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从内心的孔窍拍摄记忆:《法贝尔曼》

楼主: watercolor (我们同样没有名字)   2023-03-02 21:42:59
    本文涉及剧情,且具个人观点,推荐观影后再读。
    本片已上映一周,有意者请把握本周时间。
    图文网页版:
    https://vocus.cc/article/64009d99fd89780001e682d7
    预告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xcyS2WOwmI
~*-*~*-*~*-*~*-*~*-*~*-*~*-*~*-*~*-*~*-*~*-*~*-*~
从内心的孔窍拍摄记忆:《法贝尔曼》
  《法贝尔曼》是年逾七旬的大导演史蒂芬.史匹柏回顾过去成长经历所
拍摄出来的家族故事,铺衍他对电影的热爱。此类作品须由内心的孔窍筛选
记忆,一如电影开头的剧情:山姆(童年为马特奥.佐瑞娜.弗朗西斯-德
福德饰)看过《戏中之王》火车与汽车后相撞后,惊惧之余念念不忘,反复
尝试,在母亲蜜西(蜜雪儿.威廉丝饰)的鼓励下拍摄他的第一支影片,直
到获得满意的“成品”──这是他拍电影的启蒙。《法贝尔曼》这部电影里
带来精神震荡的相撞事件,则来自母亲。
前往艺术的无尽选择
  “凡事必有原因。”
  如同山姆一再重现、进而拍摄车子相撞的画面,蜜西为了就近观看龙卷
风,选择带着孩子开车接近,而非寻求安全等待过去,便可知一开始父亲与
母亲对山姆解释电影、以及“模型重现”看法的迥异,不只是教育观:父亲
伯特(保罗.迪诺饰)是电子与电脑领域的专家,蜜西却是善感、寻求自由
与解放的艺术家。只因身为女性及必须兼顾家庭和孩子,蜜西不得不放弃一
部分的自己,并更拚命维护存留的部分,例如为了保护手拒绝洗碗,选择让
全家使用一次性餐具,忽略婆婆的挑剔;因为失去母亲,不分日夜弹琴哀悼;
在完美的演奏和修好的指甲之间犹豫不决;于营火前率性而舞,即使女儿安
妮(茱莉亚.巴特斯饰)慌急提醒白衣使她在车灯下几乎全裸,也未曾迟疑;
以及,在完美善良的丈夫伯特与理解自己的“朋友”班尼(塞斯.罗根饰)、
在责任与倾心之间,拉锯挣扎。
  “你会去拍电影,创造艺术。艺术像狮子一样,咬下你的头,令你撕心
裂肺。告诉你记得那有多痛。”
  “拍电影不真实,而且没用。”
  当过驯狮师的波洛斯舅公(裘德.赫希饰)带来了与母亲相似的疯狂和
给山姆(青少年为盖布瑞.拉贝尔饰)的预言,也带来了与蜜西同为兄妹,
“内心对艺术的热爱与你我一样”,却迥然不同的人生。当时的山姆先应父
亲的要求剪接露营影片,发现母亲和班尼叔叔之间的祕密;接着与同伴拍战
争片,引导幸存的指挥官环视士兵尸体,“只能看着你造成的严重后果”,
然后蹒跚离开现场,同样体现了山姆内心对此事的决定和处境:创作者在生
命里遭遇最激烈的撞击、最强烈的龙卷风,总会以不同的形式在作品里反复
重现。母子共有的祕密从小时候一起端详火车与车子模型相撞,到青少年时
让真相冲击,蜜西与山姆看似因为情感出轨而一度对立,却又同有面对艺术
真实不屈的意志而能彼此理解。当伯特以工作为由带着一家人搬到加州,蜜
西失去了班尼这位“同在现实里失意”却能令她欢笑的挚友后,买了一只猴
子:
  “人类很像猴子,牠们能带来快乐;但凝视久了就会知道:牠们知道得
比我们多,牠们属于自己。”
  蜜西需要猴子,需要把她不拘的灵魂重获自由、归属自我的山野,然而
现实里无处释放的本能只能带来混乱与疯狂、痛苦与忧郁,然后花更大的力
气去平复、去作“心理治疗”──这样荒谬的处境,却是许多“莎士比亚妹
妹”的日常。离开能包容、理解自己的环境,犹太裔的山姆也一头撞进了种
族歧视与霸凌,同时遇到欣赏他、用自己的方式去热爱与顺应这个世界、自
由奔放的女孩莫妮卡(克洛伊.伊斯特饰),看似要走向另一条远离电影艺
术的道路──由于无法面对自己造成家庭的灾难,他选择不再拍摄电影,如
同蜜西不再弹奏钢琴,仿佛把对艺术的追求拘禁,就能得到安宁。是点缀生
活的嗜好,还是终身投入的艺术?是选择和谐、平静的人生,还是一次一次
鼓起勇气,让自己把头送进狮子的嘴里?在电影里,母亲与儿子互为对照,
蜜西承受着艺术家无法排解纷乱忐忑的苦痛与易碎,还必须面对“你这样就
很好了”的“安慰”,然后被进一步要求她应该做更多,例如洗碗;以及日
日与崇拜却无法理解、在自己的领域恣意展现才华、得到重视,反复告诉儿
子:“那只是嗜好”、却又因为“太善良”而吵不起来的丈夫相对。身为母
亲的她所能做的,是劝告丈夫:“你总是对他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嗤之以鼻,
但你大可以多给他鼓励”,以及鼓舞儿子:“千万别有罪恶感”、“去做你
心里想做的事,因为你的生命不属于任何人,也不属于我”,然后继续逼自
己安于贤妻良母的角色。
“为什么要把我拍成这个样子?”
  蜜西一再挣扎后,终于决定回应自己的心;山姆也在全家的支持下重拾
摄影机,借由拍摄与剪辑毕业生的纪念影片来逃避父母离婚的事实。相对于
为了维持家庭和谐而剪掉蜜西与班尼的亲密,真相却在他的心中爆炸,霸凌
他的罗根(山姆.雷克纳饰)却在他的影片底下闪熠生辉,甚至重获前女友
克劳蒂亚(伊莎贝尔‧库斯曼饰)的芳心与当众亲吻。事后罗根找上山姆,
质问他“为什么要把我拍成这个样子?”
  确实,从罗根的立场来看,他对山姆的态度只配得到厌恶与恨意,而在
影片中呈现的“金童”仅是被塑造出来的假象,但“那不是我”。这段剧情
不仅让我联想到演员与角色间的相似与相异,更好奇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演”出来的就是假的吗?被剪掉的就不是真的吗?被“选择”保留下来的
就“不够”真实吗?有趣的是,罗根身边还有另一个同为霸凌者的男孩,在
山姆的镜头里,就只有他出糗的片段,当他同样来找山姆质问时,却被罗根
殴飞,落荒而逃──这两人的反应与态度不仅呈现了性格的不同,尽管山姆
向罗根自承“或许我只是希望你能对我好一点,你这个歧视犹太裔的浑帐”,
但若没有素材,即使有心也无济于事。蜜西与班尼的情感在摄影机的捕捉下
无所遁形,战争片幸存者的自责即使是被引导出来的“演技”,仍是出自同
理共感的真情流露,足以引起观众的共鸣;罗根存在卑劣、逞能、胆怯的一
面,在各项运动的苦练投入、对前女友的眷恋不舍,同样真实存在──我想,
艺术创作就是无法舍弃、只能回应这份“真实”的呼唤,然后用自己的阅历
与美学加以呈现吧?
  “你很喜欢危险。不要告诉别人我很难过。”
  “好……除非我拍成电影。”
  这段对话令人莞尔的是,我们就在电影里看到尽管事隔多年,山姆/导
演终究是把头伸进了狮子的嘴里,面对“真”的撞击或席卷──跟蜜西、跟
所有的艺术创作者一样,那是共通的、无法逃避的命运。
艺术是出自真心的倾诉
  在人生里背离本心是常态,但想召唤艺术却是困难重重:当山姆升上大
学适应不良以致恐慌症发作,请求父亲让他拍电影时,父子正好一起看过蜜
西寄来凤凰城街区派对的照片──她和班尼在一起的笑容,让伯特终于认同
了山姆的意愿,也这样回应他对蜜西的感情:
  “你不管做什么都会拚命去做,因为你跟我一样。”
  “我们的故事太长,不能说剧终。”
  感情与人性之所以是艺术创作的泉源,正因不同的切片、从不同的心灵
孔窍窥视,便会有不同的样貌。从报导中可知,导演为了拍摄这部半自传电
影,经历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挣扎:“它与我的生活如此接近、与我的家人
如此接近——我更喜欢制作更相似的电影,但关于我家人的真实故事将需要
很大的勇气。”一旦重忆过去、化为创作时,必会有所挪动、变易、诠释。
导演如此看待、塑造 “The Fabelmans”,最终化为艺术与自由的辨证。这
长长的故事在双亲死后多年,才以这样的形式完成──当山姆有机会遇到大
导演约翰.福特(大卫.林区饰),得到对方这样的提示:
  “地平线在上面,很有趣;在下面,也很有趣;但在中间就很无聊。”
  当被赶出去的山姆走到室外,手舞足蹈地奔向片厂时,我们可以看到原
本在中间的地平线做了趣味的“调整”──《法贝尔曼》在整理、召唤、重
构家族记忆之后,最后剪辑呈现的,除了对父母的爱恨、对艺术的执著,想
必更是从内心的孔窍放映而出的、对所爱的一切最真诚的倾诉吧。
  将《法贝尔曼》推荐给艺术创作者、喜爱电影的影迷,和所有认真努力
的影业从业人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