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雷] 两大重点剖析《1917》的影史价值

楼主: wyatt001 (白哥)   2020-02-18 12:15:04
不会贴图片
想看图片请点这:https://movie.talk.tw/Article.aspx?Article_ID=3870
商业片看多了总有腻的时候,偶尔换换口味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今天我们来谈谈入围了2019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却与其失之交臂的《1917》。战争电影一直都是好莱坞喜欢拍摄的题材之一,最经典的莫过于1998年的《Saving Private Ryan(抢救雷恩大兵)》,而近几年的《Hacksaw
Ridge(钢铁英雄)》、《Dunkirk(敦克尔克大行动)》也都证明了战争题材历久不衰的影响力。不过,战争电影通常给人硬派、暴力、严肃的刻板印象,如果没有大场面,走得也必定是考古说书之套路,实在很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反观《1917》,它是否也掉进了战争片既有的框架呢?我们可以用以下两点切入探讨。
重点一:神乎其技的拍摄手法
“一镜到底”,是很多电影常用的技巧,顾名思义就是镜头从头到尾不作切换完成拍摄。就拿热门的漫威作品举例,《Guardians of the Galaxy Vol. 2(星际异攻队2)》的开头其实就有大约5分钟一镜到底的操作。大家可能觉得5分钟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如果换成一镜到底110分钟,你是否会开始质疑可行性呢?当然,如此漫长的时间是不可能真的一镜到底操作的,但这部电影所呈现出的拍摄手法着实颠覆了我们的三观,明明每一个场景用的都是相同的镜头,流畅的切换让你不得不惊叹拍摄者的功力与用心。
凌晨中与灯火共舞的废墟、沐浴在悠扬歌声中的森林,电影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技术上的惊喜,更多的是视觉以及听觉上的飨宴。明明置身于战场之中,却依旧能感受到大自然所赐予我们的平静。尽管拍摄方式比起其他电影艰难百倍,制作团队还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不得不承认,《1917》确实建立了一座电影拍摄史上不可抹灭的里程碑!
重点二:剧情刻画与演员功力
《1917》有别于以往战争电影之处,在于它拥有战争片该有的元素,却也保留了电影本身的态度。整部电影并非歌颂任何一位英雄,剧中的主角Schofield(史考菲)真的只是一位平凡无奇的传令兵,导演不着痕迹的告诉了我们,就算是小人物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并非只有英雄值得被歌颂。
导演在诉说故事时“动静”的分配更是一绝,它不会让你的情绪一直处在剑拔驽张之中,但才刚给了你片刻喘息的机会,随之而来的却是更绝望的刺激与胁迫,我们就这样不知不觉掉入了导演的陷阱,整颗心随着主角不停的上下起伏著。而最难能可贵的,是演员们深刻的情绪演出。有鉴于拍摄手法之艰难,如何在有限的镜头中呈现出饱满的情绪,这真的非常考验导演以及演员的功力。
而最后,部分声音觉得女人与小孩的出现在这部片中蛮累赘的,事实上则不然,正因为战争的摧残,那一丝丝人性光辉以及温暖才更加令人觉得难能可贵。
《1917》它没有华丽的特效、没有滂薄的大场面、没有演员光环的加持,它平铺直述著一个甚至连事件都称不上的事实。可正因这样质朴的电影才更值得让人细细品味,演员强大的渲染力,带我们体验了宛如置身战场的110分钟。这部片虽未获选为奥斯卡最佳影片,但不论是叙事、拍摄还是情感刻画,绝对都是影史上的上乘之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