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看过《小妇人》,没看过原著也没看过任何影视改编,纯为了喜欢鬼塔片与罗南片还有蝶普拉音乐而来看。当然还是精彩好看的,只是我觉得鬼塔 Greta Gerwig 向来不论当演员还是导演时一种聪明慧诘的感觉,在此片有点找不到;而罗南 Saoirse Ronan以前最令我喜爱的“奇幻少女”出世戏路,这四年看来也越走越入世了,虽不是我最爱的一面但也要学习欣赏;至于蝶普拉 Alexandre Desplat,他的音乐多样百变,有时认真有时交差了事,往往还看与个别导演之间是否擦出灵光一现的默契。
http://fr.web.img2.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11/19/12/01/5505683.jpg
有一点点遗憾地,这部我过完年最期待的片,拍得令我觉得不是那么亮眼、反而有点平淡,这点和配乐与影像的结合大有关系。这部片,配乐独立听来是好听,尤其一次次竖琴配田园诗画的回忆、一次次 Beth 的钢琴声为家庭带来了温暖与希望,但在大部分时间里,我觉得影像的节奏感和配乐的节奏感是分家的。这点不只是蝶普拉配乐,连古典选乐也一样,我听到德弗乍克弦乐四重奏十二号第三乐章时,都已满心期待这会是罗南与甜茶的舞曲了!结果他俩跳的舞完全没有呼应音乐,舞步动作剪接搞怪通通没有要搭音乐的意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2Vhq8-PenI ← 我喜欢的温柔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NkivRqXDIw ← 我喜欢的刚劲版本
这个问题,也继续延伸到那占了全片约七成篇幅的回忆线。这回忆线的戏份,充满四姊妹日常的打打闹闹、嬉笑怒骂、七嘴八舌笑成一团,然后安静下来迎宾用餐,又有很多日常笑语不收音、只放配乐当背景、任一个平移镜头静静滑过欣赏那歌舞升平... 我个人对这种处理手法是有一点不太适应的,当然那也是鬼塔所选择的做法、所呈现的风格,只是对我来说这种极“日常”的风格有点平淡、不画重点,它善于自然流露每个角色的性格,但它不善于聚焦对话铺陈概念。
就对话的安排来看,只要在超过两个人的场合中,很少有一句句的层叠、接力、对仗等加强节奏感的言语交锋,反而都很日常仿佛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像是要观众亲身参加一场七嘴八舌的派对,自己花力气在派对中努力跟上别人的话题找到他们的重点并推敲他们的人生。这种诉诸自然而少人工节奏的对话,我认为要直挺挺给观众听看仍然可以很精彩,只是这时居然还有配乐打底,我觉得就成了一种乱耳,仿佛用了很多力气让我们听这派对的言语听得模糊一点朦胧一点,不用听得太投入想得太认真。
不过到电影中后段,这种“记忆的朦胧”手法令我适应后,好像多少也能了解它的用意了:这记忆好像是个大水池,现在线的主角四人都随时闭上眼睛进去观赏,目光突然定到一个人身上时那个人的眼睛就打开了。于是,这共同记忆的回忆水池,成为现在分离三地的四位主角可以心有灵犀的一种连结,不但在故事上心有灵犀,连本剧故事线的跳接也都是靠这记忆水池为媒介。而既然本片对回忆的处理都是闭上眼睛仿佛穿越时空从天上观察,那回忆戏份自然要以带点混乱的自然取向来呈现,并且都跟摄影机带着一点距离,有时甚至只是个模糊印象,看不近身也听不清楚。
我不知道原著或其他经典是怎么呈现的、而此片又对它们有什么致敬的义务,我只是越看越觉得此片这个“回忆”是个灵感源源不绝的梦想宝库。这回忆,是在南北战争父亲离家时,那看来是许多家庭经济突然失去支柱的最坏年代,却也是留在家的女人们拥抱最多改变也打造最多梦想的年代。尽管回忆线的事情很多很杂、事物的因果关系也不甚明确,但四姐妹对 (1)才华 (2)人情 (3)人生观都有她们的成长轨迹:
http://fr.web.img6.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9/25/10/32/0770272.jpg
总是以琴声安抚也维系家庭的 Beth ,她的琴艺很坚定、很温暖,并不求杰出与成名、只求一种均衡与平静;而在人情上她没发展爱情、却因钢琴之缘发展了一段忘年之交,可能曾经她心中也有种少女怀春?但老爷爷很大器地解了她疑惑。这 Beth 虽然身体是相较体弱多病,但也许这无欲无求的圆满平静是其他姐妹难以企及的。她的病痛与死亡,对她自己来说并非大事,但恐让三位姐妹的焦虑世界摇摇欲坠。
http://fr.web.img5.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11/04/11/32/0249188.jpg
如果 Beth 算是找到了均衡,那大姐 Meg是偏内向了些,她一面有舞台梦想、另一面又向往著各种经典的绅士淑女成家立业,也如同许多女孩把前者当成少女时代的美梦、把后者当成一生现实的归宿,那她当然也把握机会认识了如意郎君得到了爱情。只可惜,那“成家”的理想人生观,不但容不下才华,甚至和“爱情”本身也有扞格,正如我们当代许多女孩对爱情有所坚持绝不计贫富,但真结了婚成了家后什么能舍什么应得?还要一段痛苦的拿捏。也许,关键还在那泛黄记忆里的完美梦想,切合真实人生吗?
http://fr.web.img4.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11/04/11/35/1844245.jpg
大姐 Meg在内向理想上焦虑,二姐 Jo 与小妹 Amy则在外向理想上不但焦虑而且冲突,不只在文艺才华上甚至在爱情上都有瑜亮之争。身为妹妹从幼年开始过著战时奔放生活的 Amy,比起才华与爱情的表面争夺,她的焦虑还更像是“老二情结”。她到底想不想去巴黎当文艺淑女?想不想精进才艺成为知名画家?甚至到底爱不爱她所仰慕的大哥哥?还有要不要在 Jo 已“毫无希望”时负责嫁个好人家承接家主的位置?这一切好像都染上了一抹 Jo 的阴影,让她的许多追寻追到最后都愕然发现只是白忙一场。倒是她真正在意的爱情,竟反因老二情结悍然推开?
http://fr.web.img6.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11/04/11/32/0381790.jpg
Jo 自幼才华洋溢,上有温婉姊姊下面妹妹都小,这实质老大理所当然地当惯了,无意踩了妹妹一生也终要体察和解。但她自己在才华、爱情与人生观三者之间的焦虑,最是尖锐地自我冲突,也最能令当代独立女性同感。面对真命天子 Teddy到底是知交还是爱情?拥抱自己才华难道就必须拒绝成家?拒绝成家难道就必须拒绝爱情?如此得到的只有“一本都卖不出去”的独身人生观?独身一生未尝不可,只是孤寂需要自我调适;但若只因“人们皆曰女人只有爱情,我听到想吐”就拒绝爱情,那恐怕也失了自我主权让别人定义了人生?
http://fr.web.img2.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11/04/11/35/1799006.jpg
本片的张力,我想都还是透过雪白的现在线与枫红的过去线做出对比。过去的美好时光,女孩们刚刚得到自由的启蒙,多所尝试勾勒了无数理想;但到了长大的现实,许多理想的纯粹反而成了基本教义。不论是 Meg的完美家庭图像、是 Amy要摆脱的姊姊阴影、还是 Jo 坚持独身一生才能自由挥洒的人生观,面对复杂现实的人生都显太过僵硬,需要一点圆融变通、更需要放下成见倾听自己更多面向。也许,人生正如写作无法那样纯粹地坚守基本教义,创作还是要放软身段迎合市场现实,但也必在这市场现实中交换到实践更多理想的主权。
这主权很现实,在婚嫁上关乎有没有嫁到好人家、若没嫁到有没有好生意可做,而在创作上则是著作财产权问题了。本片令我眼睛一亮心花怒放、却也令我好气又好笑的,是这一家三姐妹的各种人生焦虑与割舍,竟然最后还是有姑妈遗产留下大宅解决掉!给她们每个人包含丈夫都带来了财产、事业、才华、甚至社会实践,可说一间大宅完成了所有的解放 XD 我不知道这样的欢喜大绝是否在原著就有?但放在这里实在欢乐得太过傻气,只是看三姐妹与三夫婿都在这各自发挥才能带起小朋友,却也令我不禁莞尔,毕竟艺术市场饭碗有限,还是艺术教育永续啦 XD
回想起我爱的鬼塔作品和罗南作品来,必须承认此片有点太傻气欢乐、太日常流水、甚至演技有时太嬉闹随兴,而过去鬼塔片聪慧促狭的节奏、以及罗南片内敛犀利的洞见,好像在《她们》这片都转了个弯,变成一出轻松温暖的时代励志小品?我看这风格转变是有点不太适应,不过也乐见她们风格选择的新尝试,这条戏路值得她们的独特才华去走出些新视野,也希望在一些影音搭配的基本功上能够做到更巧夺天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UTUCg6_R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