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美国女孩》,其实我们都已经做到最好了

楼主: a122239 (Sharp)   2021-12-03 11:38:13
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5715455
《美国女孩》的那种好看,是你会对它没办法在刚结束的金马奖上夺下最佳剧情长片感到
遗憾。没有说《瀑布》得奖不对,而是相较于所有入围作品、甚至往年的剧情长片来说,
《美国女孩》无疑是部“很平”的电影,很平静、很平淡,比任何一部作品都还贴近观众
,和精准工整却和观众有着一定的距离感的《瀑布》,《美国女孩》同为处理母女议题、
甚至对于整个时代背景下的家庭缩影之描写,都很能确实的引起观众共鸣,至少我相信与
我同样的七、八年级生,多少都能够在电影里面找到自己、找到如今虽已遥远可依然存在
于心底深处的某些记忆片段。即便没有电影中与芳仪一样的移民经历也无所谓,电影中的
故事背景,那是个走到哪都放著周杰伦与蔡依林歌曲,然后5566比五月天还要红,回到家
想上网还要拔掉电话线才能拨接上网,速度太慢于是只好跑去网咖打作业顺便偷玩线上游
戏,到学校进校门还要被教官检查服仪,考试考不好还要被藤条或是爱的小手打,作业还
只能存在3.5磁片拿去交,拿着现在被笑称智障型的手机玩贪食蛇、传不用钱的便签,在
最多人使用的无名小站上打些意义未明的文字配上自拍照,然后最重要的是麦当劳蛋卷冰
淇淋还只要8块的年代,《美国女孩》浓缩了几乎整个Y世代的记忆缩影,美好却又时刻感
到阵痛的青春岁月。
导演阮凤仪曾经执导过短片《姊姊》,把自己与母亲、妹妹移民至美国生活的过去拍成影
像,纪录著当时初到美国、渴望融入西方社会的心情,而这次《美国女孩》就像是《姊姊
》的延伸,13岁那年因为母亲罹癌,为了治疗母女三人不得不搬回台湾,她就像是镜头里
的芳仪,在最需要被环境认同的年纪,面对迷惘而选择叛逆,她将回台后的各种不适应与
台美教育文化上的差异冲击所带给自己的痛苦,转为愤怒宣泄在了母亲身上。从《姊姊》
到《美国女孩》,导演阮凤仪承受着父母、来自于上一代的梦想,她被迫做着不得自己决
定的美国梦,却也遭强制从美国梦里醒过来,当梦做了然后梦醒了,她成了既不是美国人
也不是台湾人的存在,只能尴尬的夹在中间奋力挣扎,成长路上泪水比欢笑还多,满是伤
痕的寻找自我与身分上的认同,同时还得试着解开与家人间的问题,不论是《姊姊》与妹
妹的疙瘩,或者是在《美国女孩》和母亲的冲突,在还没有长大之前、在还没有办法理解
父母用意与用心之前,她只得用自己的方式去面对一切。
“妳还是觉得这里不是妳的家吗?”
《美国女孩》之所以动人,除了上述那些属于一个世代的集体回忆,最主要的仍是附着于
电影每一幕的情感,导演阮凤仪将亲自经历转化成电影情节,让自己投射在创造出来的角
色芳仪身上,透过她来回顾成长历程,在已经31岁的现在回头去看当年才13岁的阮凤仪,
从芳仪与母亲王莉莉的相爱却又相杀的矛盾之中,去得到重新审视过去并检讨自己的机会
,因此她并没有仅让芳仪这个角色单方面说话,而是选择放入母亲的观点,试着站在母亲
的角度来看待她曾经的不成熟、更想从王莉莉身上感受着母亲的焦躁与烦闷,还有母亲拼
命想传达可总被自己无视的爱。芳仪与莉莉对于改变其实都害怕,来自于身体与心理上的
不适让这被生活环境剧变产生的焦虑被加倍放大,本该站在中间吸收、消化然后安抚两人
情绪的父亲,又时常因为工作出差中国不在家,母女两人于是一直、一直激烈的冲撞彼此
,当冲突不断发生在这个家里,又无能为力去阻止或处理,“想回美国”成了母女的共同
心愿,尽管看似只有芳仪不断的哭喊想回去,但实际上王莉莉何尝不想?若非生病她怎会
选择回来?“美国”不只是一个梦,更像是一个能够让她们逃离现实的地方。
如果回到美国可以让所有动荡平息,莉莉与丈夫宗辉是会想尽办法、就算倾家荡产也会送
芳仪回去美国,但真的回去了问题就全部解决了吗?我想不会的,芳仪心里也很清楚,她
想回美国不单是对好友的想念、替无法适应台湾生活找的借口,更是她对会失去母亲这件
事的恐惧。芳仪讨厌母亲总把自己会死挂在嘴边,宗辉也很厌烦老这样说的妻子,可他们
都知道,莉莉是想他们早点做好她将不在的准备,然而他们偏偏都不想去接受,遂将这种
逃避心态转往对其他事情的不满发泄,甚至无意识中催眠告诉自己,要是回到美国就好了
、就都会没事了,想到这里怎能不叫人跟着难受?
“妳到底在气妳妈什么?”
“我只是觉得她可以做得更好。”
“但如果这已经是她的最好了的呢?”
《美国女孩》就像是温柔版的《淑女鸟》,导演阮凤仪透过问题与回答,来舔舐著那些你
我都有过、如今早已愈合却仍在电影某些片段里忆起而隐隐刺痛的伤口,于整部电影里散
落各处的,都是她对家庭、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不着痕迹的细节安排成了电影的骨架,而
那些她与她或是他与她的对话则成了血肉,无需矫情与造作即可饱满整部电影。芳仪与莉
莉就像没那么燥热的淑女鸟与玛莉安,没有沟通未果就开门跳车的惊人举动,可她们依然
陷在不对劲的对话里死命挣扎。女儿不爽母亲不顾她们感受,使她们得在无趣空虚中渡过
青春;母亲责怪女儿们怎么没办法谅解、没办法多点体贴?她们彼此都忘记站在对方的立
场想、都忘记对方原来有着不同于自己的痛苦,一昧的只会说出自己的需要、一昧的只会
要求对方做到,从来都只想“为什么对方做不到”,而没有去思考“对方做不到的原因”
,是不是自己要求太多?标准太高?以致于没去注意到其实对方早就努力在做了。
“我希望妳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如果这就已经是我最好的样子了呢?”
《淑女鸟》中这是玛莉亚对淑女鸟望女成凤的期望,如同每个父母对于孩子的期待,“好
还可以更好”。但当她从淑女鸟的口中得到回应,她才意识到父母的期许不知不觉间竟成
了孩子们的压力,而在《美国女孩》里则恰好相反,当朋友问著芳仪为什么这么讨厌母亲
,她认为因为莉莉并没有把“母亲”的工作与职责做到最好,可朋友的又一次反问,才令
芳仪意识到她口中所谓的“更好”会不会已经是母亲的“最好”?《淑女鸟》与《美国女
孩》的遥相呼应,仿佛像在说著母亲与女儿不论如何,最后都会活成彼此的样子,芳仪在
演讲比赛的讲稿上写着,“这个世界上,我最不想成为的人是我的母亲,她的恐惧使我恐
惧,她的软弱使我软弱。”,用力的、带着恨意的叮嘱自己,更还想让母亲坐在台下听着
她的愤怒,然随着剧情发展,当妹妹被诊断出肺炎需要被隔离时,“这个家可能真的会少
一个人”的恐惧侵袭著芳仪、莉莉与宗辉,提早到来却尚未准备好的告别,终于让他们压
抑许久的情绪一次迸发。
争吵过后决定离家出走的芳仪,独自来到了她最想念的马场,在那里她见到了一匹白马,
错以为牠是远在美国的Splash,她想给牠套上绳索,她想要骑着牠在马场奔驰,好似这样
做就能把她带回到美国,但她怎么样却成功不了,不管她再怎么哭求,白马就是不愿意被
套上绳索,最后芳仪放弃了。像是醒悟了什么般的放弃,牠不是她所疼爱的Splash,这里
也不是她想念的美国,她既无法成功让白马套上绳索,也没办法如愿离开台湾,从挣扎到
放弃、从哭求到接受,“白马”就是她想回去继续做的美国梦,尝试过后的徒劳无功,瞬
间让她痛苦的醒了过来,芳仪后来选择搭车回家,选择回去面对她从回来台湾之后就一直
不去面对的现实。这场白马戏的设计,不光是回应着热爱骑马的芳仪,同时却也巧妙成了
“现实”的隐喻,这短短几分钟的戏,是《美国女孩》最动人的时刻。
《美国女孩》重心是放在芳仪与莉莉身上,但父亲宗辉同样重要,他几乎就是我印象里的
父亲模样,总是忙碌于工作,想要带给家人更好的生活,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当我们准
备睡觉的时候才是父亲回家的时间,而隔天起床要去上学时他还在睡,就连假日也很难好
好的一家四口坐下来吃饭,在这个家他和母亲就是标准传统社会里“男主外,女主内”,
他其实很少管家里的事,学校联络簿或是功课都是由母亲来签、来教,相较之下他反而不
怎么在乎成绩,所以真的就跟电影里演的一样,考太差的话我会跑去找父亲代签,但他唯
一不能忍受的,就是我们顶嘴。当对母亲大小声,他就会出声教训我们,罚跪、跪算盘、
拿藤条或衣架打,赏巴掌倒是没有过,不过光这样就够让我们怕他了,父亲的威严感在很
多这种时候慢慢建立,而当父亲如宗辉那样狠狠的教训我们、叫我们怎么可以这样跟大人
讲话,母亲又会冲上前试图拉开父亲,边喊著“好了啦、好了啦、别打了”,最先不舍的
永远都是母亲。《美国女孩》不仅浓缩了那个年代的回忆缩影,也将成长在那个时候的人
们模样复刻还原,于是横著看、直著看,从任何角度来看,看到的都是属于我们一辈人的
故事。
整部电影的细腻,神来一笔的白马戏,似曾相似的台词与桥段,《美国女孩》比很多台湾
电影更像是“台湾电影”,它会让你不由自主的想往记忆里栽进去,被迫唤起很多快乐与
不快乐的经历,不需用力便可轻易打进观众内心、使人对电影产生情感与情绪。导演阮凤
仪从《姊姊》到《美国女孩》,从短片拍到长片,她都用实力告诉观众,她或许是台湾最
会拍家庭题材的导演,虽然在金马奖未能夺下大奖,但相信《美国女孩》肯定会在观众心
里回荡许久,明年、五年、十年甚至在更久的之后,依旧会被记着的一部时代印记。
作者: isayhousayya (inspirit)   2021-12-03 15:55:00
作者: y35246357468 (小銀)   2021-12-03 22:50:00
Y世代 喔天啊我竟然听得懂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