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吞噬》,最迷人的最危险。

楼主: a122239 (Sharp)   2020-04-24 13:43:17
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4657953
(手机排版抱歉)
今年因为疫情缘故导致不少国内外影展、电影节纷纷取消或者延期,本应该在四月举办的
金马奇幻影展便是其中之一,虽然结果令人遗憾但这也是为了影迷的健康安全着想,相信
不光只有影迷难过,主办单位肯定也不好受,其实在宣布停办之前的几天前,官方脸书还
有IG都正常的揭晓片单,连预告片都已经陆陆续续放上网了,想不到还是逃不过停办命运
。不过幸好的是,奇幻影展仍旧诚意十足的让不少周边活动以网络的方式举办,周边商品
亦如期上线让影迷买来过过瘾,而在已经释出的片单中,我最期待的是摆在一起的六部恐
怖、惊悚电影,由吉勒摩戴托罗监制的《鹿魔》、《鹈鹕之血》、《失妻记事》、《深夜
加油站遇见大逃杀》、《黑暗圣女》以及《吞噬》。影展无缘已是事实,幸好的是有几部
是已排定院线上映,例如排定本周上映的《吞噬》还有《靠北少女》,当然还有原定的开
幕片《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被延档的《逃出立法院》等等,剩下的就只能许愿能有片商
代理了,但以目前的票房情况来看,应该是希望渺茫了。
《吞噬》算是我相当期待的一部,在片单出来时光看简介就把它排进必抢名单里,说实话
这样的题材并不少见,过程也说不上是很惊悚,然而导演却将电影拍得很有魅力,不算规
矩的剪辑方式引人遐想,将少见的特殊疾病“异食癖”放入电影里,让其成为女主角杭特
不为人知的祕密,可当想吞咽的欲望再也无法克制,就成了失序的开端,杭特陷入两难拉
扯,该满足自己还是迎合他人?或许异食癖确实是该被医治好的疾病,可是这似乎只是可
被替换的词,假使今天换成了别种疾病或是其他,杭特得面临到的仍是不会改变,嫁入豪
门后的被压抑、被消失,她不再是“杭特”而是“瑞奇的妻子”,她被允许做任何事,看
似拥有了一切,然实际上却不是这么一回事,在这里她只要安分守己的做好“瑞奇的妻子
”就可以了,其他的根本不重要。异食癖的症状偶然出现,对他人而言是不正常的,但对
于杭特来说,这无疑是种精神救赎,在这俨然没有自我的冰冷豪宅里,唯有只剩她一人在
家时,才能痛苦而又欢愉的做着自己,一如她自己所说“这让我感觉在掌控之中”,吞咽
异物与其说是自我满足,可能说是解放重生更为适切。
不过导演卡洛米拉贝拉戴维斯野心不只如此,她不单纯放任异食癖肆意的破坏、重组杭特
的人生,而是在这从正常到不正常再回到正常的过程里,借由杭特与心理医生所进行的疗
程,去试图找出为何会罹患上异食癖的根本原因,这“原因”自然成为了导演用来探索杭
特这个人的管道,在对她进行了破坏与重组之前,“杭特如何成为了现在的杭特?”,那
段她不愿提起的往事,就是构成她这个人的全部,她不想去承认也害怕被人知道,所以她
将自我给压抑住,无意识间成为了别人眼里的杭特,异食癖的偶然发现就像是种开关将她
打开,她逐渐关不住被自己关起的杭特,在她终于明白到自己是个怎样的人之后,她不再
继续压抑、挣脱来自外界的束缚朝外奔逃,只是她也知道,她必须得做的就是和那段往事
做个了解,唯有如此她才能够真正获得重生。在重生里找重生的双重设计,是这部《吞噬
》最让人惊艳的地方。
“假装一直到妳做到。”
“妳是真的快乐还是假装快乐?”
嫁入豪门应该是件快乐的事,对于刚开始的杭特来说应该也是这样。她在丈夫瑞奇的允许
之下实行了很多自己对“家”的想法,挑选喜欢的窗帘颜色、拥有一座小花园种植喜欢的
植物...,不用出门工作也让她拥有了很多时间能做自己的事,除此之外,她还有着爱她
的丈夫、视她如己出的公公婆婆,真可以说杭特拥有着女孩们梦寐以求的一切,只是没多
久杭特就发现到,她在这个家其实很寂寞,或者应该说在这明明很大栋的豪宅里却没有她
的容身之处,甚至在这家里她连说完整段话的机会都没有,嫁给瑞奇根本说不上是美梦成
真,即便她真的很爱他。于是,杭特所做的每件事都像似为了填补寂寞、为了吸引瑞奇的
注意、为了得到他的称赞,可她不管做再多,瑞琪都像是没放在心上的不在意,那句“妳
再怎么做,也不可能做错事。”听来格外伤人,因为瑞奇从来都没有发现到自己做了哪些
事,既然没有发现到当然也就不会有做错的可能。
“因为我想这么做所以我这么做了。”
“这让我感觉在掌控之中。”
回到上面说的,“掌控”二字在《吞噬》里是颇为重要的关键词汇,它能指成瑞奇极力压
制却不住爆发的控制欲,也能当成是杭特渴求许久的权利。她所做的每件事与其说是自己
喜欢,倒不说是为了瑞奇,她真正且真心喜欢为自己的做的很少,她所拥有的权利是被施
舍的,是被包覆在瑞奇的权力底下,她就像是个丈夫的所有物般,毫无生气的活着即可,
就连爱人与被爱的权利亦然如此,只有瑞奇想给她才得以如愿以偿。瑞奇就是如此霸道蛮
横,这样的人怎会允许不受控制的(杭特)存在?他嘴巴上是说著接受她的全部,不管她
怎样依旧还是会爱她,但转过身却是要将他送到精神病院治疗,任凭杭特怎样求救都不理
,因为他要的是“妻子”而非“杭特”,所以可以从他们一家人与杭特的对话中察觉,他
们其实根本不去在意杭特之后会变得怎样,他们要的是她生下来的孩子、他们家的后代,
要是杭特抵死不从那就是离婚。当她的权利与他的权力相牴触,就别想会有好结果,杭特
并非傻子,她是有查觉到这点的,若她真的相信瑞奇说的每句话,她又怎会冒着危险从他
手中逃离?
“这让我感到特别,秘密使你强壮。”
《吞噬》另一个有趣的部份是,它从女性视角去切入,进而去探讨著与男性之间的位阶关
系,杭特与瑞奇的权利与权力拉扯,就像是种变相的父权主义控诉,她与她的婆婆、瑞奇
的妈妈,两个女人同病相怜,婆婆分享著当初嫁来的生存之道,也关心着她是否真心快乐
,可这也仅限于只有她们两人独处的时候,如果瑞奇或者公公在场,婆婆是一句话都不敢
吭,在这个世界好似真的男人至上,她们只能伺候在旁卖著笑脸,假装自己过得很快乐,
只得是快乐的。而在这之外,导演亦透过杭特的过去遭遇与现在养成,去探索著或许存在
著神秘力量的血缘关系,同时也关心着如她这样的受害者心理状况,她并非是直接的受害
者,她的母亲才是。但母亲的遭遇让她对于自己的出身与身分感到羞耻与肮脏,她的不愿
多谈与母亲对她的态度让她始终压抑著自己,就我自己来看她的异食癖突然发作,像是杭
特的内心已经再无法承受这些从过去累积到现在的压抑,它必须要有个适度的宣泄,而在
宣泄之后,杭特终得面对源头、也就是他真正的父亲,强暴她母亲的男人威廉厄文。
“我只需要听到你说出来。”
治疗是为了治愈,电影里杭特进行了两次治疗,两次都似为了异食癖而进行,但本质上是
有着不同意义与效果,第一次的心理医师治疗是让杭特“正视自己”,第二次的面对威廉
厄文则是要杭特“意识到自己”,从正视到意识的过程是矛盾且痛苦的,这矛盾与痛苦来
自于杭特内心的拉扯,她太习惯把他人摆在自己前面,她明知到吞咽异物会给她快乐,可
她还是去看了心理医生,只因家人希望她能为了他们变回正常,是最后她终于想起了自己
、意识到了自己其实该比其他人更重要,这治疗才显得有其意义。杭特被过去阴影纠缠太
久,她抗拒着体内流着强暴犯的血,害怕著自己会和威廉厄文一样,某方面来看,她迷恋
著自己的异常,却也恐惧著这不正常,因为会让她想起原来自己和威廉厄文是同种人,不
被社会接受的异端分子,她找上他,不是想知道他过的好或惨,只想听见从他口中说出那
句“妳不是我。”便已足以。
比较可惜的是,《吞噬》的收尾不够完美,和威廉厄文之间是精彩,可说服度却不是很足
,虽电影最后没有讲白杭特的病到底治好了没,然看她对威廉厄文的态度与后来的如释重
负,可想像她施加给自己的恐惧与担忧已不复存在,和威廉厄文是在也没有任何瓜葛,妳
不是我,我不是你就说明了后来。如果《吞噬》的前后比例能够稍调整些我是觉得会更好
,但说实在话,整部电影有女主角海莉班奈特就也足够了,她的表现令人难以忽视,她所
饰演的杭特给人近乎窒息的美感与诡谲感,把一位害怕却沉醉于不正常的寂寞女人诠释得
很有味道,是整部电影里最迷人也最危险的存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