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在车上

楼主: sentital (三小)   2022-02-12 20:17:21
有《在车上》雷
有《偶然与想像》雷
有原著小说《没有女人的男人们》雷
有戏剧《凡尼亚舅舅》雷
以下防雷
与其说多爱《在车上》这部片,不如说很喜欢滨口竜介这次的尝试,这次的作品探讨跟《
欢乐时光》类似的大方向:人在经历生命的考验变故之后,该如何自处并继续活下去。然
而《欢乐时光》之所以如此成功,一部分得归功于编导借由集体创作的方式去揉合不同个
体的生命经验,才能呈现出芸芸迷茫活着的众生相,那个广度可能是单一作者很难去做到
的。而《在车上》从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Drive my car》出发,原著小说的主轴在借由
伴侣出轨去追寻关系的真相,改编电影则加入了原作没有的《凡尼亚舅舅》舞台剧排练及
演出(小说仅提到家福会在车上听该剧的演出录音做练习)。《Drive my car》跟《凡尼亚
舅舅》其实探讨的面向不尽相同。然而滨口成功的把两个故事衔接,丰富了整个文本的面
向。片中无处不在的《凡尼亚舅舅》台词不但呼应了男主角家福的心境,反映了饰演角色
在戏外的状态,也将这出经典舞台剧中“求之不得、被剥夺”的苦涩带到《在车上》里面

很喜欢剧本中,由妻子音亲自录制《凡尼亚舅舅》对白给家福对稿的巧思。由于舞台剧的
演员往往得专注于接对手的台词并且做出回应。因此同一个角色只要换成不同的演员演出
,台词之间的停顿跟空白就会因个人习惯而不同,也因此家福说自己跟音是完美搭档绝非
妄言。音为他准备的录音必须要非常洞悉家福的表演节奏,才能在录音时留下足够让家福
刚好接话的空白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因此两人的默契是很惊人的。而《凡尼亚
舅舅》的录音也随着家福跟司机美沙纪之间的关系有所变化:一开始家福很抗拒有司机这
件事,因此在美沙纪试开时不但要求她播放录音,自己还大声的对稿企图让她反感。然而
人跟人之间终究必须回到本质的碰撞,如果真心喜欢一个人,假装讨厌是藏不住的。家福
佩服美沙纪的开车技巧,也喜欢她暧暧内含光的性格,他在允儿(手语演员)家坦白很庆幸
有她当司机这个举动,成为两人变成好友的转折点,至此《凡尼亚舅舅》的录音逐渐退场
,取而代之的是两人的掏心对谈及公路之旅。这代表着跟美沙纪交流的温度,让家福终于
能够渐渐抽离《凡尼亚舅舅》的台词,也慢慢放下失去音的伤痛。而两人一起在车上点菸
那幕,可能会成为很多观众心中的经典场景。
在亲眼目睹音又一次的出轨后,音的《凡尼亚舅舅》录音开始侵蚀家福,让他开车时听到
深陷其中并出了车祸(导演直接空拍车祸当下的那一幕,是家福的车已经完全开在待转车
道的左边,才会撞上对向也要右转的来车)。正式演出时,他也因为台词太对应自己的状
况而崩溃无法演下去(“那女人所谓的忠实,是彻头彻尾的虚假。”), 至此家福已无法
再演出凡尼亚这个角色,直到两年后遇到外遇对象高槻才得以有所改变。家福跟高槻在片
中的两次私人对话都被人偷拍,而被偷拍的高槻两次都选择跟对方正面冲突(从电影的铺
排来看,第二次起冲突的那位很可能就是后来高槻打死的人),对照之下,家福面对高槻
的偷吃却是隐忍,直到最后两人车上对峙才愿意完全坦白。两人个性的差异也反映在各自
原先《凡尼亚舅舅》选择的角色上(家福演凡尼亚,高槻演阿斯特洛夫医生,两人在剧中
皆爱上有夫之妇伊莲娜。),因此家福后来让高槻演出凡尼亚这个角色的这个决定,等于
是把他放在不适合的容器中,让高槻很不自在。但最后杀人被捕前,高槻终于能很好的诠
释凡尼亚的其中一场戏,也代表在车上的冲突过后,他反而因此能更理解家福一点。
家福的误区在于将音当成全知全能的存在,音的出轨一定存在着某种理由,而她所做的决
定能主导伴侣关系的走向。事实上音的外遇只是跟家福的逃避一样,都是源自于人的软弱
。电影很明确的说出早逝的女儿是他们之间一直以来的伤痛,这让音多年以来都处在不好
的状态,而家福也无从解决(或是无作为)。后来音借由跟家福性爱高潮所得到的灵感,成
了一名编剧并重回社会的轨道,然而她也开始不断的跟不同的人出轨。这些家福跟音一路
以来的曲折,无法不被观众投射到音生前最后讲的故事:一再偷闯入山贺家的高中女孩,
对应到现实就像音一次次的背叛,而当故事的灵感走到门打开的那一刻,无论打开门的是
山贺或是他的家人,它所代表的都应该是“要去面对的家福”,家福很清楚这个故事指涉
的是什么,却选择假装忘记情节,然而音不想再逃避,所以她选择自己写完故事的后续。
(音讲述的故事大部分与村上春树的另一短篇《雪哈拉莎德》内容雷同,但该短篇并没有
另一个闯入者打开门,也没有闯入者被高中女生杀掉的情节。),或许一切都源自于家福
的逃避:在女儿过世之后,他仍想要有孩子,却选择顺从音的不想要,然而顺从的背后是
屈就、是不沟通,他没有真正的去面对音内心的伤痛,也不明白他对音出轨的忍耐只会让
音感到更愧疚。而在滨口写的配角戏里,我最喜欢的是家福/美沙纪做客允儿家的桥段。
允儿跟丈夫允洙的关系就像是音跟家福的镜射:这两对夫妻或许看在外人眼里都是神仙眷
侣,却也都有丧子之痛。然而即便允洙能透过学会手语跟允儿能够做日常交流,他们之间
沟通的阻碍也必然比其它夫妇更困难一些,但或许正因为已经残缺、无法完美,允洙反而
更能坚定的去珍惜已经拥有的(“我用心想理解她的情感比谁都强上百倍,除了我以外,
没人能成为她的支柱。”),反观家福与音已经拥有了许多,但却注视著缺了的那一块,
家福不知道的是他们可能距离跟彼此和解、圆满只差最后一步,但音的脑出血过世却让这
个遗憾再也无法弥补。所以最后家福在雪地里对美沙纪说出他无法对过世的音讲的心里话
,让我忍不住联想到《偶然与想像》的第三个短篇:我们可能永远都见不到想见的那个人
,但有另一个人能代替他/她听到自己想说的话,也能够带来很大的安慰。
对于《凡尼亚舅舅》的舞台剧使用不同语言(包括手语)演出这件事,想说个看似无关的题
外话:大部分的猫奴都认为猫多少听的懂主人在说什么。一般来说猫被认知具有5-7岁儿
童的智商,因此猫可能并不是真的学会了中文这个语言,而是他知道主人“大概”想要表
达的东西是什么。同样的,人也能理解自己养的猫在喵喵叫的时候是想要说什么,但前提
是必须放下许多自己无谓的表达,真正专心的去观察。而在舞台剧的排演过程中,一开始
家福只是一再的重复要求演员读本,迟迟不加入情绪,这样的枯燥备受演员们的质疑,但
允儿却能理解家福的用意(“可以看、可以听,就能理解超越言语表达的事情。”)。纯粹
的倾听然后回应,这样的重复造就了在户外排演时,允儿跟珍妮丝(在剧中饰演女儿索妮
亚跟继母伊莲娜)明明在现实中是有点陌生的关系,却能在演出当下感受到角色之间亲情
和解的魔幻时刻,那些看似无用的沟通过程,却能在不知不觉间建立对彼此的理解,就好
像家福跟美沙纪也是从一次次在车上的沉默和凝视中产生友情。
结局对我来说很有力度也温暖,家福终于试着跨出去面对,并完成了自己两年前未能完整
演出的凡尼亚角色,《凡尼亚舅舅》跟《在车上》想传达的讯息也借由允儿的手语叠合在
一起(我们只能好好活下去)。美沙纪则前往韩国开展新人生,开着像家福的车,养著像允
儿家的狗。滨口如此具象化的表达人跟人之间碰撞后留下的印记,其实是可以跟真实的人
生呼应的:如果曾真心和某个人有过交流,我们往往会从对方的身上得到一些什么,也许
是喜欢对方最爱的歌手,或者买一本放在对方书架上的书,或许时间久了会淡忘,以为是
自己本来就喜欢这个东西,但有一天想起是因为那个人自己才喜欢的时候,那份怀念取代
了一个人往往很难一直陪伴着另一个人的遗憾。
作者: momvic110456 (monvicada)   2022-02-13 00:29:00
推好文
作者: sunnyday0932 (night)   2022-02-13 07:39:00
作者: yuming900416   2022-02-13 18:11:00
我也觉得车是家福给的,那狗会不会也是允儿给的,不过允儿跟美沙纪有什么交集,不过系饭局上认识的,且狗狗也喜欢美沙不是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