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玛莉娜的512小时

楼主: jygiant0330 (小祯)   2022-04-12 19:03:13
雷文防雷资讯页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现年75岁的塞尔维亚行为艺术家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从事行为艺术40年。即便是平时
没有关注行为艺术的人,应该也都曾经听过她在2010年于纽约现代美术馆举办回顾展时的
新作品《艺术家在场》。2014年,玛莉娜到地球的另一端──英国伦敦蛇形画廊,再次推
出令人回味无穷的特别展览。《玛莉娜的512小时》便是一部记录当时观展民众心境与策
展过程的纪录片,让没能亲临现场的观众也能体会当下的魔力。
参与者进入画廊后,不被允许携带任何随身物品,并可自行决定停留时长。
“平常我是废物,今天我是艺术。”
片中呈现出部份当时观展民众的留言,其中一位民众如此说。“艺术性社会实验”是行为
艺术的其中一种形式,而不论是行为艺术,还是社会实验,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包括艺术
家在内,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事,而且每个人都是这件作品的一部份。从展览的监视器
画面中看到,有些观展民众不知所措,有些人则乐在其中,以自己的步调、自己的速度在
欣赏,甚至参与这场展览。纪录片的标语说明:“我们即是艺术。”其实,即使不是一场
行为艺术展,平常又何其不是呢?每个人的独特都是一件艺术品,如何欣赏彼此正是人生
必须不停学习的课题。
“唯有静,才感觉得到动。”
本来蛇行画廊的馆长希望,玛莉娜将2010年在纽约现代美术馆举办的回顾展搬到伦敦。不
过,她对于重复自己的创作不感兴趣,所以发想出这套以“空白”为主的新作品。第一批
进场的观众仿佛一张白纸,不曾听过评价与口碑,入场之后看着展场里空白的墙充满困惑
,难道这是“国王的展览”?等到进场人数达到一定之后,玛莉娜与画廊员工才开始带领
观众体验展览本身。玛莉娜认为,现代人生活步调太快,资讯交换也太多、太杂,唯有放
慢步调,才能体会到周围的其他细微变化与声响。
“如果什么也不展示是一件疯狂的事吧。”
开始策展后,玛莉娜决定“什么也不展示”。如果这场展览真的只是将观众放进场内,让
他们自己自由互动,其他什么事也没做,那就真的太偷懒。但是,玛莉娜之所以被称为“
行为艺术之祖母”,便是由于她每一件作品当中的巧思。玛莉娜让观众闭眼冥思、戴上耳
机缓慢行走、提供毯子、枕头与床让观众躺下、凝视蓝、红、绿、黄等纸张、或面壁站立
,或站上平台、在桌面上摆着不知道该分离还是数数的扁豆与白米、自由使用镜子,并与
不认识的陌生人牵手。
在这场为期64天的展览中,她安排不少体验空无与探询自我的活动,所以很多观众都进场
超过一次。其中,“闭眼室”中发生的事也是《玛莉娜的512小时》里着墨最多的。当大家
都把眼睛蒙上,便很难避免不小心触碰到陌生人。有些人会马上避开,但有些人会开始用
触觉与他人沟通,甚至在纪录片当中能够看到互相疼惜与情欲流动,这也是这场“512小
时”的展览独特之处。在纽约现代美术馆的“凝视玛莉娜”活动,每个人只能凝视一分钟
。可是,在蛇形画廊展出的这场不限停留时间,也更增添观展民众之间的互动性。
行为艺术让人把所有不敢或不知道如何说出口的话语与情感化为实际的肢体语言,片中许
多受访的观众都说自己从来没想过会喜欢这种类型的展览,或是从来没慢下来仔细聆听心
跳声与周围环境的流变。纪录片当中,玛莉娜提到,展期中有一位观众留下纸条询问自己
是否可以裸体站上平台。不管是玛莉娜的话或电影都没有揭晓,究竟这位观众最后有没有
裸体参与这场展览,但行为艺术的氛围的确能够感染所有参与的人,做出自己平常不会做
的事,就像玛莉娜经常鼓励大家“做自己害怕的事”一样。
纪录片中不少受访的观众表示,自己是为了面对某段过去或疗伤才来到这场展览。对玛莉
娜来说,她也经常透过创作来面对自己的过去。纽约现代美术馆的展览之所以为人所熟知
就是因为,展期的最后一天,玛莉娜过去的挚爱时隔40年来到她面前,两人对坐牵手、相
望,最后流泪,感动无数人。同为行为艺术家的德国人乌雷已于2020年逝世,搞不好玛莉
娜未来会为了与他道别而创作一个作品也说不定。在“512小时”展览尾声,玛莉娜默默
退出展场,她深切感受到这场展览没有自己也能继续下去,所以阶段性任务已结束,也为
蛇形画廊的展览画下完美的句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