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雷] 圆满牦牛之歌-《不丹是教室》观后感

楼主: jean17 (jean)   2022-10-09 15:35:54
雷文防雷资讯页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http://app2.atmovies.com.tw/film/flbh10189300/
今天吃完午餐,随手打开电视、转到公视看的这部电影《不丹是教室》。
开头的部分没看到,我开始看的时候,就看到意外被调到位于喜马拉雅山上的一座村庄教
书的主角乌金,跟随村庄里的向导,一同登上山脉、沿途中不时戴着耳机,一脸闷闷不乐
、格格不入,与热心介绍沿途景观的向导与其他带路的村民,活像两个世界的人。
接着就是乌金由满心抗拒、为了好学的孩子们与对他友善、真诚的村民、教他唱圆满牦牛
之歌的女子,不知不觉对这连用电都要看太阳的脸色(太阳能发电)、黑板与粉笔也须要
自制的偏远村落,产生与初来乍到时、大相迳庭的归属感与离去前的依依不舍。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也不时会想到,为何乌金会如此想学那首圆满牦牛之歌?除了对他
主动去接近、请她务必教他唱那首歌的女子、有意无意间的好感与情愫,以及在剧情推动
的过程中,将逐渐融入当地生活、为好学的孩童们付出的乌金,那份发自内心的奉献精神
,与牦牛对当地居民的重要与神圣做连结。
最让我动容与随之省思的,还是那些直接触动内心深处的歌声与情感传递。或许早在乌金
随村民登上喜马拉雅山,在颠簸的旅程中,一步一步接近那座他将暂时落脚、伴随村里的
孩童学习、教导他们来自山下的另一端,连结通往可能的新生活的知识。
在上山的路程中,乌金虽多半戴着耳机,时不时传入他双耳的,村民在旅程中唱着的歌声
,或许已在同样喜爱音乐的乌金心中,留下了对在当下、看似不可知又苦闷的未来,一道
容易被忽略、却终究坚定存在的指引之光。
对于乌金来说,他本来已经打算放弃教职,转而追寻似乎仍有一段距离的音乐梦。因缘际
会来到“最高的国小”鲁纳纳国小、学习了圆满牦牛之歌、在教室里养著那位教他唱歌的
女子,为他牵来的牦牛、那些孩童在课堂上闪闪发亮的眼神,似乎成为不会随离别而抹灭
的宝藏,深植于原本只是此地过客、甚至连一晚都不想待的乌金心中。
这一部电影,说来最让我欣赏的,还是里面的情感描述,就算是乌金与那位女子介于友谊
与爱情之间的相处,也丝毫没有渲染与过度美化的成份。
却又在离别的前夕,将那段若有若无的情愫,升华为在彼此心中无可取代的美好与触动。
当乌金在下山的途中、经过了他上山时的他,原本不想入境随俗,放上一块祈福的石头的
石头堆,这次他虔敬地在其上放下石头,并说出他希望日后还有机会回来鲁纳纳、重访这
座高海跋的山村、让他感动、有所归属的人事物。
电影的尾声,如愿离开不丹、远赴澳洲雪梨追寻其的音乐梦的乌金,在他表演的酒吧中、
倏然停下了唱至尾声的流行歌曲。
在酒吧客人疑惑的目光、老板的训斥与抗议的紧绷气氛下,调整心情、唱起了那首在高山
上、始终未真正完整唱完的圆满牦牛之歌。
电影就在乌金充满真挚的怀想之情的歌声中告一段落,并没有特别去描摹听众的反应是如
何?这样的收尾方式,也能让身为观众的我,随之去品味那耐听的歌声与情思,连同主角
在整部电影中的心境转折,似乎也都在那发自内心的歌声中,划下了一声一声圆满、余韵
无穷的休止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