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大学性丑闻Citation (Netflix尼日利亚片)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20-11-09 08:18:04
Netflix 本周末上架的《大学性丑闻》,是 N社架上众多“奈莱坞”电影之一,上月底在尼日利亚上映后、隔一周就在全球上架了。它的题材是这几年全球正夯但近来反作用力也甚强的 #MeToo 运动,不过不是发生在英美等西方国家而是发生在非洲国家。而选在这周上架,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和西方影剧圈本周一个众所瞩目的大事件好像多多少少也有其似曾相识呢...
https://pbs.twimg.com/media/Eign7MWWsAIW3mb.jpg
本片主角 Moremi 是尼日利亚天才大学生,年方二十已跳多级跳到研究生,刚进本片的大学攻读国际关系(更像是“国际冲突管理”)硕士。在这里,她除了享受上课讨论、论文写作、大学迎新、大学社团、大学好友、大学男友等多采多姿的大学生活外,影响她人生更巨大的是和她一样天才的年轻教授 Lucien N'Dyare :这位教授出身塞内加尔贫困小渔村,但天纵英才又力争上游跳了很多级、很快拿两个硕士还拿巴黎大学博士、进入联合国当特派员调解各地冲突、当了全球好多大学的讲座教授与好多 NGO理事... 更棒的是学识渊博、教学风趣、辩论灵活,简直完美教授!
本来有点死气沈沈、老教授们都跟不太上天才学生的大学里,突然来了这么个可以匹敌的天才教授,他可以赏识 Moremi 的天赋才能、开启 Moremi 的学术潜力、听懂 Moremi 的独创见地、拓展 Moremi 的国际人脉、更可打开 Moremi 进入联合国工作展开外交人生的职涯之窗... 真正是 Moremi 生命中的贵人呀!只是很可惜,当 Moremi 和他学术交流与知性交流一日日越来越深入时,他好像想的还不只“学术”与“知性”、还想进一步到“感情”或“身体”XD 自己已交了医学院男友、对教授并没意思、也对师生分际戒慎谨守的 Moremi 数度明言拒绝了,但没这么简单。
即使如此 Moremi 还是努力和教授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毕竟这是她知性与学术上的贵人,她并不想因为感性与身体上与对方发生几次小冲突就放弃掉;但对教授 Lucien 来说这已非关“知性与学术”、甚至自己原先想的“感情与身体”恐怕都已变调了,变得更像是一个身为金童教授那天纵英才又德高望重的成功人生受到了打击、伤到了自尊、下不了台阶、因而对自己浪漫想像中的完美形象势在必得!因此,他坚定地要想发设法得到 Moremi ,不只得到她的人更要得到她的心,当他终于跨出那一步露出兽性施展暴力时,他甚至还说服自己“都是妳来找我”令我不得已 XD
本片开场,先拍了一段同一学校两年前的事件,是一位教授以分数要胁女学生和他性交、女学生收到欺凌却求助无门没人相信,于是女学生只好自己找了两位力挺自己的男同学、一齐把教授引诱出来拳打脚踢动私刑!结果教授慌忙逃命时给车撞死、三位学生也全被退学(不知有无法办)根本两败俱伤。因此,本片在大约三分钟左右谈“两年后”的女主角 Moremi 对年轻教授 Lucien 这事件时,学校已特别慎重其事成立了伦理评议委员会,要声称受暴的学生相信学校公权力、绝不可以动私刑、我们尼日利亚不是原始部落而是文明国家! Moremi 于是上报评议会相信了体制。
从本片三分钟起,接下来两个半小时都采“过去与现在”双线并进:现在线,是这场评议会的各种听证,包括声称受害的 Moremi 与声称无辜的 Lucien 、以及他们班上曾见证 Moremi & Lucien师生相处的许多同学们、包括 Moremi 的男友与闺蜜还有男性好友与其他一般同学在此两造身旁都有律师提供他们答辩策略的咨询,场外 Moremi 背后有非洲女权团体 ADJ一路支持她把她捧为 #MeToo 运动的标竿、年轻教授 Lucien 背后则有重重建制中德高望重的外交圈与学术圈同道们为他人格担保;而过去线,则是 Moremi 自己看着当下评议会、回忆从前与教授相识一场的过去。
本片不是鬼影幢幢的悬疑片,它所描述的“过去”对观众来说并不是争议的过去、并不以“一个事实两种表述”来悬疑呈现、也并不完“辩方控方是谁在说谎”来给观众解谜;相反地,本片的“过去”线都是真确的记忆、本片的呈现也直接设定 Moremi 的记忆都是真确,也设定在评议会中 Moremi 的声称都是诚实表述、而 Lucien 会在缺乏事证的症结点上偷天换日或虚构捏造,至于评议会中的各种证人则只能或诚实或说谎地报告他们看到的客观事实、并根据这客观事实佐以自己的世界观加以主观陈述。本片唯一的“悬疑”,倒是这评议会委员们,令人不知是否坚守中立。
各种控诉两性暴力的女性电影、各种谈法庭辩论的正义电影,好莱坞已拍很多了,相较之下我看这部“奈莱坞”拍的《大学性丑闻》,觉得它在叙事的清楚、论述的扎实、事件的呈现,都有媲美好莱坞的商业片基本功力,甚至在音乐画面景观文化语言演出等艺术层面、都有跳脱好莱坞而呈现自己非洲风格的独特性。它比起好莱坞商业片,唯一令我觉得还有不少进步空间处,在一种商业片的 sharpness,也许可以说是“精锐感”或“俐落感”吧?它说一个看似简单的“权势性侵”故事,竟拍成长片用了两个半小时!英语国家影评几乎都觉得一个半小时就够了,此片恐嫌冗长。
不过我倒很欣赏它的“冗长”。首先我是第一次看尼日利亚片、对非洲电影与非洲生活文化一无所知、而抱持着新鲜感乐意多看一点、一路看下来剧情不论聚焦散焦都令我津津有味!其次,它的冗长到底“冗”在哪?也许就法律攻防片来说,真要把所有 Moremi & Lucien之间的经历与事证都完整讲述,大概真的只需一个半小时;但此片以 Moremi 为主角的故事,显然远远不只是“权势性侵”与“法律攻防”而已:这性侵风波是她最不愿发生的一件事、享受大学生活与精进国关学术才是她最在意的事,此片与其说把她当个受害人来谈“案子”,不如说就是在专心谈她这个人。
也因此,本片这“弱势女学生 vs 强势男教授”的权势性侵辩论中,当事人 Moremi 一直焦虑著:一方面,她一点都不想要发生这一切,发生之后只想把它当成个噩梦快快度过去,认为大学生活与精进学术才是我所要专注的;但另一方面,她背后又突然跑出来女权团体 ADJ、以及陪伴她面对评议会的女权律师,这些人每每热情支持她、她却往往皱起眉头觉得热情到过头令她不自在,总是觉得你们真的是来支持我的权益吗?抑或只是要来消费我这个“完美受害者”、拿来当看板喂养你们的女权运动成长茁壮?不得不说,这担心其来有自,我们现世许多运动都未必这么单纯的。
无独有偶,Moremi自己的生活,以社会观点看来恐也争议重重,令她很难符合外界心中“完美受害者”形象。甚至别说外界,就连她自己的同学好友等证人们,看她的生活也都皱起眉头不慎苟同,譬如:(1) 对闺蜜来说,我们女生不是都很哈这个年轻俊帅教授吗?妳跟他走这么近不是想倒贴他吗?(2) 对努力向学的男同学来说,觉得 Moremi 这天才同学和 Lucien 这天才教授刚好匹配呀,整个学校智慧相仿的就这两人了,若他们心心相印也不意外呀;(3) 对医学院男友来说,每次建议她离男教授远一点她都不听,社会认定的男女分际她也没守好,发生悲剧不是意料之中吗?
更糟的是,在“权势性侵”的处境下,权势者真是很有权势的、是形象光鲜亮丽德高望重人人都信的(不信的只有女权团体 ADJ,根本只是少数,甚至被当作是来乱的)、甚至是有好多重量级教授大老都愿意无条件站出来给他人格担保的。因此,占权势地位的 Lucien 是可以云淡风清搬弄是非的:我很欣赏这位天才女学生、我很坚持和她严守师生关系的分际,怎奈都是她自己倒贴上来、可能是想着要我给她论文高分数、或是要透过我一步步上爬到联合国高位,我多次拒绝但她还是一直贴上来、结果她恼羞成怒才一状告我哎哎真无奈 XD 啊不信吗?去问问许多人都可以作证。
也许,本片片名叫 "Citation" 还谈很多“学术引用”,就在谈权势者的“作证”与“作保”文化吧?在许多法庭辩论、媒体攻防、舆论风向上,其实事实“真相”往往没有直接证据,都只能靠外界旁敲侧击透过种种间接证据去“联想”而“建构”出来。譬如,“人格担保”这事就是一种联想:我认识这教授很多年、我知道他为人正直绝不会做这样的事,而且我人格正直贡献社会享誉全球、我的担保是重量级不容怀疑的。或是,也不用重量级上层担保,光是下层的学生文化就有许多勾心斗角争风吃醋,只要看不过 Moremi 作风的,就算其实啥也不知都能绘声绘影加油添醋。
而 Moremi 到底是什么“作风”令人看不下去呢?说实话这其中也有很多不理性的社会成见:Moremi有天才学识能和教授无话不谈,这点一般学生做不到、就觉得事情不寻常;Moremi和教授知性交流且表现超凡而成为教授的宠儿,这点人人看在心底、有的羡慕有的嫉妒;一个单身女生和一个青年男子走这么近、还常常只有两人交谈而让别人插不到话因此落单,这点绝非良家妇女所当为、没人看到的地方妳在做什么谁也不知道;最后,Moremi虽然上课研讨都穿得很俐落正式,但参加课后迎新派对轰趴等场合都穿得很清凉完全没在怕,难道这不是有意诱惑成年男士对你垂涎吗?
本片虽然“权势性侵”的事实是直接呈现给观众的,一翻两瞪眼没有模糊空间,但权势性侵的“缘由”这点上,倒是有点尖锐地挑战观众意识了:看到一个自由奔放热情洋溢、和教授心有灵犀超有默契、常和教授个别谈论也常不经意独处、还常去教授家也得到教授高分与工作推荐、甚至教授开导生会招待大家吃喝时会穿得很辣去教授家的 20 岁少女,我们会认定她是个“不检点的女子”吗?会认定她处心积虑“用身体上爬”吗?会认为都是“她穿太辣”而诱惑男人犯罪吗?会认为男友都警告过她了、都是她自己不听劝才遇上灾祸、而都是她自己“咎由自取”吗?
刚好最近台南长荣路灯事件很夯,也引起媒体上一些关于“女生自保”的讨论,这些讨论往往声称出于善意、而且有不少可能真的是出于善意,但它们也时常流于“当个乖女孩”的摸头规训、变成社会枷锁套牢在这些受害女子的身上。当然啦,当一个性侵罪犯人赃俱获罪证确凿时,整个社会(应该)是不会有人站在他那边的,在狂批加害者的同时会不会轻轻谴责一下受害者那就不一定;但,若没有人赃俱获的“直接证据”,而只有各种“间接证据”旁敲侧击带出的“风向”时,这风向是倾向怀疑加害嫌疑人?倾向怀疑声称受害者?还是能秉持理性中道辨认伦理考察证据呢?
此片“弱势学生 vs 强势教授”的种种情境,放在最近影坛很红的那场家暴问题,我们虽不知背后那难以知晓的“事实”能否比较,但那表面上已腥风血雨的“争战”已处处似曾相识:男的是业内德高望重的资深大老、女的是业内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女的指控男的施行性别暴力、男的反过来指控女的才施行性别暴力而他才是受害者,女的声称曾敬爱男的但走不下去了、男的声称这女的是处心积虑要靠我上爬,女的背后只有少数的女权团体与女权律师在支撑她、但整个舆论一面倒都在挺男的、而且还有众多男的旧识出来人格担保“他绝不会做这样的事”。
本片取名"Citation",以 Moremi 写论文时的“学术引用”当主题意象,的确是挺血淋淋。首先,在几场看似与故事主轴不太相关的论文指导戏份中,教授 Lucien 在两人师生默契十足时告诉她“妳除了引用各种学术理论外,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独创见解”;但到了 Lucien 施展暴行未遂而和 Moremi 撕破脸后,他对“引用”这件事的态度也 180度大转弯,否定 Moremi 一切自己搜集的资料与独创的见解,而认定你的论文“引用理论不足”就没有立足的基础。很残酷地,这也发生在法庭攻防上,难道有人很多背书可“引用”、有人没人可背书而只有自己声称,就没人要听?
电影终局 Moremi 的解法,也有其论文启示:不能只在“自己声称 vs 理论引用”之间打混战,而要自己卷起袖管做田野调查蒐集实证,唯有扎实的实证才能与铺天盖地的“引用”一较高下。本片最后,就让 Moremi 靠自己的蒐证,找到了 Lucien 过去的类似犯罪前科、见证他犯罪却被金钱封口的证人、并建构了连续犯罪的行为模式,这才说服了评议会相信她受到权势性侵的声称。这个世界观,并不理想而很务实:只要事情发生在没影音与证人的地方、甚至没伤口与 DNA而没直接证据,那就别想“自己声称”会有人肯听!战场仍然在“间接证据”与“行为模式建立”之上。
看完后我想想,觉得这部电影其实是很丰富的,花两个半小时谈一个校园权势性侵的小故事,竟从评议会的“找真相”主轴向外延伸照顾到了好多面向:(1) 以 Lucien 为中心,表达高层人人互相照应的权势文化;(2) 透过众位同侪证人之口,表达社会如何以刻板印象凝视女性甚至要求女性;(3) 透过女权律师与女权团体,谈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人我分际、更思考运动的两面刃性质;(4) 透过 Moremi 自己迷惘的学术与控诉历程双线交错,让她体验一次“事实”如何建构、如何再现、如何发表出来说服这社会。
这其中,拍了好多 Moremi 的校园生活与同侪们,让他们一起参加了好多派对跳了好多舞唱了好多歌,除了趁机会把有别于好莱坞商业片的“奈莱坞”非洲影音美术景观等风情尽情呈现外,我觉得也默默在告诉年轻人们一种面对性别问题的态度。此片年轻人们,主要角色大概是女闺蜜、男同学、与医学院男友三人,大家基本上都不是打压 Moremi 的坏人、但也不是能够支持 Moremi 的正面角色,反而他们都只代言不知所措仍在学习的一般尼日利亚大学生心态,既是道义上支持 Moremi 这朋友、又难免抱着社会传统眼光去观看 Moremi 行为怎么这么争议这么不检点。
成长最大的是医学院男友:他虽然追到了 Moremi、Moremi 也很喜欢他而认真跟他交往,但他一直抱有“男朋友”拥有女友的心态、总是不赞同 Moremi 做许多事,那“不赞同”并不是理性给予建议让女友决定、而只是告诉女友“我叫妳别去、妳还是要去、我很不高兴”,这种把女友当自己所有物的心态人人听了都会心下一凛。然而,这医学院男友是正向的,他尽管这一路多所冲突,也都支持 Moremi 走了下来,直到最后评议结果出炉大获全胜时,关系成长的象征动作就在一个“拥抱”细节上:男生不要理所当然地抱下去、而是张开双臂表露自己心意后、欢迎女生来拥抱。
看到这一幕作为象征的结尾,我个人觉得此片评议会攻防建构真相的“正义”已是其次了,真正重要的讯息还是“两性分际”:我们既要鼓励人们自由挥洒、却又担忧踰矩越界产生冲突,那该怎么办呢?对很多传统社会长大的男生来说更是麻烦:我们从小就被教男生追女生、男生要主动、男生要调情,甚至有时太过礼貌有些女生还会嫌不够主动、往往女生就被更主动的男生追走了、往往具有侵略性的坏男生魅力还比乖男吃得开... 那么,叫我们男生怎么当个尊重女性的乖男呢?与女性相处时我们又该如何自处呢?面对女性好像与我心有灵犀、令我怦然心动时、又该怎么办?
此片启示,回归最单纯的人与人相处:不要默认对方的心之所向、不要过度联想对方的行为表意、不要妄自界定对方的行为模式、就算对方已是自己女友了也不能自认拥有她什么... 一切,都只能自己明确表露自己意愿、等待对方回应听她怎么说,这才是两人间的相处。在传统男性较外向强势的社会如此、若有天两性处境翻转了一样应如此。当然,这种“表露自己、等待回应”的平等作为是需要一点胆量、面临着可能被拒绝的风险、更要能够淡然面对困窘而不脑羞。综观 Lucien 攻击 Moremi 的心路历程,与其说是有计划的恶意猎食,不如说只是男性自尊受创而恼羞成怒。
这样的电影我不知两性观众会怎么看,只希望大家都别快速对号入座觉得此片在赞扬或贬低自己、甚或在赞扬或贬低自己的性别社群,因为此片说到最后还是在探索一种两性相处的理想关系。当然也不是多深入的两性关系啦,也不过就是在面对师生相处、同侪交友、情侣交往的那条日常红线而已,但很显然光这条红线就已经困扰全球校园与职场男女很久了... 《大学性丑闻》是部我不熟悉而很有新鲜感的尼日利亚片、拥有各种眼睛一亮的尼日利亚风情与尼日利亚金曲,但它的呈现方式与好莱坞商业片一样入口即化、它的议题也不只限于当地而能让全球观众共鸣。推荐欣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eMAYynMc1w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