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好雷]过程胜于真凶《细物警探》

楼主: tj920614 (邻家老王)   2021-01-31 17:11:21
过程胜于真凶《细物警探》
图文好读版: https://reurl.cc/Q7jlMZ
~*-*~*-*~*-*~*-*~*-*~*-*~*-*~*-*~*-*~*-*~*-*~*-*~
大家好,我是老王。
大家对警匪片的印象是什么呢?
我周遭有不少朋友提到警匪片大多都会联想到爆破或是动作场面,喜欢看日剧的朋友则是
会喜欢按图索骥的追案过程。
但《细物警探》并不属于这两者,如果你想看的是《绝地战警》这样的动作场面,那麻烦
上一页谢谢
准备好了吗?
那么,我们开始吧。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细物警探》讲述离开城市的警探丹佐华盛顿在某次取证时回到过去办案的城市,因此结
识正在办案的雷米马利克,在协助办案的过程中,丹佐华盛顿的过去阴霾也被逐渐揭露。
【三大影帝值得一看】
在《细物警探》中,仿佛能隐隐感觉到,丹佐华盛顿那作为偏执警探那种内敛狠辣,在追
案过程中,他的细心与换位思考能力,以一个追缉者来讲,丹佐华盛顿不仅合格,更能控
制自己在触碰底线前收手,那种收放自如的老练,与富含深意及智慧的言语,也令人对他
背后的种种故事感到好奇。
而雷米马力克则是如同年轻版的丹佐华盛顿,聪明、大胆、责任感强,但同时也自负、偏
执。
就像是丹佐华盛顿对他说的,想想破案是为了谁,雷米为了受害者,而丹佐则表示自己破
案是为了自己,这样截然不同的两种回答,似乎也在代表着两人的经验差距。
雷米对案件的执著,从他多次表示这是自己的案子时就能察觉出来,而丹佐或许也在初次
见面时,就察觉到雷米与自己过去的相似之处,所以才多次告知雷米,不要妄作他人的天
使,这或许也是过来人的一种温柔吧。
杰瑞德雷托则是将那份玩世不恭的张狂,用戏谑的方式出色表现,令人感觉到这个人的奸
诈,却又对他的聪明尤感敬佩,尤其在最后出现在雷米面前时,我感觉到他早已准备就绪
,而最后的结果,恐怕也在雷托的算计之中,自始自终,雷米都没能一解心中的困惑,
反而给自己制造一个可能纠缠一生的恶梦。
其实在整部作品走到后头时,就能明显感觉到雷米因为时间的压力与自我的偏执,开始对
案情产生病态的责任感,那种情绪在他最后挖洞时完全爆发开来,而丹佐也是那时了解,
雷米终究走上与自己相同的道路。
【凶手是谁?】
真凶到底是谁?
我认为反而是整部作品最不重要的事情,可能是雷托,也可能不是雷托,从雷托口
中吐出那个失踪少女的名字时,我认为雷托可能与凶案有所关系,但我认为以雷托的
戏谑个性,以及他窃听警用频道的行径,他更可能是了解有这名失踪少女,而借此将雷米
带向他所想要的结局,而丹佐找到的铁盒,恐怕在第二次打开时已经空无一物了。
《细物警探》用缓慢的节奏,将主轴放在办案时警探的心境转换,以及执著追缉所可能产
生的恶性后果。
越深入,越深陷。
整部作品用一种内敛的情绪讲述著侦办时的无奈与过程,相较于执著真凶是谁,我认为雷
米的心境转变,从傲气到崩溃;以及丹佐华盛顿的步步引导,纠结过去的过程,反而才是
整部作品最吸引我的部分。
但此剧本为约翰李汉考克于90年代创作,至今已有20年以上的时间,而从现在的角度看来
,整部作品的缓慢反而会令较无耐心的观众感到沉闷,而当时的不少观点,在现在看来也
显得有些过时,这种趋近于70年代的警探办案风格,在如今速食化的时代,能满足多少人
的期待,确实令人怀疑。
此外,有一种说是《细物警探》的凶手是参考了90年代著名的连环杀手理察拉米雷兹,在
描述凶手的过程中,无论是夜色中尾行女性的行为模式,或是用锐利物刺穿被害者的手法
,都与拉米雷兹有所相似,有兴趣的朋友也能去看看Netflix的纪录片影集《夜行者:极
恶连环杀手》。
有别于一般警匪作品给人动作感与刺激感,《细物警探》用另一种方式呈现了身为警探的
责任与负担,其中虽然缓慢沉闷,但更能品出当中的孤寂与无奈。从丹佐的执著、雷米的
瓦解、雷托的狡诈,加上多次丹佐的闪回片段,更能感受到在追查真相的途中,那些可
能犯下的过错。
此外,不晓得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件事情,在开头那位可能是真凶的脚步虽然缓慢,但十
分沉稳,没有拖步或是不协调感,但雷托在所有画面中的脚步都可以感觉到某一只脚似
乎有点不协调感,走路有种缓慢拖着的感觉,或许只是我自己想太多,但如果雷托是故
意演出两种不同的步伐,确实十分精采!
我是老王,我们下次见!
更多想法 : https://1991lw.blogspot.com/
作者: littlebonnie (邦尼)   2021-01-31 18:24:00
Jared Leto........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