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撒网,浪花带来金子也带走人
纪录片往往是一种既真实,又为观众带来魔幻的剧情片,电影中往往有着不上镜的主角,
和没有拯救世界与爱的罗曼史,但却像是冥冥之中有注定,让人想继续看下去,看看之后
故事会如何?里面的角色会怎么走下去,那些人事物好像离我们很远,但你却会觉得影像
中的他似乎与你如此贴近。
台湾入围金马的纪录电影《捕鳗的人》叙述宜兰兰阳溪出海口,在每年冬季都会有许多阿
美族原住民在海边搭起捕鳗苗的临时工寮地,在夜间冒着低温与深不如见五指的黑,在大
浪中下海捕捞赚取高价收购金。有些人一去再去,而有些人去了以后,就没有以后。
《捕鳗的人》是什么电影?
台湾四面环海,是个有沙滩、岩壁、断崖等多样靠海自然景观,这也造就在过去生活在这
片土地上的人除了与山林为伍,也能懂得与海共享之道。原住民常说大海是天然的冰箱,
而当老一辈们教导下一代也总说:当你学会了捕鱼的方法,不会饿肚子,你就可以称为是
个男人。
在经历过时代与世代,人类经济与生活模式的转变,台湾原民型态也不断产生变化,不管
是过往与平地人或日本人的交易、还是现代化社会中,逐间逼迫转型与生存方式的转变,
或是都市化的原住民后代,有时候不管是因为生活或是别种原因,有些都市人看不到或不
知道的工作型态,都落在留在部落的人身上。
《捕鳗的人》是一部以台湾东部原住民捕捞鳗鱼苗,短时工作型态为主题的纪录电影。描
绘从事捕鳗工作多年的60岁原住民当当与他女友舞赛,从台东前往宜兰兰阳溪出海口,搭
起帐篷,准备在这漫漫冬季夜里挑灯夜战,开始与其他同来此捕鳗即是对手又彼此扶持的
同路人,一起渡过台湾冬天。
白天闷热晚上酷寒,夜间只有一台发亮的小蜜蜂餐车用着广播在海边叫卖著热食饮品、槟
榔、保力达。配合微微的海潮浪花声,大家偶尔小聚小酌聊天玩牌,并且等待着随时上工
。不同的捕鳗人有着不一样的故事,有的要养家、有的想赚钱、也有对海有着无尽的思恋
与曾经。
《捕鳗的人》分析与延伸:
这部纪录片导演许哲嘉表示:这部作品的结果,跟他几年前刚开始拍的初衷其实完全不同
。导演是在2012年的报纸上偶然看到一则地方新闻了解关于海口鳗鱼临时聚落故事,投入
约5年的时间跟拍与纪录完成这部台湾纪录电影。原本是想以原民游牧生活或女性捕鳗人
为出发点,但在拍摄遇到困难和瓶颈而将故事导向更加感性与贴近导演心里投射的纪录片
。
《捕鳗的人》原本是打算像拍摄三莺部落抗争运动一样,用理性与旁观的视角去做诠释,
且带出当代原民不同于社会制式化的游牧样貌,就如同三莺部落的部落成立方式并不是组
合式公寓或是一般的建设规划,而是原住民部落族人想依照自己的传统和想法去建设,而
产生人民与体制之间的冲突。
一开始导演许哲嘉初次版本是长达2小时的纪录长片,里面钜细靡遗的讲述各个细节与这
捕鳗海口临时部落的人物样态,彰显“亚洲价值”,并且讲述鳗鱼生态链和产业,结果变
成如同观光工厂的宣导片。最后剪辑师林欣民表示“观众不是笨蛋”,观众可以自己为这
部纪录片做出个人的诠释,建议导演不需强求制式的标准答案,而是让看纪录片的人去真
正体会故事。
拍摄时面临上种种困难与结果不完美,还有导演私人的情绪压力等,《捕鳗的人》最终呈
现的不是一个台湾捕鳗人的职业纪录电影,而是一部“在受伤男人后仍得继续生活下去”
的人生纪录片。捕鳗的人只是为了生活的一角,而这些在时间里零碎的每一小角,慢慢拼
凑出海口边,与社会常态疏远人群故事。
《捕鳗的人》值得一看吗?
这部《捕鳗的人》与同期入围金马的《度日》纪录电影,都是让台湾影评人有所感触的台
湾小人物的故事,常被放在一起我觉得主要一来是题材展现出台湾社会鲜少被探讨的一角
,再来是诠释的手法,如同《度日》不特别专注主角未成年这一点,《捕鳗的人》也不完
全聚焦于捕鳗这个工作,而是将电影拉升为一个人物的人生故事。
台湾纪录片有时候让人不想错过,很多时候我觉得是拍摄的手法不落俗套,当然传统有传
统的好处,像是清楚的叙事与人物的访谈,但在看《捕鳗的人》其实多是用观察与侧拍代
替访谈与采防,我觉得这就是纪录片和新闻报导最大不同之处,纪录片有时候呈现的是一
个在现实下的故事,而不是一定要追问出一个真相。
《捕鳗的人》有很多不错且相当有趣的诠释手法,也好在导演舍弃了较长的版本改以快1
个小时的短篇纪录电影来呈现最终的作品,让整体的故事聚焦在原住民当当的故事和周遭
捕鳗部落中每个来此处的人物小故事,还有日常零工和夜里海景,让我觉得比起生硬的科
普,这版感性故事较能让人共鸣。
人生难免不理想或失意,有时候来的不是惊喜而是惊吓,《捕鳗的人》纪录片带来的是一
个中年纪录片导演拍摄一位,曾经走过失意中年的老年捕鳗人的故事。捕鳗人只有挂在身
上的职业别,而背后在寒冬退去迎来春天的时候,要等到明年冬季前往宜兰的海滨路上,
这名牌才会再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