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罪之声》,追求真相的意义。

楼主: a122239 (Sharp)   2021-07-30 13:02:12
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5499323
1984年3月18日,江崎固力果(格力高)社长江崎胜久遭到三名男子绑架,隔日清晨警方
接到绑匪电话要求以10亿日圆现金和100公斤黄金交换人质,然而于三天后的21日江崎胜
久自行从遭监禁的废弃仓库逃出和警方联系,搜查未果后以为事情就此结束,岂料4月江
崎胜久又陆续收到威胁信、其办公大楼、公司仓库亦遭纵火等事,到了月底就连产经新闻
和每日新闻大阪分社都收到了自称为“怪人二十一面相”的犯人挑战书,无奈大阪府警方
却对犯人束手无策,甚至被犯人耍得团团转。次月,怪人二十一面相再次向日本四大报社
发送了挑战信,信里威胁到若这次再没收到现金,他将会在固力果底下的巧克力产品投放
剧毒的氰化物,后来警方果真在某间便利商店里发现掺有氰化物的巧克力,另外还附有属
名怪人二十一面相的字条,明指吃下这盒巧克力的人将会有危险等,消息传出让不少连锁
商店纷纷撤下了固力果的所有产品,受到此事影响造成了固力果股价暴跌、商品乏人问津
,推估至少损失50亿日圆。
当5月中就连长期和固力果合作的长冈香料公司都收到威胁信件,内容同样是被指定在某
个地点交付钜额日圆,可到了指定日期与地点却不见人影、直到6月26日四大报再次收到
怪人二十一面相的信件,提到将结束对固力果的威胁,预告“明年1月再回来”后,整起
事件才总算暂时落幕,固力果的股价慢慢上涨、产品生产也逐渐恢复。但事实上,怪人二
十一面相根本没有停手,相反的他开始向更多的食品企业寄出威胁信,在固力果之后的是
丸大食品,尽管这次警方跟之前一样按照指示在不同地点之间到处跑,最终却还是一无所
获,不过过程中他们却发现一个行径诡异的男子“狐狸眼男”,遗憾的是该名男子利用车
站人潮甩掉了警方,而这次同样的犯人并没有出现在指定现场拿取钜额现金。
同年9月,这次换成森永制菓成为目标,在被要求支付1亿日圆之外,同样被威胁将会在产
品里投毒,由于过去同属一个集团的森永乳业曾爆发过“森永牛奶砷中毒事件”,造成数
百个婴儿死亡,让企业形象受到严重影响,所以森永制菓社长松崎昭雄面对此次威胁相当
谨慎,但即使筹出1亿日圆,犯人依旧没有在指定日期地点出现。过分的是,在次月陆续
在数家商店里发现含有氰化物的森永牌食品,上面除有怪人二十一面相署名纸条,他更扬
言要在更多的产品投毒,逼使数十家销售商撤下森永制菓的产品,此外,他这次亦透过媒
体公开向警方做出挑衅般的挑战。
比起固力果,森永制菓受到的威胁与影响显然更多,随着越来越多家销售商因收到威胁信
下架产品,森永制菓为节省成本不得已削减产能至十分之一、撤去全国各地的电视广告,
没想到怪人二十一面相还是不放过森永制菓,不光是再度向森永乳业副社长发出威胁信要
求更高的钜额日圆,还要求他们得在报纸上刊登一条指定内容的寻人启事,据了解,森永
制菓因此事损失将近200亿日圆。接着,著名咖喱制造商好侍食品也收到了威胁信,内容
提到怪人二十一面相看着固力果与森永制菓相继损失惨重,讥讽了警方的办事无能,觉得
警方根本帮不了好侍食品,但好侍食品还是请求警方协助,而这次警方则要求媒体进行对
报导的管制,因此好侍食品的事并没有曝光。到了好侍食品被指定的11月14日,这天被警
方认为是最有机会逮捕怪人二十一面相集团成员的一次,无奈却因搜查本部和县警察之间
沟通不够而错失良机...
和怪人二十一面的缠斗直到1985年3月向骏河屋寄出威胁信后便告一段落,约莫半年的时
间里犯人的活动减少,到了同年8月12日,发生造成520人死亡的重大空难,好侍食品社长
浦上郁夫也为罹难者之一,而就在这一天,怪人二十一面向媒体发表公告,直说“くいも
んの 会社 いびるの もお やめや…悪党人生 おもろいで”,宣告停止一切活动,此后
怪人二十一面向就再也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事件落幕的前几天,滋贺县警察本部长官山
本昌二于8月7日退休日当天自焚身亡。这一系列的案件被称为“固力果‧森永案”(グリ
コ・森永事件),对于当时的日本社会造成了非常重大的影响,直到了现在追诉期已过该
案件依旧未破,被认为是完美犯罪的一大悬案。
在“固力果‧森永案”里事实上犯人并没有真的得到什么,包含金钱在内。也没有人因为
吃下有毒产品而死亡,先前的固力果纵火案以及被牵扯其中的少女绑架案都无人伤亡,普
遍认为这都是因为犯人每次犯案前都会事先预告的缘故,但从固力果、丸大食品到森永制
菓,每一家受到威胁的企业不论是经济或是名誉都受到难以估计的损失,于是便有人怀疑
犯人的真正目的,是企图从受到影响的股价波动中赚取利益,趁著股价下跌时将其卖空、
在趁股价低潮时大量买进的手法赚取高额利润。然而不管各界如何推测,“固力果‧森永
案”真相还是无人能够解答。作家塩田武士便是以这起“固力果‧森永案”为故事原型、
费时长达15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推理悬疑小说《罪之声》。
塩田武士笔下的《罪之声》和原来的“固力果‧森永案”基本上是如出一辙,他巧妙的以
“银河”、“万座”等虚构公司取代了原来的固力果、森永制菓,用“银万事件”替代了
本来的“固力果‧森永案”,犯人则由“怪人二十一面向”变成了“鞍魔天狗”。银万事
件的发生背景同样是在1984年的大阪,以和原事件几乎相同的犯罪脉络成为了故事里的悬
案,而在银万事件前一年,荷兰也发生了相似案件“贝克曼绑架案”,两起事件被人发现
共通点很多,所以当时银万事件刚发生时,警方便依著贝克曼绑架案的方向着手展开调查
,不过显然的最后是一无所获。在现实里,贝克曼绑架案的原型来自知名的“1983年佛瑞
迪海尼根绑架案”,这起案件与“固力果‧森永案”先后发生,这让塩田武士创作有了想
法,他将两起案件进行解构,使两起案件产生意外的连结,同时更将1960年代的学运风潮
放进书里,让整起事件的理由导向为“当年参与学运的学生长大后对社会、对国家、对企
业的报复行为”,给予本来意义未明的案件一个明确且强烈的动机,最后更从这样的动机
里延伸去探讨后续影响。
“就算他真的是什么案件的犯人,追诉时效早就过了,弄清楚也没用。”
“真相大白是有意义的。”
“什么意义?不是你的自我满足吗!”
案件从来不该只有台面上被报导的那样子,台面下无人知晓、无人关心的部分,往往才是
最该被人们了解的,台面下的受害者的声音同样该被听见。或许这样的想法成了塩田武士
创作《罪之声》的动机,不论是“固力果‧森永案”还是“银万事件”,比起被停留在
1985年的真相,塩田武士更想去关心的是事件后续的延伸,所以《罪之声》重点早已不再
是案件真相,毕竟就像曾根俊也对阿久津说的,追诉期都过了抓到凶手又有何用,阿久津
之所以重启调查,并不单纯是进入新时代的一次总结,而是新闻媒体责任的重新审查,面
对案件不该只是一昧的追求真相,更该不断的反复思考“为什么”,便能在真相水落石出
之时,从中再次认知到其所被赋予的使命与存在意义。
至于俊也,他得知了自己在不知不觉间“被成为”了帮凶,守着秘密独自调查的他随着讯
息越来越多,那种“自己原来是造成国家轰动案件里的一份子”的恐惧感侵扰着他,在知
道与自己同样被利用“声音”的另外一对姊弟人生因此事而毁后,恐惧感反而不见了,取
而代之的是“同样都被利用却怎么只有自己过得幸福快乐”的罪恶感,他从反对到和阿久
津合作像是种补偿心理,因为他想在找出真相后,将那对不同于自己、在恐惧中活了数十
年至今的姊弟俩救出,让他们得以在日后能抬头挺胸的走在阳光底下。俊也的这个角色意
义,是塩田武士想替那些跟俊也一样的人们发声,最后的结局安排更是一种正义的展现,
他以“新闻媒体”与“不被他人知道的受害者”角度切入案件,除了让两者在中间段合作
破案,更让阿久津(新闻媒体)成为那个替他帮助俊也、生岛望与聪一郎姊弟(不被他人
知道的受害者)发声的人,“如果记者的宿命就是踏进他人的人生,那我会选择更靠近他
们一点,倾听被逼入深渊的微弱声音,将其化为文字转达。”
“你让大家看到国家的空洞,然后有改变了什么吗?用犯罪的方式对社会报一箭之仇,留
下了什么?日本变成你期望的国家了吗?”
《罪之声》的情绪饱满,有歉疚、有恐惧、也有愤怒。每一种情绪在剧情的编排之下几乎
都是很满的状态,比起现实生活里的“固力果‧森永案”后来的不了了之,《罪之声》里
的“银万事件”更加戏剧化,和1960年代的学运风潮结合亦是把故事带往另一思考层面,
满足私欲也好、达到目的也好,是否真有需要为了自己而让下一代人背负本来不必背负的
一切?确实现在所拥有的很多都必须感谢前人的努力奋斗,用汗水与鲜血换来的都是感激
,然而这并不表示享受这些的下一代得毫无怨言的成为自己满足私欲、达到目的的工具。
对于从银万事件中找到自我价值的阿久津而言,策划一切的曾根达雄不知悔悟的态度令他
感到愤怒,他愤怒著对方即使过了数十年,仍是未对自己犯下的一切罪行有感到一丝抱歉
,他忍不住将当年被他们利用、以为后来平安却不幸被害死的生岛望的事告诉了曾根达雄
,是要他能有一次、一次也好的替自己做的事后悔,若能让曾根达雄理解自己的错误、体
会她所背负著的痛苦,还给生岛望迟了数十年的道歉,总算也是迟来的正义。
《罪之声》有着推理悬疑电影的架构,先让阿久津与俊也两人分头行动去对银万事件进行
不同目的的调查,中间在互相合作、分享线索,进而将真相逐渐给拼凑而出,在这过程中
两人各自找到了“为什么要知道真相”的理由,而这理由不单对他们而言是很重要的意义
,亦是合理化了电影“为什么要重启调查这早已过了追诉期的案件”的原因。《罪之声》
前半段讯息量庞大、节奏紧凑,随着每次调查都有新的关系人出现,线索与线索间的关联
性推测、同件资讯的来源却因两个人以不同角入切入而有不同的获得的设计也很有感觉,
虽然前面说到真相并不是《罪之声》的重点,然电影却也没有因此失去本味,依然让观众
有一次不错的推理体验。到了后半段转为对角色的内心做更深入的探索,细腻的描写与刻
画让角色们变得立体,观众于是能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去感同身受着他们的感受。
作者: flyingdreams (时光)   2021-07-30 19:00:00
四平八稳的叙述,虽然没有惊悚刺激,但带来一些思考启发,觉得不错,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