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防雷资讯页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2015年,香港导演翁子光根据2008年香港轰动一时的王嘉梅命案改编成电影《踏血寻梅》
,入围第52届金马奖八项大奖。相隔7年,他改任制片,由何爵天执导筒,再次改编分尸
命案,以2013年的“大角咀肢解父母案”为蓝本,拍摄《正义回廊》,从法庭攻防看香港
的陪审团与司法制度。
张显宗联同友人唐文奇于寓所内杀害父母,并进行肢解。在攻守互换后,吴冠峰与游嘉莉
两位大律师施展各自辩才,揭露出案情中更为扑朔迷离之处,而唐文奇出庭自辩时更把一
切指控推得一干二净。九位不同背景的陪审员在休息室展开话语权的角力,同时陷入对与
错的正义思辩当中。
片中采用多处比喻来呈现主角张显宗的角色原型,像是他渴望成名与崇拜希特勒。张显宗
的角色原型周凯亮,曾经参与香港首部3D情色三级片《3D肉蒲团之极乐宝鉴》,片中也纳
入这个桥段,除了忠实呈现角色的作为之外,也代表他一心想要成名。事发后香港人多认
为周凯亮杀害父母的原因之一便是为了成名,无所不用其极。
另外,张显宗的角色原型崇拜希特勒,甚至觉得自己生错时代,否则便能与希特勒一样“
干大事”。片中利用不少张显宗的幻想片段,来呈现其想像自己作为希特勒并指挥大局的
模样。这些幻想画面除了展现他骄傲自大之外,同时也暗示张显宗过去被女性排挤与拒绝
所导致的自卑。
在真实案件中,小榄精神病治疗中心为两位被告进行智商测试,连同其他的专家证人,都
在电影当中呈现出来,包括作证张显宗患有强迫症与躁郁症的精神科医生。智商结果显示
,张显宗的智商为126,明显高于平均,反观唐文奇,则为84。唐文奇的律师便以此主张
,唐文奇受到张显宗操纵与诬陷。不过,包括陪审团成员与张显宗本人都提出,“聪明”
是假装不来的,但装笨谁都会,直指唐文奇装疯卖傻意图脱罪。电影最后再次聚焦唐文奇
的会计文件,并以蛛网束缚唐文奇的画面作结,似乎暗示导演并不买帐最后的判决结果。
但是,唐文奇的角色原型的确也曾经自杀,幸好姊姊及时回家而救回一命,但脑部却永久
受损。所以,片中陪审团某个版本的推论不无可能,也就是唐文奇并没有参与策划谋杀,
只是在案发当日回家时看到命案现场,遭张显宗威胁,因此协助其处理尸体。就像电影中
所说,“疑点利益归于被告”,当众多可能性中至少有一个是唐文奇无罪,且没有任何证
据能够推翻这个可能,就必须根据“无罪推定原则”去判定。毕竟,如同其中一位陪审员
所说:“冤狱是比错放罪犯还要不公义的事。”
虽说电影中出现大量肢解与杀人画面,但多数避开特写或以模糊处理,而以聚焦在陪审团
的辩论与讨论为主。入选陪审团的很多人,要不不想承担这份责任,不然就是直言自己根
本不相信香港的法治与司法,毕竟这份苦差事只有最低限度的补贴,影响工作与生活甚钜
。最后,这场庭审为期两年,到最后陪审团成员们也建立类似革命情感的关系,甚至都有
些舍不得。
由于劳师动众,其实不论是哪个国家,都只有重大刑案才会主动使用陪审团,其他状况除
非当事人特别提出申请,不然不太会出现。可是,因为陪审团审议的法庭戏充满张力,影
视改编多半喜欢采用陪审团,所以,台湾观众对陪审团制度应该也不陌生。美国的陪审团
制度只有在特定情况才可以不达成共识,也才会有《十二怒汉》这样的电影产生,只有一
名少数意见,但为了达成共识,继续辩论与讨论,最后少数意见成功说服其他十一名陪审
员的情况。
由于《正义回廊》的背景为香港,因此,采用英式的陪审团制。比较特别的是,除了最低
人数少于十二人之外,人数也随法院层级有所不同,也不需要共识决才能达成有效判决。
虽然仍旧必须达到形成有效判决的必要票数,也就是少数意见在两名以内,但已经明显比
美国的陪审团制宽松许多。这也是为什么,张显宗最后是以八比一的票数裁定谋杀罪罪名
成立。
除了陪审团制之外,《正义回廊》也呈现出律师与检察官之间的攻防。片中的检察官不但
赶着下班,还称陪审员为“小猪”,显示这一切对他来说只是工作,即便这并不影响他打
击犯罪的决心,但在他看来,只要能够说服“小猪”,这场官司他就能大获全胜,至于被
告到底是否无罪倒是其次。
两位被告的律师间的互动更是有趣,既然他们两人都想为自己的当事人脱罪,理当站在同
一艘船上,但没想到,为唐文奇辩护的游嘉莉决定主打唐文奇的低智商不可能策画谋杀,
让阵营突然大洗牌。另外,张显宗的律师吴冠峰似乎打从一开始就认定他有罪,先不说他
是否违反无罪推定原则,光从他在法庭上不管面对哪一位证人,都说自己没有问题要提问
,就可看出他对余位张显宗辩护的消极。
律师必然有自己的定见与道德标准,不过,重大刑案设立公设辩护人的立意便在于“法律
之前,人人平等”。虽说张显宗犯意明确,也已经自白,但身为其辩护律师,还是应该尽
力为他争取权益才是。
乍看之下,《正义回廊》似乎是一部非常黑暗且沉重的电影,但导演利用三个领域内的年
轻世代给出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首先,庭审过程中戏分不多,只能在旁看戏插花的徒弟
“贺敏儿”,在片尾已经晋升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律师。另外,从案件起诉后就不断被长
官逼迫追这条新闻的新闻界小菜鸟,在片尾的“藐视法庭”诉讼中担任证人,甚至成为独
立记者,捍卫自己相信的第四权。
在真实案件中,苹果日报与爽报大肆报导此事件,甚至刊登张显宗角色原型的专访,此举
不仅会影响陪审团的主观判断,也会影响社会对此案件的观感。事后律政司对两间报社的
总编辑与两位记者控告“藐视法庭”。美国律政剧《谋杀入门课》也在第一季的第七集中
,提到“言论禁止令”,也就是法院禁止任何正在审理的案子的相关人士报导或公开评论
。
最后,重案组的年轻警员,从拷问犯人到蒐证过程他都不太能接受长官的作法,但作为下
属也只能默默接受。事发后,重案组到命案现场蒐证时,他就曾经提问什么东西要拿,什
么不用,没想到,或可成为关键证物的唐文奇会计文件就这么被遗忘。片尾他转任社工,
再次回到事发现场,刚好看到当时的文件,也象征年轻世代对真相与正义的怀疑与追求,
并不会因为他们转换跑道或受上司箝制而埋没在时代的洪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