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台湾第一部用IPHONE拍摄并上院线的商业电影 怪胎的讨论度真的不高
也许这就是 好电影的悲哀吧 当叙事完整构成独立结构 对观众而言就是他人的故事
被喂食了一小时多的美好梦境 然后走出戏院 感觉跟我无关 如此而已
但是 电影只能是造梦卖梦的艺术或娱乐吗? 不能够去搅动观众的心底深处?
毫无疑问 怪胎属于好看的电影 首先是美术设计就非常有特色 色彩鲜明 对比性强
视觉配色与构图也很协调 整体色温 是社群媒体常出现的网红糖果色调 很网络世代
男女主角的演技也自然 很多人都觉得闹剧好演 但如果缺乏精准身体语言
只会变成 不好笑的写实剧 那就是灾难一场 浮夸与细腻的差别往往只在一线之间
(林柏宏身材怎么变那么好? 对他的印象停留在多年前的<六弄咖啡馆>
很可惜那是一部台湾小清新被大陆资本强暴的电影
但林柏宏的演技自然 口条也没什么问题 声音表情足够
相较于表演精准以至于过度油条的男主角董子健 26岁的林柏宏还比较像高中生)
电影里 OCD只是一个符号象征 让主角们脱离普通人变成怪胎
OCD可以使用任何一种怪癖 疾病 甚至是 性取向代替 正如早年同志电影的QUEER自称
重点不在于疾病本身 而在于 "你懂我" 所以如果以为电影试图为OCD讲话一定会失望
毕竟里面对于OCD的描写过于片面嘻笑 想像力的成分居多 没有深入理解心理状态
然而人都会改变 就像交错的直线 虽然短暂散发耀眼光芒 但终将渐行渐远
怪胎的主题 其实是 放手 let it go 因为QUE SERA SERA该发生就是会发生
勉强对方 其实也是一种强迫症 无法接受改变
特别喜欢导演选用的后半段循环结构 以及暗示性的结尾
观众先感觉林柏宏很渣 后来发现一切都是女主角的梦境
女主角 完全可以同理 林柏宏之前的反应 因为如果是她自己 应该也会做出同样选择
所以 如果总有一个人会被伤害 是不是应该在背叛发生之前 先踩刹车?
变了 就是变了 不需要彼此勉强 有时候温柔反而是伤害
不如在彼此两不亏欠的状况下 好聚好散 不需要什么理由....
配合"喜欢一个人时 所有的缺点都可以容忍 但当不喜欢时 就都成了致命伤"口白
我希望 主角能做出 不同于梦境的选择吧?
因为是怪胎 所以才能不被情感道德绑架 不要因为习惯而继续一起
我觉得这是导演给这个世界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