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筑梦奇蹟 Drømmebyggerne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20-05-01 08:00:32
上周上映的动画片《筑梦奇蹟》关于“筑”也关于“梦”,具体说就是“梦都是建筑出来”的大舞台,整个是影人片或剧场片的概念 XD 这里有个小女孩主角 Minna,我们会跟她一起进入梦境,然后梦境的边界会如《楚门的世界》般走到尽头戳破布景,才发现布景外面是个有许多剧场从业者孜孜不倦为人圆梦的“梦工厂”!这真是电影人最喜欢的自我致敬题材了,犹记今年疫情中还上过一部德国片就叫《寻爱梦工厂》Traumfabrik 。电影真正是造梦事业,观众平日渴望什么却得不到,影人帮你在两小时里圆个梦想忘却烦恼;只是走出戏院后,电影会进而改变真实人生吗?
本片的 Minna梦境小世界,就有点像是她白天面对生活晚上看电影。开场第一镜,这是与爸爸下西洋棋的美好时光,结果美好时光瞬间风云变色更失了根基、一个美满的家庭棋盘分成了两半... 这是她的潜意识,而在神秘的他方有剧场人或影人体察了这情绪、做成了舞台上演这出剧,这不正是电影脍炙人口打进心坎吗?此片的梦境,处处都是孩童的潜意识,那画面尽管天马行空充满想像力、但一个个想像元素的组成变形与放大缩小都有现实的玄机。而那现实,很遗憾地,是自由开放的欧洲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单亲家庭与拼贴家庭。
https://www.kino.dk/sites/default/files/movie-posters/droemmebyggerne_dk_bioplakat_web.jpg
不知该庆幸还是不该庆幸,这在台湾多年下来好像仍不是主流问题,犹记十年前提尔史歪格德式喜剧《没有耳朵的兔子》与《红酒炖香鸡》、或是阿斯哈法哈蒂进入法国的《咎爱》这系严肃剧情片,都已经昭示“拼贴家庭”在西欧国家尤其德法早就成为了现象!这象,多少和性解放与个人主义息息相关,这些进步思潮鼓励人们拥抱自我做自己、毋须拘束于家庭与婚姻,而传统家庭与婚姻所建立的稳定社会关系怎么弥补呢?在物质照顾上靠各种制度的补救,在生活养育上则靠更开放包容的关系补救:
爸爸妈妈离婚了、我有新继父与新继母、还有新兄弟姊妹同病相怜握个手交新朋友、家庭毋须限于一夫一妻可以继续再扩大!这种理想说来很圣洁宛如世界大同四海一家,但其实最根本的核心家庭之崩解却是最难接受的第一关。本片《筑梦奇蹟》作为一部类好莱坞的儿童商业动画片(而非艺术影展欧风动画片),就直言不讳地正面面对这问题,一般台湾小朋友与台湾家长我猜未必都能够接受:女主角 Minna与父亲相依为命、新朋友 Jenny与母亲相依为命,但其实他们缺席的母亲与父亲都并没过世、而是都在追逐自己的人生!
http://fr.web.img5.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20/02/04/14/37/1099553.jpg
居然,这片到结尾属于小孩的超越体悟里,还说了句“他们并不是不爱我们、只是他们更爱自己”,而且俨然这样的价值观是受到鼓励的!不得不说西欧北欧的性别平等、个人主义、与社会开放都真正进步到了令我们难以想像的地步!父母年少轻狂生了再说的下代结晶,反倒要提早长大学习面对了。本片 Minna就陷入这个可能许多西欧北欧国家孩子都有同感的忧郁中:妈妈有才能是乡村歌手、生下了我无法冲事业、于是毅然踏上圆梦的国际音乐人生,而留在乡村的爸爸与我、反正都是乡村宅男女喜爱大自然、相依为命也是种自得其乐...
然而有天开始城市的气味悄悄袭来,爸爸也开始用起了智慧手机看起了 IG ,渐渐变成个手机爸爸沉在另一个世界却忘记了我?那个手机的世界,有个城市来的新妈妈与新姊姊,典型的欧洲拼贴家庭说词 "Let's make it work" ,等著 Minna默默接受强迫自己磨合;新妈妈与新姊姊 Jenny降临了,整个格局乍看很像城乡的冲突?爱干净爱时尚爱打卡的网红女孩 Jenny、和爱动物爱自然爱当下的田园女孩 Minna仿佛天生是死敌?但现代人沈迷手机向往那虚拟世界的表面下,充满著不为人道的苦衷,和 Minna向往每晚作梦的虚拟世界也异曲同工。
http://fr.web.img4.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20/02/04/14/37/4270651.jpg
Minna 梦境中的“梦工厂”世界,是此片作为孩童奇想的动画电影最大亮点,共分四阶段:(1) 被动疗愈阶段,这是这个梦工厂的主业,抚慰著一个个心碎的孩子们;(2) 被动改变阶段,孩子与大人好梦做多了会上瘾、也会反过来改变现实生活的喜好,于是 Minna食髓知味走上了:(3) 主动造梦阶段,如果我能打造自己梦想、干预他人梦想、能否在他人脑中打造个意识改变他、甚至在她脑中植入个恶梦吓跑她?嘿嘿,不论什么有意义的事物,到了满腹心思古灵精怪的孩子身上 总是会玩出火来 XD 不过...
直到最后,(4) 梦境最底层被废弃压箱的潜意识,是各种破碎与创伤、是不堪回首的时时刻刻,在孩子心中压抑自我而架起武装外表的黑暗源流,不外是家庭的破碎时刻、父母的吵架时刻、是那大人见孩子不在终于说出“没有孩子我们一切都美满、有了孩子一切都失败”的残酷时刻。我实在很怜惜也很敬佩这些小朋友,这么小就要学会独立强壮面对这一切?面对不成恐怕陷入永远的沈睡?但也很令人欣慰地,两位小女主角就代这些欧洲小朋友硬是携手走了过来,也许打不倒她们的必使她们更强壮吧?
http://fr.web.img6.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20/02/04/14/37/1038712.jpg
片末,这一夜长大的体悟,把天残地缺的两个家庭拼在了一起,原来从片头开始不停浮现的“破裂棋盘”之讯息,是要让棋盘上两个王国的国王王后各带小兵携手迎新生?看片头,手机成瘾或作梦成瘾恐怕都出自亲情空缺,看片尾,手机与做梦瘾头的解放也许就在新家人?这样的动画电影有三分可爱、有三分温暖、却带着四分忧伤伴孩子成长。我们家孩子看得是有点怔怔地超出他想像,爸妈倒是握紧了手珍惜我们维持至今的一路走来...
人生很苦,家庭很苦,这些苦在我们台湾的家庭教养情境中,往往为了孩子的快乐童年带着笑容压下来,但《筑梦奇蹟》大胆催促着我们大方面对?也许让 Minna这般的孩子提早强壮起来分担难解的人情、更能让如她那歌手妈妈一般的青壮年人们拥抱自己渴望的人生?这部片我不太知道该推荐什么观众欣赏,大人观众可能会觉得它太过童趣没什么深度、甚至对健康圆满的家庭来说恐怕还有点不太健康、小朋友可则能觉得它有点复杂更带点成长的黑暗不忍直视... 倒是人生已经面临黑暗的小朋友与家长呢,说不定可以在此片找到一种共鸣甚至疗愈?推荐有缘人欣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2-VFaUNpis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