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天堂电影院

楼主: jygiant0330 (小祯)   2022-04-12 20:43:13
雷文防雷资讯页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大家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进电影院看电影的感动吗?就像读者与小说家之间的关系,电影人
与影迷之间也有自己的浪漫,听故事的人与说故事的人之间的默契,从胶卷时代到数位电
影崛起都不曾改变。印度导演改编自己儿时记忆,将这封写给胶卷的情书送给《天堂电影
院》所有的观众。
法裔印度导演潘纳林的《胶卷光影梦》,一名被电影撼动一生的村落男孩,和三五好友展
开土法炼钢,秘密进行一场“让电影走出电影院”的计画。巧妙对比电影从胶卷转换成数
位的历史进程,以及城乡差距下人民的心境,男孩即使遭多方阻挠,仍矢志观影的不懈毅
力,宛如述说著“电影不死”的动人告白。
印法合拍剧情片《天堂电影院》拍摄得令许多影迷也如痴如醉,导演的隐喻处理拿捏得法
,利用纯真的视角,梦想与幻灭的拉扯,为当代电影发展的宿命做注解。
“这些手环,有红色和绿色,一定是印度大导演德赛的化身。”
既然《天堂电影院》是写给胶卷的情书,片中当然有不少胶卷的特写镜头。从主角萨迈第
一次踏进放映室,抚摸到放映机与胶卷的感动,到电影中后段萨迈与朋友偷偷从储物库房
将胶卷偷去鬼村,并且自制放映机,开启自己的“天堂电影院”,再到数位电影进驻,放
映室里再也不见笨重的放映机与成堆的胶卷,取而代之的是电脑与数位投影设备,甚至于
最后胶卷送往回收场被融化重制为五颜六色的塑胶手环,“胶卷”都在本片中扮演非常重
要的角色。
亲眼看到成堆的胶卷被熔毁的萨迈,从此灰心丧志,收起想拍电影、热爱电影的心,当个
“爸爸的乖孩子”。即便爸爸看出孩子的努力与改变,而决心将他送到大城市去学习,萨
迈都没再恢复以往的热情。在火车上看到妇女手上鲜艳的手环,本来又勾起他看到胶卷融
蚀的痛苦回忆,但转念一想,他看到印度导演的代表色,其中当然包括“印度三K天王”
阿米尔‧罕、萨尔曼‧罕与沙鲁克‧罕。突然,萨迈理解到,胶卷没有不见,只是化为另
一种形式存在着。
念著印度导演名字的小孩声音,念著念著变成说出包括黑泽明、卓别林、马丁‧史柯西斯
与史蒂芬‧史匹柏等国际大导的大人声音,象征萨迈离开家乡钻研电影之后,认识更多导
演,眼界也更广。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当中,即使是活在现代的导演,也都是胶卷的信徒
,更呼应《天堂电影院》致敬胶卷时代的初心。
数位摄影当然方便,不过,这么多大导演至今都仍旧爱着胶卷的浪漫,除了喜欢颗粒感的
复古味之外,有些人追求的是胶卷较大的感光动态范围所带来的调光自由、色彩自然、影
像细腻、层次感等。《天堂电影院》中呈现很多主角萨迈的妈妈在做菜的画面,除了由于
这些色香味俱全的便当是萨迈用来交换观看电影权利的重要筹码之外,其所呈现出的鲜艳
色彩也让人食指大动。同时,也象征著电影人如同厨师,用不同的烹调方式与食材,端出
同样美味的菜色。
《天堂电影院》入选第58届金马影展的“电影万岁”单元,也让人想起同时选入此单元的
日本电影《电影之神》。萨迈因为偷窃胶卷而被捕入少年感化院,出狱之后第一次回到放
映室,他怜惜又想念的抱着放映机满足地笑,不禁让人感动得掉下泪来。如果有那么一件
事,是你赴汤蹈火、费尽一切心力都会想完成的,那大概就是你一生的志业。既然是改编
自导演的儿时回忆,大家一定想知道导演小时候是不是也曾偷胶卷,自己经营起“天堂电
影院”。没想到,导演说甚至不只一次,而是四、五十次。当然不是要鼓励大家偷窃,但
的确极为符合“电影万岁”的宗旨啊。
“因为有光,才衍生出故事;有故事,才衍生出电影。”
除了胶卷之外,“光”在《天堂电影院》里也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从电影前段就可看出
小萨迈对“光”十分感兴趣,不论是电影院放映机投射出来的光,抑或是火车上光影透过
枝桠流泄出来的光线,都让他爱不释手,甚至想要徒手“捕捉”光线。学校自然课上到光
的主题,他也大感兴趣,甚至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与研究精神拼凑出一台简陋的放映机。
虽说不知为何无法成功放映让萨迈非常挫折,但他仍然继续吸取关于电影与光的相关知识
。直到某天放映师告诉他,放映机中的快门装置才是人眼能够看到电影的原因,缺少这个
构造视觉暂留的魔法便没有办法施展。
即使在萨迈还没搞懂光的奥妙之前,他就已经学会说故事给别人听。从捡拾铁轨上的火柴
盒,利用其上的图案排列,编织成一出图文并茂的故事,讲述给朋友听;到偷偷藏起放映
室里的底片,分格剪下后利用幻灯片投影的方式,将自己在电影院看过的电影转述给同学
听。在少年感化院服刑期间他也没闲著,狱友们苦中作乐的音乐创作启发萨迈使用拟音音
效来为他们无声的“天堂电影院”增添更多风味。
《天堂电影院》从一位热爱电影的孩子眼光看见最纯粹、最原始的电影,也提醒我们当初
爱上电影的原因。就算早期拍摄专业电影的35厘米底片与放映机已经成为历史,还是有不
少导演会使用65或70厘米的胶片拍摄,再于上映前转数位,已尽可能保留旧时代的电影浪
漫。
作者: violence0418   2022-04-13 00:17:00
推这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