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决战最前线》对战争惨痛代价的反思

楼主: benbenson12 (binbin)   2020-06-15 00:13:20
以下有雷
图文好读版:https://loory.tw/journeys-end/
~*-*~*-*~*-*~*-*~*-*~*-*~*-*~*-*~*-*~*-*~*-*~*-*~
《决战最前线》是一部英国战争剧情电影,由桑迪比执导,保罗巴特尼、山姆克莱弗林、
阿萨巴特菲尔德主演,故事改编自1928年RC谢里夫的同名剧作,讲述1918年一战期间,刚
从学校毕业的年轻少尉吉米来到法国的战壕前线,跟德军相隔不过一个球场的距离。面对
德军增援部队不断乘着火车前来,敌方即将进攻的谣言在英军中蔓延,吉米也受到威士忌
不离手的长官史丹霍普指派,前往执行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且死伤比率最高的一场战役,尤其在西线战场的壕沟
战,人们不仅要在残忍无情的战场上生存、清理战壕里恶劣的卫生环境,还必须面对不知
道何时会受到敌方砲火攻击、在睡梦中听到一点动静便会瞬间惊醒的恐惧。这种会让身处
其中的士兵感到疲惫不堪,就算原本充满热情与战意也会随着时间逐渐消散,甚至因为巨
大心理压力而失去理智的处境,就是电影《决战最前线》主要在描述的主题。
《决战最前线》故事背景设定于一战开始 4 年后的 1918 年春季,由于德国将军鲁登道
夫意识到己方无法再继续消耗,必须抢先美军支援到达欧洲前获得阶段性的胜利,因此在
跟东方俄罗斯签属停战条约之后,鲁登道夫将东线战场的士兵调往西方,希望以军力优势
向协约国展开突袭进攻的“皇帝会战”前夕。而电影正是以英军的视角出发,面对敌方德
军逐渐集结酝酿、大战一触即发的氛围,对身处战场上士兵做出相当详细的描写。
电影《决战最前线》聚焦的时间点相当精准,当时英军各连队有轮流到前线壕沟驻守六天
的制度,而在 3 月 21 日战事爆发的四天前,刚毕业的吉米向将军叔叔要求加入由同乡
旧识史丹霍普所带领的连队,跟随他们在战争态势最高的时期来到前线,让电影从指挥官
史丹霍普与吉米这位初入战场年轻军官的角度切入,不仅清楚呈现出战争对人们心灵造成
的影响,也借由这起“皇帝会战”进攻带着观众见证在无情战场上人命的脆弱与廉价。
正是如此,不像《决战中途岛》、《108悍将》等传统战争电影那样有着双方枪砲驳火的
动作场景,《决战最前线》反而专注于剧情面,把焦点放在角色之间关系与心境之上,无
论是新兵吉米、由《我就要你好好的》山姆克莱弗林所主演的连长史丹霍普,或者由“幻
视”保罗巴特尼饰演的副连长“叔叔”奥斯本、亲切的特罗特与深受战争创伤的希伯特等
几位军官,尽管每个人性格与应对压力的方式皆有所不同,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场战争确
实都对他们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战争电影最精采的就是身处战场的士兵真是一点都没错,即便是曾经最优秀的军官史丹霍
普,在受到长期砲击与枪响不断的高压紧绷环境摧残,都会显露出因为喝汤没有胡椒粉而
对下属发怒、只能用酒精麻醉自己内心压力与恐惧,并且愧于面对亲友的颓态,更不用说
原本满腔热血的吉米在执行危险任务、见证到生离死别之后,了解战场的无情与残酷而濒
临崩溃的情绪,《决战最前线》都成功利用“皇帝会战”前的敏感时间点,让观众看见这
些军官听着敌方援军不断集结,那种身为第一线人员随时会遭受攻击,却又必须冷静做出
应对准备的矛盾心理状态。
《决战最前线》证明一部战争电影就算没有大场面也能够拍得精彩,如果说《1917》是利
用一镜到底带着我们清楚看见战场的全貌,那《决战最前线》就是以狭窄、脏乱且不能把
头抬得太高的壕沟,呈现出当时人们性命随时都受到威胁的险恶处境,而这也直接反映到
电影的动作场面之上,混乱狂躁、让人几乎看不清楚当下情况的镜头,就好像士兵爬出壕
沟之后只能胆战心惊地在空旷战场低身前进,原本所有必须保护家园的热血职责,都只剩
下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中弹,乞求自己能存活下来的恐惧及焦虑。
光是看着《决战最前线》这 4 天内的一场突击行动就让人倍感压力,实在难以想像当时
在战争爆发后已经维持这个状态超过三年的前线,究竟发生了多少带给驻守士兵冲击震撼
、将人推向崩溃边缘,或者让亲属感到悲痛欲绝的事件?《决战最前线》把故事锁定在壕
沟里看似背负重任,但面对战场上死伤与两方即将引爆的大规模冲突却又无能为力的几位
小人物之上,或许就如同英文片名《Journey’s End》,对他们来说这段旅程的终点并不
是赢得战争,而是在战场上微不足道的死亡。
因此最让人难过的是,在我们看完《决战最前线》片中角色饱受战场摧残的心理状态,再
对应到电影结局与一战的历史事实,虽然“皇帝会战”作为德军最后反扑,在成功歼灭联
军的前线之后,马上就因为缺乏补给等因素被重整的联军发起“百日攻势”而投降,第一
次世界大战也宣告结束,尽管看似迎向了一个光明的结局,但这 4 年来在战场上因为国
与国之间矛盾而丧命的数百万士兵却也永远回不了家,不禁让我开始思考如此沉痛的代价
真的值得吗?
战争电影的核心主题永远都是反战,《决战最前线》最终片尾收得极好,画面在史丹霍普
走出地道绝望地回头戛然而止,并切换到隔天那个阳光普照的家乡,虽然吉米姊姊收到了
那封交代他自己跟史丹霍普近况的信件像是能暂时松一口气,但她不知道的是,此时联军
前线却早已全面溃败、尸横遍野,没有两人身为军官的荣耀,只留下无限的哀伤与遗憾。
整体而言,《决战最前线》借由一位新进军官的视角,从看见他崇拜的兄长如今疲惫不堪
、完全判若两人的样貌,并亲身在任务过程中体会战场上的残酷,给予观众最深刻沉重的
反思。或许一次大战结束至今已逾百年,我们看过许多以这段历史作为背景的电影,但综
观这段时间内世界整体局势的发展,我们是否有记起教训做出改变?尽力让这类事件不要
再重新上演?我这就是《决战最前线》被拍摄出来的主要原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