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美国女孩:平常到每个人都看见了自己

楼主: chiao38 (姐不是文青)   2021-12-15 15:52:37
虽然蜘蛛人洗版,但还是希望《美女》可以被更多人看见,票房撑下去啊> <
好读版原文网址:https://reurl.cc/95j0nY
======
心理学家族治疗大师萨提尔(Virginia Satir)有个著名理论,他以“冰山”比喻人的行
为,人与人之间会沟通不顺,是因为隐藏的情绪、价值观和自我感知过于庞大,外在行为
却像冰山一角只露出些许端倪,他人无法理解水面下真正想说的话,误解于焉而生。
《美国女孩》主角少女芳仪在与妈妈争执时,我仿佛就看到了萨提尔理论的那幅冰山。芳
仪一家四口挤在老公寓的侷促空间内,母女言谈随时要迸出火星,生活剧变的炽热表象下
,这家人反而成了一群冰山,在台美之间的太平洋上漂流,彼此追逐、磕碰,难以靠近。
一、
第58届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颁给了《美国女孩》的导演阮凤仪,她以自身小留学生的经验
为本拍下这部自传式家庭片,叙述少女芳仪自美返台的不适应,以及和罹癌母亲莉莉彼此
的不解与冲突,爸爸宗辉与妹妹芳安夹在中间无所适从,死亡阴影笼罩的家再不能安顿身
心,属于美国的美好记忆还在不断提醒现实的苦,让小小家庭更难招架。
电影最明显的优点在于场景无可挑剔。背景设定于2003年SARS流行期间的台北,喷酒精、
戴口罩乍看还以为才去年的事,但80后、90后初期的观众一定一秒就认出,片中环绕女孩
的《玩偶游戏》漫画、周杰伦与蔡依林早期歌曲及5566等偶像团体,是属于我这一代青年
的集体记忆。
文化icon容易重现,生活则不。此片另一处值得赞叹的功夫在于家庭什物的精准归位——
玄关狭长,阳台是公寓最明亮的一片,铁窗则又禁锢视线;藤椅沙发的凹洞纪录臀型,让
人感到“刺刺的”却始终没被换去,一切果真复刻了台湾普通人家居的身体记忆。据说大
部分物件都是剧组人员自己提供,作为散景,没有喧宾夺主的意图,既平实又对味。
对白也节制。台湾影剧近年的剧情、演技、特效等不断进步,唯独台词与发音常常令人出
戏。本词组言虽是中英交杂却毫无冗词,演员口条也顺耳生动,没有一丝唸稿迹象。台词
少了说明式的过多资讯,压抑与爆发反而更在节奏上,情感收放合理合宜,更符合自传故
事的味道。
于是,这下子,就没有任何理由从揪心的剧情分心了。场景与对白的自然堆叠烘托出故事
劲道,真诚的镜头里,观众每每忍不住内心惊呼:“这就是我的家!”“这就是我家人会
吵的架……”自第一幕到最后,我也自然而然被拉入这家人的挣扎和争执,就算没有类似
经验,仍能跟着芳仪体会成绩落后又被同侪嘲笑的怨,也跟着莉莉感受抱病怕死、被孩子
冲撞的怒,在熟悉感包裹下,家庭内的高张力时刻被放到最大,最温暖的家成了最难待的
地方,亲情的矛盾羁绊因而完美重建。
当顶灯亮起,整个影厅满是窸窸窣窣抽著面纸(或鼻子)的声音,足见观众入戏之深,金
马如有一个“反差冲击奖”,《美国女孩》十拿九稳。
二、
若家人各是一座冰山,水下暗藏最多的就是恐惧与焦虑。冰山何尝不渴望泊岸,只是自己
巨大到所有经过的船只都触礁。
正处叛逆期的芳仪被迫远离好友与热爱的生活,又从资优生“沦落”至班上倒数,青少年
融入同侪的需求已经够沉重,成年后可能受人欣羡的海归身份,只平添了她被排挤的焦虑
;而在妈妈患病、生离死别的恐惧之外,身为长姐还可能提早肩负照顾妹妹的责任,无疑
也令15岁少女窒息。
芳仪所不能接受的是,落到这一步并非她自己选择的,从出生、赴美、返台到就读的学校
,孩子几乎没有丝毫选择权,生活被剥夺却得不到引导与同理。因此张口流露出的不是挫
折,仅能以愤怒的质问排解不安。还有余裕温柔的日子里,母女谈心当然容易,偏偏在挫
折填满胸臆时,仅剩的字句都如利刃割心。
“难道我在你眼里就这么自私?”
“52分在美国是及格吗?”
“你以为我不害怕吗?”
——像这样的反问,华人家庭的孩子应该都不陌生,本片每个角色都有“表达”,却少有
几幕说出不带刺的心声。
临床心理学家卢森堡(Marshall Rosenberg)在《非暴力沟通:爱的语言》剖析,他称这
类带有默认立场的诘问是“暴力型言语”,也是人际沟通最大的阻碍,因为听者只会迷失
在无端被攻击后的创痛里,接收不了情绪与资讯,长此以往,还会习得同样的伤人姿态,
将隐性暴力传递下去。
可以说,不幸的家庭最相似之处不仅是“缺乏表达”,更是“好好说话”的教育之缺席。
暴力式言语可以暂时武装焦虑的心,但最后解救了困境的,还是因为孩子看见了莉莉汹涌
的无助,两人才有和解可能。美国女孩最终是幸运的,或许也满足了许多观众渴望被理解
的伤。
三、
没有选择无疑痛苦,可是身为成人,选择之后,责任更是沉重。
妈妈莉莉因癌症而返台,努力打拼的美国梦化为泡影,与丈夫团聚后的生活分歧更衬出暗
潮下的懊悔与不甘。尽管作者可能无意指控,我们却不能不认出,这家人的不适应和社会
的性别角色期待脱不了关系。
华人说父亲是一家之主,但“家”应该是什么样貌,实际的形塑责任全落在母亲头上。从
婆媳关系、孩子教育到家庭整洁,母职的评量标准有太多太多,连丈夫穿错了袜子、女儿
忘了带便当,都有可能成为“不好的妈妈”的证据。如此严酷观念喂养了多数妈妈的焦虑
——但凡是渴望扮演(所有人眼中的)好人妻与好人母的女性,都不免养成盯前顾后的碎
念习惯。莉莉一心赴美追求更好人生,以及患病后日益挑剔、紧张的性格转变,大抵也是
“过度努力”的展现。
另一方面,爸爸宗辉则完美展示了此辈中年男人的幸与不幸。他被妻子批评邋遢及不知道
女儿饮食喜好,凸显出男性很少被要求注重细节和形象;可是不拘小节的好处之一,就是
父亲往往更有心情搞笑、打圆场,对比唠叨的母亲,这样的爸爸令孩子更愿意亲近。社会
也期待父亲能供养家庭“最好”的生活,但好生活是什么样子?从七零八落的屋况来看,
宗辉显然没有太多想法,全凭妻子指引,偏偏癌症是人生最恶意的安排,唤回全家团聚,
也提醒宗辉唯一的人生目标可能逝去,而留下的将是他并不擅长的亲职责任,也让人不忍
苛责他在剧中对待女儿的行径。
整部戏里最讨喜的,是戏份不多却至为关键的妹妹芳安。国小年纪的芳安,带着软萌在父
母和姊姊之间穿梭,每次出现(或出事)都是推动一家人前进的转辙器。在母亲与姊姊互
动愈发恶化的时刻,一句稚气的“妈妈会死吗?”直接敲碎房子里的大象,也击溃观众的
心防。
但看着芳安,同样身为成长在高张力家庭的次子,我也感到深深不安。她的纯真是魔镜,
映出母姊潜藏的爱,是剧中最重要的润滑剂。这也注定了她在家庭舞台上的位置——身为
最小又最体贴的孩子,她会受尽怜爱,却永远不会成为焦点C位,因为家的中心早已被妈
妈与姊姊的冲突占满。
芳安也令我不禁想起《阳光普照》里的大儿子阿豪,品学兼优的阿豪是家人的强心针,但
在弟弟阿和与家人屡屡的叛逆冲撞背后,阿豪的内心世界也是一片荒芜。不需被担心的孩
子,实际上很可能是真正被忽略的孩子。(不过我绝无意思比较这两部电影,它们从故事
到调性都没有可比之处)
人的性格除了天生特质,更多是在关系成长时互相形塑。当家里已经有了两位执拗、故作
坚毅又脾气冲的女性,尚在成长中的么女,几乎必定会长成芳安的模样,若把她的柔软视
为理所当然的礼物,只怕那些感人肺腑的和解都是滥用了小女孩的善意。我能明白故事里
必须要有平衡性格的安排,本片也并未过度夸张地予以温情教育,但仍想多嘴提醒的是,
无论成熟的形式是独立优秀、或温柔同理,所有过早的成熟都代表与年龄不相称的伤,因
为战火从来不只殃及交战双方。
尽管如此,《美国女孩》的好还是弥足珍贵,它真诚且自制地述说了一个很平常的故事,
因而才能让每一位观众都投射出各自的伤痛和治愈。电影的美好不就是这样吗?看的是戏
,但也是没能宣泄、言明、完整的自己。
https://reurl.cc/95j0nY
作者: zitoneverwin (东山鸡头)   2021-12-15 20:34:00
帮你推 可惜你发错板了 这边是漫威板 赶快发个三代同堂感动好雷 只要三句话就会有一堆人推了 不用打那么辛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