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双子杀手》能改变电影时代的技术规格

楼主: benbenson12 (binbin)   2019-10-26 23:23:27
以下有雷
图文好读版:https://loory.tw/gemini-man/
~*-*~*-*~*-*~*-*~*-*~*-*~*-*~*-*~*-*~*-*~*-*~*-*~
《双子杀手》是一部美国科幻动作电影,由李安执导,威尔史密斯、玛丽伊莉莎白文斯蒂
德、克里夫欧文主演,剧情讲述一名能长距离狙杀目标的顶尖杀手亨利布罗根,在准备退
休之际遭到一名神秘年轻杀手的追杀,一举一动完全被清楚预测,在两人一阵激烈的对决
过后,亨利也马上发现跟他较量的对象竟是年轻25岁,能力正处于巅峰时期的自己。
如果说《双子杀手》导演李安是目前成就最高的台湾电影工作者,大概没有人能够反驳,
从 1995 年《理性与感性》正式进入好莱坞、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开始,接连拍了包括《
冰风暴》、《与魔鬼共骑》几部评价优秀的作品,并以《卧虎藏龙》、《断背山》、《少
年Pi的奇幻漂流》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最佳导演等奖项肯定,都让他在好莱坞拥有相
当高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因此在《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首度尝试 3D 作品就取得大量好
评的李安,便决定以更创新的技术再次打破人们对 3D 电影的想像,《比利·林恩的中场
战事》与《双子杀手》也因此而诞生。
近年来,相信许多影迷都逐渐对电影的 3D 版本抱有负面的看法,认为它不但无法大幅提
升观众的观影体验,因为戴上眼镜所造成的不适、镜片阻隔光线导致画面变暗也是为人诟
病的缺点,而李安便以“未来 3D”技术提出完美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2016年《比利·
林恩的中场战事》以 4K 画质、每秒 120 格(帧率)、9 倍亮度的规格推出,虽然最后
因为本身的题材限制导致票房不如预期,但至少已经为3D电影开启新的一页。
还记得3年前,在台北京站威秀(当时全世界唯五能播放完整规格的戏院)看“未来 3D”
版本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过程中虽然觉得画面清晰得让人难以置信,甚至特写
画面是连角色脸毛孔都清楚可见的状态,但可惜的是,个人认为这并未对整体电影较静态
的故事呈现有多大影响,让如此高的规格显得有些不必要,但这次作为一部科幻动作电影
的《双子杀手》就完全不同。
虽然《双子杀手》台湾只有上映被阉割过的 3D+ 版本,不过因为有着大量动作场面、动
态或远景镜头,即便打斗桥段不像《捍卫任务》拍得那么干净俐落,帧率也只有上次每秒
120 格的一半,但《双子杀手》整体画面的清晰与细致程度依旧在事隔三年后,再度带
给我一次相当特别且难忘的观影体验,甚至还比《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更让人震撼。
因此我们观看这部由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科幻动作片,不仿也把评价电影的标准,从原本动
作场面的设计与运镜剪辑、剧情节奏是否流畅、角色所具有的魅力,再另外加上 3D+ 整
体技术的表现,还有李安是如何用《双子杀手》这部实验性极强的电影,透过片中几个关
键场景呈现给观众那种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无论是角色在高速移动时依然无比清晰的背
景、商店里被机枪扫射时那些在空中飞扬的碎屑,甚至是在海洋清楚可见的水面波痕与颗
粒分明的水中气泡,我想这都是《双子杀手》最不可被忽视的重要看点。
而回到剧情方面,《双子杀手》一位即将退休的杀手因为被认为泄漏国家机密,遭到自己
年轻力壮的复制人追杀为主题,虽然这故事本身并不算非常新颖,将近 20 年前的阿诺《
魔鬼复制人》、李连杰《救世主》都拍过类似的题材,《双子杀手》剧本确实也在 1997
年就已经成形,但现在因为技术限制辗转来到李安手中,故事焦点就从原本单纯追求爽度
的动作打斗变成人物之间的日常对话,并进而延伸到角色本身的性格之上。
就像过去许多复制人电影,《双子杀手》所强调的主题还是在“人性”,电影借由两人多
次交锋的过程,带着观众看见他们那些藏在内心深处、无从开口跟别人抒发分享的困扰。
李安从一个人的性格养成切入,透过他最擅长的父子命题,呈现两位角色分别对自己过去
与对未来的创伤与迷惘,我想李安想透过《双子杀手》探讨的,就是当我们发觉世界上有
跟自己不同年纪,但拥有相同基因的人会对自己产生怎样的影响?看到年轻的自己,让亨
利思考要是人生能够重来将会如何选择?都让《双子杀手》在高超的技术之外,也有能让
人省思的地方。
除此之外,《双子杀手》似乎也想藉著最后那人造的复制人,告诉观众或许人生来就是不
完美,而就因为这个不完美,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完美个体”,虽然李安并没
有对那位失去情感的角色有太多的琢磨,但整部片似乎也都不断强调身为一个人能够有自
主思想的重要,无论是谍报组织以正义之名派人暗杀没有利用价值角色的行为、亨利决定
从被动逃命转往主动出击,或者 Junior 最后选择了自己想要的大学生活,都给了电影一
个较为明确的核心。
或许《双子杀手》透过亨利与 Junior 引入复制人的自我认同,发现人生的虚假,一瞬间
失去活着的意义与价值等议题,最终没有深入探究还是有这么点可惜,但我想这就是李安
把重点都放在技术呈现所造成的结果,我不否认若先扣除高规格拍摄技术带给观众的体验
,光从 2D 版本角度观看,《双子杀手》的确是一部相对平庸的作品,不过正因如此,在
过去许多电影都看得到的枪战肉搏,却因为这部电影而有了更加身历其境的全新感受。
当我们谈论到李安这位导演,通常不会断定他有非常喜欢的题材或非常明确的个人特色,
除了作品多半聚焦在“人”或父子之外,从家庭伦理、战争剧情、古装武侠、历史惊悚、
漫画改编、同志爱情、民国谍报、奇幻哲学,到这次科幻动作的多方尝试,都显示李安不
断踏出自己舒适圈,以他当下的心境来选择电影题材,并坚持自己理念的创作精神。
因此就如同片中亨利布罗根在 Junior 身上看见年轻的自己,不希望他走上自己每夜受到
噩梦困扰的杀手之路,但最终选择还是必须由他自己决定,我想《双子杀手》除了是李安
想献给儿子与其他后生晚辈的一部电影,同时也让他回顾自己过去电影生涯还有什么没有
实现,并思考是什么成就了现在的自己,而就我目前来看,李安他现阶段希望达成的目标
,或许正是推广他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与《双子杀手》所使用的 3D 规格技术。
我并不认为《双子杀手》剧情层面不如预期,整体稍嫌平淡是电影的缺点,反倒觉得这是
李安为了实现他的理想,做出向一般商业电影靠拢的妥协。就像詹姆斯卡麦隆以《阿凡达
》开启过去 10 年来 3D 电影的时代,李安也非常有可能就是引领好莱坞电影产业下个阶
段的技术先驱,而在他这伟大理想的面前,《双子杀手》这部剧本历经好几个编剧之手的
电影,其剧情是否尽善尽美,爽度高不高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双子杀手》的诞生就如同卡麦隆《阿凡达》与《艾莉塔:战斗天使》,是属于这个世代
的奇蹟。这就是为什么这20多年前的剧本会直到现在才被拍成电影,它不像《救世主》把
两次拍摄画面合而为一成两个李连杰,《双子杀手》让一老一少的威尔史密斯登场,而且
就因为片中有复杂的打斗,《双子杀手》也不能像《班杰明的奇幻旅程》布莱德彼特、《
美国队长3:英雄内战》小劳勃道尼利用后制调整把演员变年轻,只能跟艾莉塔一样,利
用威尔史密斯20年前样貌来建模,并让本人亲自进行包含脸部表情的动态捕捉,制造出一
个全电脑动画的角色。
有了 Weta 特效公司著名的动态捕捉,再加上李安坚持的 3D 电影规格,把技术变成电影
的叙事主体。尽管《双子杀手》没有炫技式的运镜剪接,也依旧能让观众体验宛如身历其
境、难以分辨画面中的是电影,或者就在我们眼前发生的真实感。就极端一点来说,我认
为某些没看过 3D+ 版本的观众就像是电影演到一半就提早离场一样,是无法了解这部电
影独有的魅力,甚至没有办法去评论这部电影。
我能感受到导演李安这次就算选择较为商业的剧本,还是在片中加入自己喜欢的元素,并
且注重在角色的心境描写,尽力把几个桥段做好所付出的努力。上次《比利·林恩的中场
战事》因为走得太前面而失败,而这次看着《双子杀手》整体那极为惊人的画面呈现,我
不知道三年之后这个世界究竟准备好了没?但不管如何,我想李安这不断探索与尝试的电
影之路还是会继续走下去。
作者: Veronica0802 (波波妞)   2019-10-27 11:04:00
惊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