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弥撒》Mass观后心得
防雷页
*********
这是一部没有特效、没有主题曲、没有动作大场面、没有青春俊男美女的片子。
这就只是一个面对创伤,自己是否愿意和自己和解的故事。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苦痛,很多时候来自于“放不下”,如同接近片尾的时候,受害人的妈妈
一直心知肚明,“只要一原谅对方,就真的代表永远失去自己的孩子了!”这句话真的贯串
全片核心,逝者已矣,生者能否重生,端看内心是否愿意放手。
本片一开始时,真的会想,被害人父母为什么一定要去这场会面呢?对方害死了自家孩子,
这份悲痛真的是想一次就痛一次,遑论去见他的家人?但,随着剧情推演,演员传神表现,
从表情、对话,我们得知事件前因后果;从肢体动作、场景切换,我们了解故事冲突和主角
的内心转折,画面全黑的那一幕、远方山景丝带飘扬的画面,是不是都在告诉我们当时主角
们内心有多黑暗、多孤独?
而另一个想要探讨的就是双方父母的穿着,隐约可感受到两边的教育环境仍有所不同,虽然
都深爱子女,都付出心力陪伴孩子,但,这种事碰上了就是碰上了!
剧中加害人的父亲西装笔挺,表情木然的敍述事件的结果,激发了受害人父亲的情绪,相比
之下,后者的服装较为休闲,似乎也透露出两个家庭经济上的差距,也让人忍不住怀疑,是
否前者为了工作,为了面子,就将孩子丢给妻子、丢给医生,甚或是也不愿让校方知道孩子
病史呢?如果曾经在哪一个环节,他愿意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时间分给妻儿,是否就可以降
低悲剧发生的可能?
而回到故事核心,这仍旧是个悲伤的故事,所幸,借由分享彼此的故事,他们找到心碎后再
重生的理由,那就是“活下去”。
原来,放下质问自己、质问他人的执念、从伤痕中复原,需要的不只是时间,而是愿不愿意
勇敢地“说出来”!我想,这就是这整部片,只有四个人、一间小房间、一张圆桌为主的理
由。
只有愿意诉说自己的感受、愿意聆听对方的声音,才能找到解救彼此的方法;原来同理别人
,也就是一种对自己的救赎。
P.s最后一定要佩服一下剪辑师的功力,十年磨一剑,可以把这么“沉闷”、“沉重”的主
题,带出起承转合,其中融入了美国宗教、教育观念,以一位土生土长的台湾囝仔来讲,其
剪辑手法所呈现的敍事风格、画面节奏,能够让所有族群了解故事发展,触动人心,引发共
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