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得到全职妈妈的放风日,自己进戏院去看了日本名导是枝裕和新作《怪物》...看完心
里好多感受,陆陆续续写着,直到转眼都周五了才拼凑出来繁杂的思绪分享。
这次一如往常没有多看预告就进了戏院...一开始原以为是类似丹麦电影《谎言的烙印》那
样的故事架构,想不到在重复时间轴的多面向角度交叉比对下,观众跟着导演的叙事推理
评断《怪物》所指涉的是谁或是什么?然后在这样循线思考的过程中,认知却不断被拼凑
出的真相推翻。在刻意的气氛营造下,一路堆叠的心理压迫感蛮大的,也会对许多无法被
善待的环节感到心痛。
看下来可以发现,这算是是枝裕和第一部不完全聚焦在“(非血缘)家庭关系探讨”的一部
片,也是第一部编剧不是自己操刀的作品。题材来说是他蛮新的尝试,但不变的是其回马
枪的写实批判,他的电影经常是几近冷酷、不带立场的把故事完整说出来,但这样的叙事
风格反而保留很大的空间让观众省思...而这部电影能感受到导演对孩子温柔善意诠释。这
部还有已故大师坂本隆一画龙点睛的配乐,在重要时刻把情绪堆叠的满满的。推荐给喜欢
是枝裕和电影的大家!
......以下有大量剧情雷,欲观影者慎入......
...以下有大量剧情雷,欲观影者慎入...
......以下有大量剧情雷,欲观影者慎入......
...以下有大量剧情雷,欲观影者慎入...
......以下有大量剧情雷,欲观影者慎入......
...以下有大量剧情雷,欲观影者慎入...
“眼见不见得为凭 ”
“让子弹多飞一会儿”
这大概是我看这部电影时最常萦绕心头的感受。
人对一件事的认知,是很容易受到暗示或定见干扰而陷入错谬;而权势者语带立场,又更
容易促使幼小者屈从顺应。
观影时总伴随说不上来的违和感,这来自每个角色对许多实际发生在自己眼前的细节视而
不见不详加了解,却又轻易相信他人转告的事情并直接做出价值评断。
一开始表面看起来像是单亲妈妈早织无力接近正值青春期封闭自我的儿子(麦野凑),但其
实凑数次想要开启话题延续的可能...
像是凑向早织提到了人脑与猪脑的移植改造,他提到了死亡、埋葬与转世。事后回想,要
是大人真的有把孩子突如其来的奇怪疑问当一回事,探究问问题的原因,从哪里冒出这样
的想法?给予真诚的关心、认真的解答,搭起互信的桥梁,是否有可能带出不一样的结局
?
早织看见发生在凑身上种种反常迹象,便直觉联想是受到班上同学霸凌(虽然电影没明说
,但前后文推敲可能是妈妈早听说班上有类似的霸凌情形,只是当时并非发生在自己的孩
子身上)。当产生了这样的默认立场,所有的线索都被套用进自己的脑内公式,于是对凑
反复逼问错的问题,最终得到了错误的答案;而错误答案的谎,又将事件推导至一发不可
收拾。
/
有些人不解为什么凑要说出嫁祸给保利老师这样的谎...但往回推敲,凑当时正对星川伊里
萌生的超友谊情感有些甜蜜开心、同时更多焦躁迷惘和害怕被霸凌针对。他对自己的性向
疑惑,也深知道必须好好保护彼此...此时面对早织以脑补的剧码不断逼问是否被霸凌,凑
无论说实话或打太极都无法“满足妈妈对事件的想像”,而刚好学校正发生保利老师情急
下误伤他的事件,在不能扯出伊里又要顺着妈妈的期待回话,他选择把莫须有的罪名推给
了一个看似最有机会全身而退的大人,可惜保利老师却又完全不是个能积极为自己辩驳的
人。
家长有细心观察到孩子的异样绝对是件好事,但过多默认答案的问话方式却可能只是导引
出自己脑内的想像而非事实。
亲子教育的现场,也许家长第一步该做的是让自己的焦虑内在安静下来,真正去聆听,向
孩子展现全然的包容并试着去理解,耐心等待表达能力有限或信任基础不够的孩子说出之
于他的事实。
/
“清者不会自清,还可能被泼更多脏水”
大火那夜晚归的同学看到导师保利带着女友经过火灾现场,调皮的说著老师爱去酒吧还喜
欢带女孩出场。于是老师恋童、爱出入声色场所的谣言不胫而走。而后来学校有女老师对
保利说出类似的传闻时,他也不当一回事没有当场严正否认。
而校方看到单亲妈妈来学校反映孩子的状况,直觉就是又一个过于紧张的恐龙家长来找碴
,决定要以无条件认错、麻木道歉来冷处理。明知自己什么也没做的保利,明明第一次调
解时只要有条理的讲出事发经过,找到愿意作证还原真相的学生,就没有后续的问题。但
他竟然接受没有任何实际调查基础,用敷衍官僚的方式要他为没做过的事道歉的处理方式
。看待报章书本文字这么雕琢的人,怎么会对自己的清誉这么不上心?因为没有第一时间
认真看待,最终班上问卷调查也沦为形式,耳语传开后孩子们也被带风向做了违心伪证,
让保利揹上不适任教师的黑锅。
而当伊里因为性别气质不同,使得班上部份男生恶意排挤,他们将肢体言语霸凌解释成玩
笑,除了少数有正义感的女生为他发声,没有人去介入制止。而保利老师也在学生叠罗汉
时,当众开玩笑式的传达男性就是一定要Man的思想,这无形也助长了霸凌者自以为正当
。这是从上到下结构性缺乏性平意识的恶果。
从小事到大事,面对误会玩笑,他不仅没有严正为自己发声,反而一再退让选择配合“游
戏规则”。结果就是莫名弄到身败名裂直接社死。
/
剧中的怪物,是疑心生暗鬼长出来的,是因为不求证却相信、面对问题视而不见被滋养,
最后因为不甘心的反扑而张牙舞爪。
早织投诉学校没有得到合理的回应,于是脱口而出保利是爱去女孩酒吧的变态教师。
导师保利看见凑的失控,内心默默将他贴上单亲家庭心理行为偏差的霸凌者标签,于是之
后的在他眼中每件事看来都瓜田李下。
女同学客观陈述看见凑在碰死猫(事实凑和伊里是协助下葬,希望猫咪能顺利转世重生)
,最后凑在保利老师口中却成拿了凶器残杀猫咪的变态...被解职时也脱口而出是校长自己
撞死孙女要丈夫顶罪。
这些论调都没有被合理查证,却轻易被大声疾呼。
“事实是什么并不重要。”
女校长曾这么告诉保利老师,我想也许她是真的这么相信。
究竟校长夫妇是谁不小心辗毙孙女?其实无论是谁,意外都已发生,他们的宝贝也不可能
再回来,这样的伤痛和内疚也将永远伴随他们很难消失。但被遗留下来的人日子还是得过
下去,这是他们用挚爱生命换得的教训和体悟。
可以从校长谈判时刻意调整孙女合照角度的事件看出,她甚至不惜利用孙女情勒、搏同情
也想平息事端——这或许可以视为她内在已决定要以最大利益来过往后余生,犯过错遗留
下来的人也该有资格获得幸福,所以如果真的是先生去顶罪也不意外。正因为自己经历了
极大的痛苦,因此对其他人的苦痛感到麻木。他俩已被冻结在孙女离开后的忧伤,同在时
间之流的小船上,只是随着载浮载沉,小心奕奕不要再翻船。
/
凑和伊里,其实都是善良而温柔的孩子。
他们感受到彼此的纤细敏感和善良,所以默靠近变成朋友,凑不愿看伊里赤脚所以分了自
己一支鞋给他,伊里在乐器室分享学校禁忌的零食,然后他们拥有彼此才知道的秘密基地
,在那里了解彼此,发现彼此家庭背景相似之处。却因为得分开,才发现对方的重要,发
现情欲的流动。却没有想到最后事情像滚雪球般一发不可收拾。
早织表现出来的,一直都是塑造凑有个完美但早逝的爸爸,一家人感情好到还会持续替爸
爸过冥诞。凑甚至连做梦哭着醒来也是代替爸爸告诉妈妈,他其实爱她。但观众最后却在
凑和伊里一次的谈话间发现,原来凑的爸爸是背叛家庭和情妇去泡温泉而离开。小小年纪
的他隐约知道婚姻绝不是人生解方,甚至充斥着谎言和假象。也可以看出体贴的他,还是
扮演着妈妈期待的和乐家庭的样子...
只是当妈妈说她对他唯一的期待就是过著普通日子,看见他也成立自己的小家庭,这样看
似微薄的心愿他无法达成,也难怪会绝望到要跳车... 而检查时又想起伊里说的脑袋不正
常论,担心着做脑部核磁共振会不会被检查出自己的性向异常让妈妈失望。这些都是凑得
独自背负的...
伊里也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父亲视他为猪脑不配为人而是怪物,需要被改造。这也许和他
的学习障碍有关,也许是父亲注意到他不一样的性向或性别气质。他先被母亲抛弃、被迫
转学、被酗酒的父亲家暴,又在学校被同学霸凌...可是面对这一切的他,却总是逆来顺受
,甚至笑着为伤害他的人开脱。
即使父亲要他搬家远离凑,要他亲口说出自己在老家有喜欢的女生,但他最终还是冒着被
毒打的风险也要转身开门告诉凑那是骗他的。
那其实就像变相大声说著喜欢,说著不要放弃。
过程很多让人不舍的地方,但最后导演给了一个开放式的、两人迎向自由光明的镜头。无
论这是现实还是象征性的意义,我觉得这样的处理很温柔。现实就是不会因为一场风雨让
他们经历生死交关,那些生命加诸的磨难就此轻易消失。但至少,给予了希望,期待未来
会越来越好。
转世时,希望活在每个人都有同样机会获得幸福的世界,那样的幸福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