遇到新对象Laura之后,更是积极寻求各种能够重振雄风的方法,只是这些依然没有任何
帮助,当无助逐渐成为焦虑、烦躁,Jacques Rainier开始萌生自杀念头...。而在《她和
他的女儿》中,导演蕾贝卡斯洛托维斯基则转从女性视角出发,让观众顺着女主角瑞秋的
视线,看向女性在步入中年之后,难免会面临到的年龄焦虑,简单结婚生子的问题都因时
间而在前头多了“还可以吗?”的自我怀疑,还能嫁出去吗?还生的出来吗?
原版故事中Jacques Rainier在遇见新对象Laura后,勃起障碍的问题是更被加倍放大,内
心的焦虑自然也就跟着更为强烈,《她和他的女儿》中的瑞秋与之同样的,的她本来并不
觉得年纪会对她造成困扰,可在认识阿里并与他坠入爱河,随着越来越深的感情而浮现的
,是想与阿里共组家庭的渴望,于是当有了这样的想法以后,瑞秋开始想像著自己成为妻
子、成为母亲,向往着人生往前到下一个阶段,她乐于见到自己能有身分与角色上的转变
,然而现实问题却不断动摇着她、混乱着她。瑞秋将阿里与前妻艾莉丝所生的女儿莱拉视
如己出,无奈莱拉并无恶意的童言童语却总是提醒著自己,她始终就是个局外人,即使她
想成为莱拉的母亲,但无血缘关系这件事还是成了芥蒂梗在心里。说不介意阿里偶尔会带
著女儿去找前妻、甚至还在莱拉生日时到岳父母家聚餐庆生是骗人的,瑞秋担心着自己不
论多么努力想要成为这个家的一份子却还是会被挡在门外,所以她想要为阿里生孩子。
虽然电影没有明说,但就我的感觉上确实瑞秋是把为阿里生孩子当作是种能与这个家产生
关系的方法,就算阿里早已和爱莉丝离婚,瑞秋始终明白自己还是这个家之外的人,她终
究还是取代不了爱莉丝在莱拉心中的位置。越是爱阿里就越是不甘心于此,她不想要这段
感情最后输给关系上的不确定,因此瑞秋所能想到的就是和阿里能有真正血缘上的连结,
而她也积极的为此目标努力着,可惜每次回诊都是失望,听着医师说著些要她抱有希望的
鼓励,连阿里都安慰着她说他们还有时间慢慢来,不过瑞秋其实很清楚自己这个年纪能怀
上孩子有多困难。就像《卡在车上》中露薏丝受到自杀母亲的影响,害怕自己长大后在同
个年纪会步上母亲后尘,那份恐惧在无意间里侵蚀着她,更成为让她人生卡住的主要原因
,瑞秋的母亲在她九岁那年过世,也许因为这样才让瑞秋潜意识的长年避开迈入人生新阶
段的选项,而当她终于想要跨过心里那道坎时又似乎晚了些。
瑞秋与妹妹的一席谈话间里能知道,她晓得在当今社会里结婚生子早已不是女人唯一选项
,过去的她也是这么样子认为的,直到她遇见了阿里、遇见了莱拉,想要成为妻子与想要
拥有孩子这两件事,才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是很渴望去实现的。事实上,身为电影的旁观
者,观众对瑞秋从意识到再到想实践是有迹可循的,光是她是名高中老师这点就很明显了
。如同母亲在家里照顾孩子,老师也在学校照顾学生,我们可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视为无
血缘的母亲与孩子,两种身分都是照顾者的角色,《她和他的女儿》有着不少篇幅在描写
瑞秋与名叫狄伦的学生上面,不是为了后来有发展成禁忌恋的可能,而是要让观众早瑞秋
一步去意识到,她想成为照顾者(母亲)的本能或者说是渴望、期待一直都在,只是没有
去按下开关罢了,而后来出现的阿里则是按下开关的那个人。
导演蕾贝卡斯洛托维斯基选择安排让瑞秋成为似是母亲的继母,让她成为这个家里的第四
名成员,顺着瑞秋对阿里、对莱拉还有对这个家感情越加深厚,就越能感受到她的格格不
入与说不来的酸楚,而当同时间她的妹妹刚好怀孕、在学校里又碰上男同事的释出好感,
还有花费更多心力在被其他老师认为是问题学生的狄伦身上,其实对瑞秋而言都是种刺激
、刺激着要她思考多年来终于面临到的问题-她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她真正想要去追求的
是什么样的生活?每种选择都会为自己带来改变、影响,从女儿成长为女人再到妻子、母
亲,或者是继续保持单身都好,这个晚来却不算迟来的进程让她得以去探讨自己是谁,对
于现阶段与新阶段的身份上的探索与认同。《她和他的女儿》从全新角度去描写、去看待
中年女子对从来自于外界、来自于自己所给予自己的压力,是如何的去吸收与消化,并且
在最后转化为“成为自己”的养分。
我很喜欢导演蕾贝卡斯洛托维斯基对瑞秋这个角色的细腻刻划,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瑞秋自
己,不同的接触与认识都是火花,让观众能够相当全面的去认识瑞秋,进而对她能更加感
同身受,也喜欢《她和他的女儿》从传达出来的讯息,不过我个人觉得后面剧情的走向稍
微可惜,有点坏了电影本意的感觉。《她和他的女儿》既选择让瑞秋成为主角,又要她面
临这么多,其实就是要看她会如何选择、如何成为自己,不管她之后会不会真的迈入人生
新阶段、迎接新身份,都是她的“主动”选择,可是剧情最后却让她“被动”失去选择权
。即便你说就算阿里后来为了莱拉选择转身与前妻复合而与瑞秋分手,瑞秋也还是在这些
日子里有所收获,可我认为主动的收获与被动的收获还是有着差异的,这个部份我是感到
可惜的,有种虎头蛇尾的感觉。
不过整体上《她和他的女儿》还是值得去细细品嚼,饰演瑞秋的薇吉妮爱菲亚演技真的好
,完全忘记她就是《圣欲》里的女主角。导演蕾贝卡斯洛托维斯基从电影中带领观众去探
讨关于女性的诸多面向,那些女性面对新身份、新阶段的焦虑、烦躁、喜悦、恐惧等的情
感变化在空气里能被清楚捕捉,人家总说中年危机、中年危机,不论男或女都会遇上这个
问题,但是《她和他的女儿》却用这个故事告诉观众,安抚著每个与瑞秋同样、或者曾担
心过那刻到来的人们,步入中年非但不会是个危机,还可能是个新的开始,瑞秋用她的转
变让你我明白,人生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定位,也许结果并不一定尽如人意,但终究还
是会获得想要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