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打开网飞乱逛
明明这么多好看精彩的影集和电影等着我去看
结果不知哪根筋不对,点到这部就不小心点开来看完了
第一次看这部是小五,那时候看完只觉得很悲惨,又饱受惊吓。妈妈裹着绷带的尸体爬满蛆那一幕,害我好一阵子不敢一个人待在黑暗的地方,觉得她会突然出现。
第二次看是大学时,某个夜深人静的夜晚,看完后觉得战争很可怕,战争没有赢家。刚好那阵子看了不少二战间和战后故事的德国电影,也默默想着德国和日本处理战后转型正义态度的大不同。觉得与德国诚心反省当初的错误并努力弥补伤害比起来,日本却不愿意多谈自己发起侵略的现实,相关影视作品多着重描写日本本土和人民在战争中遭受的痛苦,心里的感受很复杂。但人民是战争唯一的输家,不管是战胜国或是战败国都一样,这点我是同意的。
第三次看这部的时候,也就是现在,已经出社会一阵子,第一次觉得阿姨虽然对待主角兄妹不友善,她的反应却很可能是那个环境下最正常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以前一直有错误的印象,阿姨是主角妈妈生前的好朋友。想说阿姨未免太凉薄,人死了就翻脸不认人,故意把兄妹俩赶出去)。
可是现在在台北工作,台北的房价已经高到一般人很难买得起了,而上一代高度发展的台湾经济在这一代减速前进,年轻人生活在繁华的首都,面对低薪的困境和资源多被上一代占据的局面。
看片时时竟然有种要是台北也这样被炸烂,房价应该就会大跌了吧?年轻人最大的资本就是年轻,最混乱、破败的局面也是机会最多的时候。战后的西德和日本,虽然经济面临崩溃,国内一片废墟,可是生命会自己找到出路,许多现在的大企业都是在那个最坏的年代发迹,然后成长茁壮。
看片时一直觉得,主角若是想要打拼餬口,养活自己和妹妹,怎么可能没有机会?虽然在高阶军官家庭长大,可能一时不习惯,可是现在很多人不就是慢慢习惯了,然后重新站起来了吗?
最后的结局很悲伤,令人惋惜,其实在他带着妹妹跑到海边玩、弹琴唱歌时我都觉得怪怪的,是没有危机意识还是天真的以为好日子可以一直这样下去?虽然阿姨很刻薄,舀给自己家人锅底的米饭,却只舀给他们稀饭汤(我这次看才发现这个细节),可是为了生存,有时低声下气一点也是必须的,何况我觉得,站在阿姨的角度来看,这种态度和行为绝对是合情合理(说要自己煮饭结果兄妹吃完碗盘还不自己洗)。兄妹过惯舒服日子,个性使然可以理解,可是在这种环境下,没办法生存下来也是一定的。
我自己的感觉,依照日本人的民族性,阿姨对他们再怎么刻薄,总不可能任由他们饿死或是真的开口赶他们出去。可是既不愿意贡献劳力,又要像军人一样腰杆子硬挺,那也是没办法了。这种世道,能屈能伸,有坚韧意志和聪明的头脑才能好好的活下去。
爬了一些资料,这部原著小说的作者,年轻时似乎也像片中的哥哥一样中二,还好他不但活了下来,而且还活的很好。我想对于在社会上打拼的青年,再度观赏这部片,心情或许就是这样复杂。
没有,我当然不希望台湾发生战争,好好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而且和平时期活不好的人,战争一来肯定活不下去。希望永远活在和平的世界,却能用面对战后家园的心情努力开创出自己的一条路。
11、20、29,三种岁数,三种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