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阿拉斯加之死是真蠢还是真启发?

楼主: mogli   2021-07-30 09:02:31
※ 引述《joyca (joyca)》之铭言:
: 想问一下板友们,
: 单就这部电影所描绘的主角历程乃至到最后离开人世,
: 主角的经历是真的如电影中的如此具有所谓的“人生启发”性?
: 还是这些所谓的启发只是导演根据真实事件经过,
: 自己过度诠释或额外加诸上去的意念?
: 现实只不过是一个过分理想化野外生活的年轻人遇难的事件?
: 主角遗留下来的日记遗书跟主角旅程上相处过的人,
: (这些路人真实存在吗?)
: 有可以印证电影里的想法吗?
能够在荒野里存活的角色很多,尤其是末日主题,但在阿拉斯加的酷寒中可能连生存专家都不见得能安然度过,最低温度可达-62.2度C,主角也算很不简单了,光是想每天要去捡东西来烧、猎东西来吃、抵御掠夺者,对于转角就有便利商店、遇到野狗咬你打电话处理、还可以一边洗澡一边上网发废文的文明人是很难想像的。
人类究竟是群体生物,还是本质上是独居生物?
主角拒绝了服从父亲权威和管控,同时也拒绝优渥的生活,他想在大自然中一个人生活,不依靠任何人,不被文明社会的框架所束缚,做出了一个对于明知不可而为知的举动,不依靠任何人,不被文明社会的框架所束缚,做出了一个明知不可而为知的举动,通常在经典悲剧里面这样的角色缺陷正是推动剧情的主要动力,主角投身荒野自寻死路,正常人如我一看不禁皱眉摇头,但这样的意念,某种程度上,属于人类共通情感,为什么这么说呢?
投身大自然、离群索居
一般人工作到很烦的时候,放假重返大自然带来的愉悦;被家人管束到毫无自由,想要逃离家的那份冲动;或遭受重大挫折,谁也不想见,不想面对任何人的想法的自我放逐,放大此意念到极限并当成信仰执行,不就是这位少年最后的人生?
而且说实在你可以说他是准备不够,但不可否认他确实是带着强大意念在执行,他并不是生无可恋,而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自我挑战
一个成绩优异、生活优渥、拥有高度自信(不必然是自满)的主角,选择违抗权威、拒绝社会框架与资源,展开对自己的终极挑战,这种挑战自己迎向未知的精神,个人认为是属于全人类的,人类为什么要离开安稳工作创业、或上太空、探索极地、潜入深海、爬上圣母峰?
光是创业这件事,字面上听起来就是:“脱离安稳的生活,不再看老板脸色,创造成功与财富。”
面对的现实是,你得为了每天是否有顾客上门而烦恼(食物)、担心现金流是否嘎不过来(资源)、同业竞争/奥客(敌意环境)、草创时期从早到晚守着店面(另一种形式的束缚)。
主角如果有wifi,估计他将以人类知识相伴,或许让他成功发展稳定的野外生活,然后接受国家地理频道采访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