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女鬼桥》值得你走进去看两次 /林立青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20-02-22 10:12:51
https://www.facebook.com/liqingl3/posts/3472518006097503
林立青
女鬼桥是值得一看的电影,但是,更值得你走进去看两次
已经是2020年了,恐怖电影还能给我们什么呢?鬼片不就是悬疑?不就是暗暗的不协调色
调和恶心的场景,花容失色和惊慌未定的男女演员,加上恐怖的声音和夸张特效让人在看
的时候心跳加速,等著突然出现的尖叫连连吗?
学校内的恐怖试胆大会弄假成真,这个是老梗了,换个场景在军营医院也都不稀奇,那为
什么我会说可以看两次呢?难道只是因为都有吗?
我说是的,上面写的所有恐怖片元素这部片里面都有,但是女鬼桥依旧交出了“只有在这
个时代才有的”台湾本土恐怖片。
我不破哽,但是我想谈谈有些元素和组合只有电影可以做到,例如直播和手机,网络和监
视器,场景和灯光所造出来的悬疑感,就很难透过文字形容,没有什么比文学更霸道、更
低成本也更天马玄空的,电影中的所有特效,用文字就能简单带过,作家要怎么讲故事,
根本不需要在意后制剪接和取景的角度,尽可以自由地描述,而戏剧呢?表演艺术中,你
会看到真的演员,你也会忽略或者突然就是注意场景角落同一时间的动作和表现,你会被
现场的歌声或者尖叫吸引,你会发现真人在现场表演一次就没了,再也没有办法再同一时
间地点听到一样的表现。
还有比电影更受限的吗?光是搭建场景,确认剧本都要费尽九牛二虎,在面对庞大后设时
,看着预算而步步退让。
但是女鬼桥展示了一个“只有电影可以处理”的故事,电影一次只有一个方框银幕可以呈
现,那导演就把你塞进摄影机中,让你看更小的方框,如果需要更侷限,那我就用手机,
还有什么比直播试胆大会更能呈现传统结合现代的表现呢?试胆大会是老故事,但直播是
新科技,在直播的试胆大会中埋下线索,是新旧结合。
而且效果好极了,多一支手机,你会发现故事都不一样了,甚至我会想以前没有手机的时
候,电影要怎么拍阿?
手机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打电话、照明、叫SIRI和传讯息。当故事的人物习惯用手机时
,观众更能待入其中,把观众可能会做的事情拍出来,正是感同身受的基础。
所以我说,女鬼桥拍的真好,我完全忽略了这故事中,其实早就已经用数字埋下了惊恐和
悬疑,甚至,那数字在你稍稍喘息时,怎么算都是对的:1.2.3.4.5......,对阿!我太
敏感了,再算一次1.2.3.4.5........
然后才发现自己忽略漏看最重要的关键点。
女鬼桥用了一个很老,却又很新的技巧,就是把多条时间的故事线用一个故事,用一个人
去做结合,让你忽略又让你恐惧,线索藏在尖叫中。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在戏剧中,很
难有这样持续性高张力的恐惧持续产出,因为文学中的恐惧通常来自描述,戏剧中的恐惧
来自剧情,唯有在恐怖电影之中,你会一直直观的被吓到,而忽略自己感到不对劲,因为
恐惧和演员的表情而被压抑住,这在现场表演的艺术中难以做到,在文字作品中也难让观
众信服,可是在电影中,你就是刚刚被吓到了,你就是被吓了一跳以后没办法“想这么多

于是在故事揭露时,才发现原来已经埋哽,很简单,很老很传统,却又不得不叹服在演员
的恐惧、逐步逼近的未知和令人心脏加速的剧情中,已经说完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而且还埋下续集,我认为这很可能会和红衣小女孩一样,在第一集中的恶心不适感,会在
第二集中逐渐被解开,台湾的演员无可挑剔,已经抓到足够使用的特效,有着令人惊叹的
剧本,加上很清楚知道自己是在拍电影的团队。
我会想去看第二次,因为很值得让我在不赶到这么恐怖的时候,细细的品味一下,只有电
影可以做到的效果和只有电影适合说的故事,会是什么样子。
我也很清楚知道,这种剧的第二集会比第一集更容易说故事,也更容易拍好。
很期待二刷,和续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