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少年阿罕默德 Le jeune Ahmed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20-02-25 07:06:50
由于我也曾给一个比利时穆斯林同学写过中文译名“阿赫梅德”,就且容我称此片《少年阿赫梅德》吧(并不是穆罕默德的兄弟阿罕默德 XD )。穆斯林派别众多,在自由开放与基本教义之间光谱很复杂,看去年底的《女孩要革命》同一个国家中就有光谱两端可见一斑。我的同学阿赫梅德是个自由派、夜店跳舞享受人生甚至小酌两杯样样来;我们街角好多杂货店也是中东或北非穆斯林开的,看他们穿着则多少感觉到人人的严肃程度都不尽相同... 而达顿兄弟新片的这位“少年阿赫梅德”呢,有点遗憾地正站在基本教义的边缘,但也还好他的初衷与他的行为都是简单的人性。
话说 Le jeune Ahmed 这部片,居然烂番茄影评均分才 6.66/10,AlloCiné 那边比较宽容有 3.7/5,看许多负评都会说“达顿兄弟没达到过去的重量或高度”,不过对我来说达顿兄弟没什么排不排名或高度不高度、我只好奇他们关心什么而等著看他们想拍什么。早年的达顿社会写实电影从《承诺》《美丽罗赛塔》《儿子》《孩子》《罗娜的沉默》,主角几乎都是社会中最弱势的少年与小孩(除了初次缺席达顿片的 Olivier Gourmet)、这弱势社会永远是他们老家 Seraing、这弱势国家则是后工业时代经济衰败后走向荒废的西欧最穷区域:比利时法语区瓦隆尼亚Wallonie。
不过同样谈经济失败与社会失能,到《骑自行车的男孩》谈起了看似强壮其实脆弱的发姐、要和脆弱无依的自行车男孩携手互助;到《两天一夜》则谈看似脆弱其实强壮的被遣散劳工女主角、要看见其他强壮同事其实也很脆弱而应团结在一起;到《没有名字的女孩》则把主角由弱势转为菁英女医生、背景由地方经济转为国际难民、议题由国内救助转为看见外乡人、底层弱者与菁英医者都要继续扩大看见绝不忽视;到今年《少年阿赫梅德》则正式让异教移民社群成为主角、背景由经济转为宗教、谈的不再是有形物质而是无形文化... 只是主角呢,又回到了早期达顿片的脆弱孩子。
http://fr.web.img2.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4/26/11/59/1635371.jpg
文明冲突,是一场青春叛逆
电影大概以一个关键事件分为前后两段,前段谈主角 Ahmed的穆斯林移民处境、如何化育了一个人而如何走向崩溃,后段谈这处境崩溃时比利时这边会怎么面对、怎么以司法与社会手段去承接下来。前后两段都谈完后,终局则有点遗憾地,呈现了前后两段之间的落差、穆斯林移民与比利时社会的一次次磨合终究还是“漏接”一次而令人唏嘘。那电影中段的关键事件,就是此片宣传期即引起广大关注的“恐攻”,事实上早在真实世界 2016 年 3月布鲁塞尔机场与市区连环恐攻、达顿兄弟也宣布新片将关于恐怖主义时,我就一直很担心此片会有惊悚甚至血腥的元素...
不过真的看到这一幕“恐攻”、看 Ahmed那样胆怯又笨拙、拿着一支小刀子仿佛一个惨绿少年嗫嚅地只想表达些什么,我倒是一方面松了一口气、另一方面又为这 13 岁孩子感到忧伤。达顿兄弟毕竟不是要拍真正的恐攻去探讨恶的形成,他们只是要拍那些在真恐攻导致欧洲风声鹤唳的对立氛围下、一种平民孩子无所适从的焦虑感,而那焦虑感还真像叛逆孩子刷存在感的青春期,说不定就因此 literally设定了个 13 岁的青春期男孩角色?
仔细看 Ahmed身在比利时的生活,其实他是有很多理由感到无所适从的。首先,他活在一个有其基本缺陷但在欧洲已是寻常状况的家庭,这家庭看来不太基督教、也不太穆斯林,哥哥姊姊都没在在乎这些宗教、反而很轻松地插科打诨,妈妈也很显然是自由派没在管宗教、爸爸不在独立拉拔儿女都很累了、喝杯小酒享受人生正如一般苦闷的欧洲中下女子这样错了吗?但这家缺的可能就是父亲、一个可以让 Ahmed感到引领而非浑噩的道德脊骨。没办法,如果要说这种自由派破碎家庭长大、在学校玩世不恭的孩子是“浑噩”,那我也真是很同意的:
http://fr.web.img4.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4/26/16/11/4547960.jpg
家庭的扞格
欧洲虽然恋爱婚姻乃至拼贴家庭稀松平常,但那自由的状态是一种极精致的艺术、需要极细腻的经营与教育。一个单亲家庭“没有爸爸”或没有妈妈虽然是大人的恋爱婚配成家之自由,但对孩子的成长必会造成一个极大缺口,这缺口不是没有其他补救措施可填补,但那都不再是“一夫一妻”“核心家庭”这样种放诸四海皆准的简单标准可以简单学习的。那看 Ahmed在家的教育,能够填补这块父亲空缺造成的迷惘吗?那恐怕不成,妈妈爱他但自顾已不暇、哥哥姊姊自有生活要过寻找自己道路已不易、学校教育在这块上也通常是按表操课等问题发生才被动补救。
于是能对迷惘的 Ahmed伸出心灵援手的,只有那位伊玛目、以及他那简单传统趋向基本教义的布道与聚会,这恐怕是 Ahmed在混乱的人生中唯一一盏明灯吧?说实话,伊斯兰教教义有很多文化面向,在包容多元移民与难民的欧洲包括比利时法语区里,这社会体制与民间人们多年下来都有意识是要尊重的,这是 2000s在欧洲还理所当然甚至前途大好的“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 ,只是从 2010s东欧移民北非难民日渐增加后极右崛起而日渐动摇。只是达顿兄弟拍起他们老家比利时法语区的传统白人社会,这个排外问题似乎不存在。
也未必不存在,但社会主义传统浓厚、工运与革命传统领先欧洲、而经济早就衰败近半世纪、早没什么欧洲中心主义白人至上架子的比利时法语区,至少不像比利时荷语区、德国与法国、乃至匈牙利等其他近十年才经济下滑的地方,欧洲中心主义与极右排外在这几年已按捺不住毫不掩饰。只是号称自由开明的比利时法语区,在一些基本生活形式上的多元文化主义仍未必能够做到位,譬如“握手”与“亲脸颊”这件事理所当然地被视为不分文化的礼仪、譬如男女间的日常融合也被视为不分文化的平权...
http://fr.web.img5.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4/26/16/11/4563585.jpg
文化的扞格
但必须承认,仍然有的文化没走到这步、甚至欧洲自己的基督教文化过去也是慢慢进步到今天,那今天已自诩多元文化主义的欧洲、如何能理所当然地要求某一个文化的追随者放弃自己被判定落后的习俗、而去听从欧洲自诩开明进步的习俗呢?本片 Ahmed的焦虑油然而生:我在欧洲当今自由派生活找不到明灯、我在伊玛目那边找到了方向,结果你们自由派要来否认我的方向、自诩多元文化平等但其实是要来整合掉我的文化。这样子,还要像广大自由派否认“文明冲突”的存在吗?
Ahmed 面临的“握手”与“亲脸颊”等问题只是文化冲突小征象,要犯忌与女人一起学阿拉伯文甚至读可兰经则是文化冲突中征象,回想现世赫赫有名的“法国禁伊斯兰女子戴头巾”的文化争议可见一斑,处处提醒著每日生活的个人:欧洲基督教发展至今号称多元的文化、其实仍在压抑我们伊斯兰文化;而既然欧洲近年对穆斯林移民日渐取代欧洲传统基督教社群、会解读为文明冲突而上溯两教数百年纷争,那我们确实处处受到压抑的穆斯林子弟们,难道不该挺身而出发起一场“文化圣战”吗?哎呀糟糕,这“圣战”只是打个比方,Ahmed 小弟你怎么当真了?
达顿兄弟在本片一方面很小心地制造一场扎扎实实的日常小不公、让我们看见一场日常的文化纷争之势在必行,但另一方面又大胆地加入了“Ahmed 的堂哥为圣战牺牲”这遥远一线、透过堂哥这个有点亲又不太亲的仲介人,将 Ahmed的个人日常小叙事、与整个伊斯兰基本教义派的圣战大叙事结合在一起。也许这个伊玛目真的是在招募圣战士、只是一有事情他就龟缩撇清?也许许多欧洲穆斯林少年真会从小生活被引导到大叙事而傻傻加入圣战、双手染血成为罪人再也不受饶恕与关怀?达顿兄弟在此踩在红线上,还好很快就收手,不让 Ahmed再越雷池一步失去观众的怜悯。
http://fr.web.img6.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4/26/16/11/4532335.jpg
体制的扞格
于是本片进入第二阶段:比利时体制与社会,如何承接 Ahmed这陷入文化焦虑的惨绿少年?或是拉高一层看:如何承接从异乡来到欧洲数以千万计的异教移民、如同承接惨绿少年般包容他们的青黄不接?首先必须说,在这全欧极右崛起剑拔弩张、传统白人排外甚嚣尘上、而异教移民愤懑累积的 2010s后半,还有达顿兄弟愿意忘却这一切黑暗、愿意拍部积极正向大开圣光的电影,真令人感动!或是写实点说,比利时法语区这个率欧洲之先早就穷了几十年、双手一摊放弃繁荣专心耕耘社会的鲁蛇国家,放在 2010s金融风暴加难民涌入而感繁荣梦碎气愤难平的欧洲,还真有智慧。
在此,本片的比利时司法与矫正体系、正如前面比利时的社会与教育体系,一般来说都有一种多元文化主义兼社会主义“一个都不能少”通通要承接的圣光,这种圣光和基督教神爱世人的慈善传统是一脉相传的,只是现在面对来自世界的异教移民ㄧ样继续开圣光。在此,我们看不见许多底层社会惊悚片的监狱矫正黑暗面,我们看不见任何人把 Ahmed贴上标签虎视眈眈等著狠狠虐待他,反而我们看见每个社工与矫正士都很有耐心,他们负面看来是很官僚地按表操课、但正面看来是有一个不变的价值与原则,绝不歧视 Ahmed更绝不放弃,必用一套开明价值慢慢引导他重回正轨。
但人人开圣光之余,人人也都很有限,自命开明包容的矫正系统也很有限。有支利刃不见了,保护大家的标准程序就是要就地无差别检查,公事公办对大家都好 no hard feeling。但当这完整系统与 Ahmed需要定时祷告的伊斯兰文化出现扞格时,这系统与个人的媒合就出现失调扭打成一团 XD 还好达顿兄弟仍在踩上红线时轻轻放下“刀子找到了”大家请放手。任何的文化包容都需要物质的后盾,比利时法语区这经济衰败人力有限的地方,我认为此片的有限矫正士们消极已做到了该做的。积极的,则是回归欧洲田园传统亲土亲人养兔子,与其信仰远方教义不如亲炙生命之美?
http://fr.web.img4.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4/26/16/11/4501085.jpg
身体的扞格
于是最新任“达顿女郎” Louise 登场!就算之前剧情严肃令人看得吃力,在这最后阶段仍能看得心花怒放小鹿乱撞!话说比利时女孩开放无壁垒,看去年初的酷儿舞蹈片《芭蕾少女梦》就知荷语区少年虽出身中产保守但已有基本平等开放价值观、法语区少年则不但平等开放甚至离经叛道大胆出手完全没在怕!本片 Ahmed和《芭蕾少女梦》主角 Lara 面临的处境很类似,都是一个拥有独特文化的少年来到了一个有主流文化的异乡,他们都展现青春期少年的迷惘焦虑格格不入,这异乡主流文化有隔阂但也开明地尝试包容也罢了,真正挑动主角神经的往往还是那最大胆出手的。
本片为什么要在最后安插这位农家少女 Louise 呢?难道只是达顿严肃片到最后给观众一点小浪漫的杀必死、或是证明达顿两老也能拍两小无猜的爱情?我倒认为这位少女的出现是压垮 Ahmed的最后一根稻草,是 Ahmed这一路“惨绿少年格格不入”叙事的最后一步。这叙事可能从家庭开始、以宗教延伸、触及生活文化、再接着谈及体制、而到最后要回归最基本完全骗不了人的“身体”。此前不论在家庭、在宗教、在文化、在体制上,这个主流社会与这位 Ahmed都有磨合的努力、却都有格格不入的遗憾,而到最后连身体的脸红心跳怦然心动,也有主流文化与 Ahmed的扞格吗?
这最后一关的身体考验,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本片的海报主视觉:一个欧洲农村的传统白人少女,向别过头去无法面对欧洲土地的异乡少年递出橄榄枝。写实上,我们也许无法去理解也无法去要求个解释、来解释为什么 Louise 会对 Ahmed一见钟情,我们只知比利时自由少女想喜欢谁就喜欢谁、才没有要向外人或观众解释的义务 XD 但也很遗憾地,面对身体僵硬如顽石一颗、甚至言语僵硬“教义规定你我若彼此相爱、妳就要归化成为穆斯林”的 Ahmed,这位少女终究也还只是个少女,她尚无那心胸气度去承担、也没义务去承担反而更有权利呛回去。这身体磨合,最终失败了。
http://fr.web.img3.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4/26/16/12/5201085.jpg
敲门不应、敲窗不灵
回想起来,本片所有比利时主流社会角色,或多或少都有种少女感 XD 他们都与 Louise 一样理所当然地拥抱一个开放价值、面对有人竟然反对这个开放价值时只是一阵错愕、然后或恼怒或着急地马上正面反驳回去要 Ahmed快快走上正轨,却鲜少有人能先坐下来静静地切入 Ahmed的内心世界、站在他那边去理解他体察他后再来寻找相容的可能。本片另一个“达顿女郎”则是关心 Ahmed却与他大起冲突的老师 Ines,她在面对 Ahmed 的姿态上和 Louise 一样地少女:你读到的教义是谎言、你的伊玛目是个骗子!哎,他的教义与他的伊玛目是他人生的支柱,这种话谁会想听呢?
在最后一关的身体磨合也宣告失败后,Ahmed 终于豁出去暴走!这暴走,搭了公共汽车回到学校、煞有其事地拔了根铁钉、然后敲门不开敲窗不应、最后铤而走险爬上屋顶飞簷走壁... 这怎么看,都很像是恐怖份子 Ahmed杀老师一次不成还想来杀第二次!如果是欧洲极右观众来看恐怕还会大骂社工与矫正体系“牛牵到北京还是牛,恐怖份子再多矫正还是恐怖”XD 不过正如片中的第一次“恐攻”,我看 Ahmed的演法一点都不像是仇恨与攻击、而更像惨绿少年嗫嚅地想找大人表达些什么,这第二次不知所措地前来找老师,我觉得那情怀恐怕也类似,而呈现以一场最戏剧化的高潮:
达顿兄弟这片结局看似很突兀、逻辑很难解,但我觉得反而是近年几片中最令我有感的一次结局,这次不是写实地做出什么终极之举,而是象征地演出室外行动剧:你身在阳光户外(正如身在开明欧洲)看似自由、其实你想进的每一扇门都仍进不去,你如惨绿少年敲门不应敲窗不灵、想方设法拼命进去最终崩溃了,而能够承接你的那个成人与体制虽满怀善心拉你一把、却总是很遗憾地姗姗来迟错过机会。
http://fr.web.img5.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4/18/13/32/1703600.jpg
哎,也住过比利时的我,对他们铺天盖地的社会福利与救助体制总是很敬佩,但对他们有限人力与旷日费时的官僚程序总是一等再等大摇其头。这扇门尽管诚心仁善誓言永不放弃任何人、它就算伸手接住各种苦闷边缘已经无数次,总是有时迟来的那么一次再难挽回。同样地,面对比利时这福利国家的人们,我也总是为他们对异乡人海纳百川的关怀与包容而感动,但那包容与关怀却总是有点理所当然地傻气,总是认为我们这开明社会没有什么不可接受的,但其实面对一些难以想像的异文化,他们却往往瞠目结舌地难以理解,只相信耐心与爱心终究能化解一切。
达顿兄弟的电影,我一直不觉得在“控诉”什么恶行或恶念,而都只在申论一种迷惘与有限。这部《少年阿赫梅德》也一样,即使在 2016-2019这自由派纷纷控诉欧洲极右的当口,他们也不去高调拍摄这个排除的恶念、反而默默去拍欧洲的包容社会能如喝水般自然地做到什么,这美善事功绝非理所当然一蹴可跻、而仍充满限制需要继续努力。我本来担心《少年阿赫梅德》会谈很多可怕的恐攻,但其实它只是藉著欧洲对恐攻的关注来打个擦边球,反而专心谈论不论有无恐攻都不容忽视的文化融合问题,推荐所有本来就在关注达顿片的观众来看,觉得好不好优不优那都其次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M1ZR-LhiAg
作者: winterstroll (安罗)   2020-02-25 09:42:00
感谢推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