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怎么可能!视障者进戏院连武打戏、高速运球画面都能马上听懂

楼主: laptic (无明)   2020-11-09 09:52:03
新闻网址:https://www.storm.mg/article/3186975
吴尚轩 2020-11-09 08:00
https://i.imgur.com/fUBz6Ff.jpg
金马影展今年首度与文化部影视局、口述影像推广协会合作,推出《下半场》口述影像版
本,背后意义除了兼顾文化平权外,更重要的是,这是也是台湾首度有电影院放映口述影
像版本电影。示意图。(资料照,甲上娱乐提供)
每逢大小影展,场内影迷总是盯着萤幕、目不转睛怕错过任何重要环节,不过今年金马影
展却有个特殊的放映场次,播的是运动电影《下半场》,但观众却不专注在场上的球员,
反倒戴上耳机,不少人甚至闭上双眼仔细聆听“慢动作的画面里,桐豪用力一扳抢到球,
却因为太用力,手撞上秀宇的脸,球也顺势飞走。秀宇飞身救球把球拨回场内,自己却摔
出场外撞上广告版。”
这些人在观赏的,正是所谓“口述影像”版本电影,金马影展今年首度与文化部影视局、
口述影像推广协会合作,推出《下半场》口述影像版本,背后意义除了兼顾文化平权外,
更重要的是,这是也是台湾首度有电影院放映口述影像版本电影。
https://i.imgur.com/Dmo78Ha.jpg
根据卫福部统计,截至今年我国约有5万6000多名视障者,在2018年公布的身心障碍者生
活状况及需求调查中显示,58.81%视障者主要休闲活动为看DVD、录影带与电视。示意图
。(资料照,取自脸书“国家两厅院 NTCH, Taipei”)
根据卫福部统计,截至今年我国约有5万6000多名视障者,在2018年公布的身心障碍者生
活状况及需求调查中显示,58.81%视障者主要休闲活动为看DVD、录影带与电视,此外也
有0.46%视障者会选择去电影院看电影。
要协助视障者享受影视趣味,便得透过口述影像。口述影像是透过文字语言的描述,来辅
助视障者理解影像讯息,从电视节目、电影到博物馆导览等都是应用范围,而影视作品的
口述影像,便是在不干扰原有声音、对白的情况下,将影片里如场景、灯光、人物表情与
动作等视觉资讯,透过语言解释描述。
“不只是让人知道故事就好,还要描述场景”
口述影像发展协会资深讯息设计师赵又慈说明,口述影像是要让视障者接触视觉讯息,逻
辑跟有声书或广播剧有很大差别。她举例,同一段剧情如果是广播剧,可能只会说“主角
开车,眼睛紧盯着前方,前方有警察盯着路口”,但若是口述影像,则可能会描述“谁谁
谁瞪大了眼睛,画面来回特写驾驶的脸,跟警察僵硬的表情”,不是只是让人知道故事就
好,还要描述如时空场景、镜头的切换等。
赵又慈说明,其实的大多数视障者都是后天导致,他们以前有过视觉经验,对视觉叙事会
有残留记忆,更能透过口述影像,重温真的在看电影的经历。
https://i.imgur.com/RScNQGY.jpg
口述影像发展协会资深讯息设计师赵又慈说明,口述影像是要让视障者接触视觉讯息,逻
辑跟有声书或广播剧有很大差别。(资料照,曾广仪摄)
但要透过“说”的表达各式各样影片,如何表达也是门学问。赵又慈指出,很多人以为口
述影是翻译,但这不像“母亲”对应“mother”,视觉在一瞬间可以传达很多资讯,可以
快速知道一个东西的款式、功能、材质,甚至可以知道价值、什么位阶的人在用等,视觉
背后又什么意义,什么让人感动、寂寥、不舒服等,一般人没受过训练的话很难精准表达。
赵又慈说明,人类1秒只能讲4至5个字,过去像《卧虎藏龙》这样的武打片,口述影像可
能根本来不及描述武打场景,所以会用抽象的方式表达,只会说“一阵刀光剑影”,不会
描述谁出了刀、谁出了剑。而如《下半场》,最后决赛时球在球队之间快速传来传去,连
明眼人也未必分得清楚谁拿球,因此也会采用大概的描述,不会细部描述现在谁拿球、谁
运球。
https://i.imgur.com/9a7VnUG.jpg
电影《下半场》有“口述影像”版本电影。(资料照,逆光电影提供)
若是有大量留白,或是对话少的剧情片怎么处理?赵又慈指出,口述影像就得跟着变慢,
她举例,如电影《百日告别》最后,主角为亡妻做完百日后下山,镜头在蜿蜒的山路上一
直追着接驳巴士,口述影像就要描写这个运镜的过程,视线怎样、镜头画面里出现怎样的
元素等。
赵又慈呼吁,口述影像的重点之一是“回忆”,很鼓励视障者的亲友一起陪同观看,因为
一起观影的记忆更重要,明眼人一起看口述影像,有时候也会受到启发,有时候会发现自
己原来有些东西没看到或没看懂。
“台湾推广口述影像的困境,在于这些人没有工作机会”
尽管文化部已从2017年起陆续开办口述影像训练,并制作如《海角七号》、《女朋友‧男
朋友》等热门电影的口述影像版,而如公视人生剧展等节目也有口述影像版于YouTube等
平台,不过在电影院方面,迟至今年,才终于有一家戏院业者装设有口述影像播映系统,
让视障者可配戴耳机,於戏院内一同观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MEROABvVSw
文化部影视局局长徐宜君受访时表示,虽然每年训练30、40的口述影像人才没有问题,但
台湾推广口述影像的困境在于这些人没有工作机会、没案子可接,影视局曾经思考过,要
求所有接受补助的影视作品都要做口述影像版本,但后来发现就算做出来也没有戏院可以
放,因此转向补助戏院装设装置。
事实上,金马影展放映《下半场》口述影像时,除了视障朋友外,也广邀制作单位、戏院
业者一同观赏,希望让业内人士更加理解。徐宜君说明,未来希望先从连锁戏院开始,至
少每家戏院有1厅装设装置,如果明年戏院装设都顺利,就会跟劳动部讨论,是否要把口
述影像训练变成职训,未来视障者也可以协助撰稿或审稿,有增加就业的可能性。
赵又慈:选华语可以外销到中国、马来西亚与美加华人区
不过从推广者角度来看,口述影像的推展仍然步履维艰。赵又慈说明,尽管1部电影制作
口述影像版本的费用,仅需要约为15至20万,但许多案主会认为,接触到的族群太小众,
常常嫌费用太高。
在资源缺少下,往往只能做1个版本的口述影像,难以针对不同视障程度做出区别,在使
用语言上,也多只能以接触性最广的华语为主,难以顾及台语、客语等其他族群语言。赵
又慈表示,选择华语还有一个理由,是除了台湾以外,也可以外销到中国、马来西亚,或
美国跟加拿大拿等地的华人区。
在人员培训上,即便口述影像协会每年跟文化部合作培训,但赵又慈也提醒,1名口述影
像设计师的养成事实上需要好几年,不同影片类型的基础训练就要3、4个月,但影视技法
太多了,也没有任何作品会内容相同,好的设计师需要视觉观看、文字书写的素养,也要
有足够的听觉接受程度,这都不是只培训2个月就可以完成的。
卫福部:88.49%听障者主要休闲活动是看电视、DVD或录影带
目前口述影像制作时间,以1部90分钟左右的电影来说,约需要1个月时间。对此赵又慈也
说明,大多数人都无法全职做口述影像工作,也因此制作时间会拉得比较长,她也感慨,
像Netflix等平台即便有口述影像,但大多也是委托字幕、配音公司制作,但口述影像有
很高的专业性,如果制作出来的东西不符合视障者需求,会产生的另一层隐忧就是,“当
市面上大部分都是难吃的东西时,他还会对口述影像有信心吗?”
在观看的需求上,听障者又是另一个常被忽略的族群。卫福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12万
4000多名听障者,88.49%听障者主要休闲活动是看电视、DVD或录影带,3.8%则是去电影
院看电影。
除了手语以及字幕外,“情境字幕”是协助听障者理解影视作品的一个途径,情境字幕除
了人物对白外,也会透过括号描述剧中出现的重要音效或背景音效,如(打字音)、(爆
破声)等,目前部分网络平台影集、电影,可选择开启情境字幕,电影院多无提供此服务。
“对话一直进行,仅有一般字幕观众未必分得清谁在讲话”
从事手译将近30年的手语老师王兴嫱便指出,像有时候看电影,会听到画面外传来爆炸声
,街上的人陷入恐慌,但没有情境字幕帮助的话,听障者很难理解发生了什么事,或有时
候对话一直进行,仅有一般字幕的话,观众未必能分得清楚是谁在讲话。
王兴嫱也另外就电视节目、活动转播指出,如金马奖、金曲奖典礼甚至选举开票,要看手
语版本都要透过网络频道,一般电视频道只有一般画面,“我们的质疑就是他(听障者)
不能跟家人一起看,他要自己看自己的装置,无法一起参与、一起体验情绪。”
“手语画面太小,很多指头的细节动作会不清楚”
王兴嫱也谈到,中选会有规定,如政见发表等转播,手语画面大能不得小于3分之1,但其
他如民间自办的政见发表会,手语画面常常就是随便做、有做就好,她感叹主事者往往都
是听人(聋人称呼听觉正常的人为听人),会觉得已经有手语画面,为什么还要求更大?
但画面太小的话,很多指头的细节动作会不清楚,这就像看电视,音量却被掐住不能放大
一样。
https://i.imgur.com/62nUrPB.jpg
从事手译将近30年的手语老师王兴嫱便指出,听觉正常的人会觉得已经有手语画面,为什
么还要求更大?但画面太小的话,很多指头的细节动作会不清楚。示意图。(资料照,颜
麟宇摄)
几年前,一支饶舌歌手表演,手语老师同步“超杀”翻译的影片,在社群网络上爆红,片
中的手语翻译员Holly Maniatty时常于Snoop Dogg、Jay Z等饶舌歌手的演担任翻译,
不过回到台湾,王兴嫱则感叹,尽管跨年演唱会等活动,在主持人讲话、长官致词时会配
有手语翻译,但往往一开始唱歌手,翻译就消失了。
王兴嫱指出,听障者不是全都听不到,还是有不同的听损等级,很多听障者很爱听音乐,
外国连演唱会、饶舌歌手表演都有翻译,“台湾的手语翻议员,很多都是学校手语社出来
的,其实很多都是手语歌高手”,跨年演唱时其实也可以有手语翻译,但许多制作单位往
往一放歌,就会把手语拿掉。
王兴嫱最后也强调,其实不管是字幕或是手语,对聋人来说都同等重要,一部分聋人从小
到大使用手语,已经习惯手语的语言结构,一部分听障者则是从小戴助听器、电子耳,接
受一般的中文教育,所以若要兼顾的话,萤幕上的呈现最好2者都要有。
对于听障者遭遇的种种困难,徐宜君也坦言“确实还没针对听障者有太多讨论”,她表示
,《电影法》中已经明订,电影映演时必须上字幕,但听障者也有看字幕、手语、唇语的
不同需求,影视局也在思考不同的状况跟需求,而一般大型活动、典礼都有手语服务外,
也有考虑过即时听打等服务,确实还要再研究如何照顾听障者需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