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迪艾伦慢慢从鬼影幢幢的 #MeToo 风暴中脱离出来后,他被压箱的新片《雨天.纽约》也终于上映了,看起来轻松无负担,好像刚刚好适合情人节?我对伍迪艾伦的过去其实并不熟,比较有印象的大概就进入本世纪后的一堆伦敦罪恶片、一堆欧洲城市片、近年充满乡愁情结的《午夜.巴黎》《咖啡・爱情》《魔幻月光》与《爱情摩天轮》等等。这次《雨天.纽约》我觉得是近年看得最轻松畅快的一次!好像没有什么大议题,就只有一些小文青的小钻牛角尖,心里很中二地企求一种花痴浪漫小恋爱,还要一场大雨连声打嗝才会大梦初醒。
我觉得伍迪片有的严肃有大议题、有的则纯粹看人代言伍迪耍笨,尽管后者影评评价劣多优少、却总是更对我幸灾乐祸的胃口 XD 这次的幸灾乐祸,就聚焦在新任小伍迪“甜茶”Timothee Chalamet 与新任伍女郎 Elle Fanning 身上,两个都交出令我眼睛一亮的演出!话说我个人,一直都不是很喜欢甜茶在《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中那忧郁王子出口成章的情圣样,也不怎么喜欢《她们》当中宛如希腊雕像映衬炉火的绝美样,我此前最喜欢的反而是《国土安全》里那贵公子踩人不手软的机车样... 而这次《雨天.纽约》把他最文艺最情圣最王子的一面,全用最反讽方式处理!
http://fr.web.img6.acsta.net/r_1280_720/pictures/19/06/05/12/08/4483487.jpg
如果上一任“小伍迪”杰西艾森堡是出身平凡其貌不扬但满腹学识絮絮叨叨陷入焦虑刷存在感,那新任小伍迪的甜茶就是(以一般社会眼光看)彻头彻尾的人生胜利组但仍陷入一种存在焦虑,仿佛这存在焦虑不管怎么爬都摆脱不掉似地!总是有人出身低下努力刷财富、有人中途暴富努力刷品味、有人其貌不扬努力刷美貌,而财富品味甚至美貌通通得到成为人生胜利组之后,竟然还要反向逃离主流去刷一种边缘感 XD 此片主角 Gatsby(致敬《大亨小传》吗?虽然我还没抓到它的梗)就是个家里父亲有钱、母亲文艺、自己绝美且天赋绝顶,但就是努力逃离这一切的叛逆小开。
男主角 Gatsby 这个样,我们除了看甜茶的美貌看得如痴如醉之外,说实话乍看之下我们一般观众很难认同他什么,因为他家有钱到去纽约时不论住自宅还是在各间旅馆中东挑西拣、不论是马车散步还是在各间博物馆中东挑西拣,通通都是在曼哈顿中央公园黄金地段的 XD 然后虽然 Gatsby 很叛逆硬是不去读一流大学走正规的菁英路,但他要文采有文采、要哲学有哲学、要艺术能弹唱、要数学超会赌!看到这里,我觉得虽然一般平凡观众仍然距离他实在太远而很难认同他,但多少可以感觉到他和其他文学影剧角色的连结:他是顶天的贵族,但他想要逃离这体系来拥抱凡间。
Gatsby 读的(我猜应该是本片虚构的)Yardley 文理学院,就是个他与威权母亲之间妥协的产物,要说是企业家子弟的菁英教育也算是、但也不是真正顶天的反而还更像过水的,无独有偶,Gatsby交的女友 Ashleigh 也很像是他与威权母亲之间的妥协产物(自己台词都明说了):她虽然出身有钱的银行家家庭,但是亚利桑那来的就算不是暴发户品味也低人一截。而这 Ashleigh 还真的有点花痴地很喜欢追逐文艺崇拜偶像大师,对许多人物作品典故如数家珍之余对那些内容根本一窍不通,但到了大人物面前那付花痴傻妹小粉丝要签名的热情谁都会融化 XD
http://fr.web.img6.acsta.net/r_1280_720/pictures/19/05/14/09/21/4632623.jpg
这天,Ashleigh被学校报社派去纽约采访大导 Roland Polard,整个小鹿乱撞,说实话 Gatsby 看她这种崇拜大师的傻妹样也蛮喜欢的,搞不好也一直享受 Ashleigh 对他这书香男友的仰望?但仰望,终究是一种为人所役的汲营追寻,而汲营追寻又总是一场徒然;反过来说,身在高处的人享受低处的仰望,何尝不是一种汲营追寻?又何尝不会走向一种徒然?也很有趣的是,我们看这趟纽约行,Gatsby一来遇上了以前男同学今日平步青云要上医学院、二来遇上了前女友的妹妹听说她姊也上了 Vassar 贵族文理学院,都听得好吃味,难道他是出于自卑负气、转而往下刷存在感?
总之,童年就出身纽约曼哈顿豪宅的Gatsby,早已为傻妹女友安排好了一整趟他独特眼光中最文艺也最 niche的纽约旅游,尽管说老实话也不脱他那上流社会舒适圈内的伪 niche XD 只是呢,享受小傻妹崇拜仰望的生意,还有很多人要做,纽约上流文艺圈还有很多需要刷存在感的家伙都在等著傻妹的崇拜,仿佛他们庸碌汲营油尽灯枯如今竟落得一场空的人生、都会因傻妹的崇拜傻笑重新活起来!影人伍迪,他选的“上流艺文圈”那还用说就是矫揉做作的电影圈 XD 这里不论大导演大编剧还是大明星,人人都在逃避著什么、陷入恒常的自我否定、穷其一生都在刷新的存在感。
在这自我焦虑而致矫揉做作的纽约,大导演是不是江郎才尽不一定,但他一定煞有其事装个可怜期待小粉丝热情肯定;秃头编剧有没有陷入中年危机不一定,他也一定小事化大搞抓马装可怜期待少女的温柔拍拍;大明星是否过气了不再年轻俊美也不一定,但他一定把握机会在粉丝面前装绅士装温柔让傻妹成为入目之宾来场“我仍年轻”的露水之缘 XD 那张冷峻酷脸一直令我着迷的艾儿芬宁,在这片交出我最眼睛一亮的新鲜感:她当傻妹粉丝去给每个大人物刷完各自不同面向的存在感后,落得一套内衣罩个雨衣成为落汤鸡,回饭店要进去还很尴尬,因为实在太像个应召女郎!
http://fr.web.img6.acsta.net/r_1280_720/pictures/19/06/07/11/46/4816696.jpg
说不定,如 Gatsby 后来对仗分析所说的 spiritually, emotionally and physically、她在纽约的这天真的就是个“应召女郎”?尽管我们在看傻妹粉丝或傻妹女友时,一般并不会联想到妓女伴游或应召女郎等词汇,但且放下对这种职业的鄙视目光,本片在倒数二十分钟的收线阶段竟然渐渐明白指出这些行为的“应召女郎”性格,货真价实地!在 Gatsby 自己的纽约行这天,他自我焦虑最重的也是无法面对他的虎妈,他面对虎妈给自己壮气的手段也是请个雍容华贵的伴游女郎;谁知虎妈把这一切瞬间看穿,因为虎妈自己正是应召女郎出身、而且穷其一生拼命以文艺洗白!
原来这个社会呀,有人拼命往上爬,但爬到顶的又水往低处流,任何人都陷入无尽的“追求”当中,却总是追求不到一个终点,总让各种典型梦想成为自己的目标,追到了后才发现一场空再转追下一个目标。此片的影坛三男配,导演编剧与明星无一逃脱这窠臼;此片的银行家家庭们,不论 Gatsby 自己还是 Gatsby 妈妈也各有无尽追求与逃离、只是方向不一样;此片较抽象的整个富人阶级包括 Ashleigh 的家,一样陷入努力摆脱暴富之名追逐文艺还要口口声声否认自己支持共和党 XD 人人都夹在某种逃避与追逐之间,自己的心与身体到底想要什么呢?不会生病吗?
伍迪片这一次的“魔幻”时刻,就在这种身体的失衡或解放时刻灵光乍现了!它可能是一场魔音穿脑的狂笑、可能是性焦虑的连声打嗝、更可能是纵情一吻带来的一场连绵大雨再不止息。许多事情,你纵使尽气力追寻完美典型,身体总是撒谎不来的,Gatsby这一天期待与 Ashleigh 的“完美约会”恐怕就是如此。而两人各自走过一遭的两趟“曼哈顿奇幻之旅”芸芸众生中,又有哪些人能超出这窠臼呢?好像仍是影人,只不过是另一批还在成长茁壮探索人生、只是还能敞开心胸随性试探的,有不打模糊仗的学生导演旧友、也有那“既要吻就尽情吻”的真命天女 Chan Tyrell?
http://fr.web.img3.acsta.net/r_1280_720/pictures/19/06/07/11/46/4802656.jpg
本片的格局与结局,以我一个早就跳出青春年少恋爱找伴阶段的年纪来看,是觉得稍嫌天真纯情、缺乏一种成熟体悟,不过对 Gatsby 这种肩膀上已经叠床架屋喘不过气的上流文艺青年角色来说,也许这返璞归真的“大破”才是他最难跨出的第一步?伍迪艾伦电影,拍到今天好像也快五十部了?我虽然看过的也不多更谈不上如数家珍,但多少也看得出来这《雨天.纽约》说难听是老调重弹、但说好听是历久弥新,有最新一代的金童玉女甜茶与艾儿来给老爷爷调教一次解构一回,新一代影迷应能看得心花怒放?同时也发现老爷爷的老经验与今日青年未必有那么遥远?
回想起我自己,尽管与本片主角 Gatsby 这小子处境是天差地远,但也有我自己的文艺世家、有我自己祖先的白手起家刻苦汲营、有我自己的长辈期待与高压安排、有我自己的与折衷妥协、更有我自己乱抓浮木的迷惘追寻、有我自己心底难以跨越的理想典型、甚至也有属于我的一种“打嗝”与“下雨”症状三不五时悄悄袭来?还好回首过去这一切都已成为了茶余饭后给家人朋友笑笑的年少荒唐,此片倒是收在一个提醒我们昔日幸福起点的最美好时刻。今年 2/14 情人节上这部伍迪片,轻松促狭毫无负担,看完令人心花怒放!且带着与你心有灵犀的那人携手观赏、雨中漫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IVRldiVDL8
(不过说到这种上流文艺青年自我焦虑急着逃离、理应很痛苦但演起来总是很戏谑给我们非上流观众笑的电影,我还是更喜欢上周的英国贵气少女片《我们的相爱时光》,推荐大家试着看看,应该可以睡得更香 X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