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小丑

楼主: jygiant0330 (小祯)   2019-10-12 20:01:05
雷文防雷资讯页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不让漫威专美于前,除了《The Dark Knight黑暗骑士》三部曲之外,成绩一直不太理想
的DC终于在扩展宇宙的第三部作品推出《Suicide Squad自杀突击队》获得好评,而史上
第一位漫画超级反派的人气,也从原本希斯‧莱杰饰演时所带起的风潮,更向上提升了不
少。虽说《小丑》里的小丑与DC扩展宇宙的角色没有关系,但这部讲述经典角色起源的作
品,还是成功地将他的挣扎描绘出来。撇开美化了“恶”不谈,整部电影还是以非常悲戚
的方式呈现了反社会人格养成的可怜之处。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亚瑟佛莱克,一个从小被母亲暱称为“快乐”的人,立志为世界带来欢
乐,他想演出脱口秀,费心地观察别的喜剧演员,捕捉他们的特性与幽默,但可惜的是,
亚瑟一点都模仿不来。在他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之后,他一点一点地将内在的自我显露
出来。
虽然这部独立作品的主角是小丑,不再是蝙蝠侠,但作为蝙蝠侠头号死对头之一,电影仍
旧带到彼此的关系。亚瑟与母亲看着电视上的汤玛斯韦恩,即便平常对母亲不切实际的想
像蛮不在乎,对于那样受众人爱戴的形象,亚瑟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憧憬,而在读了母亲写
的信后,更将自己长期缺乏的父亲形象投射在韦恩身上。前往韦恩宅邸的亚瑟,面对年幼
的蝙蝠侠,眼里看到的是自己曾经可能拥有的一切,即便最后确定的确是亚瑟的母亲患有
幻想症,也改不了布鲁斯韦恩成长在衣食无虞环境的事实。片尾接回漫画迷们都极为熟悉
的桥段:蝙蝠侠的父母在暗巷里被杀害,将一连串事件巧妙地连结起来,留下余韵十足的
结尾。
本该是散播欢乐的“小丑”由于1970年代的一位“杀手小丑(Killer Clown)”而开始有
了让西方人心生恐惧的“恐怖小丑”概念,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的精神疾
病列表中甚至有“小丑恐惧症(coulrophobia)”,这也是为什么蝙蝠侠漫画与电影里的
小丑总是令人畏惧,而后也有《It 牠》的小说与电影出现。对亚瑟来说,他热爱“小丑
”这份工作,或许是因为平常大家距他于千里之外,但当他化身为小丑散播欢乐时,即使
是他狂笑不止的疾病也显得合理很多。对亚瑟来说,成为小丑并非躲在面具后面,反而才
是解放真正的自己,所以当他决定要忠于自我时,便选择以“小丑”的形象示人。
自小被母亲称为“快乐”,但与钢铁人的伙伴“快乐”不同,亚瑟鲜少感受到真实的快乐
。张帝的歌“小丑”里唱道:启幕时欢乐送到你眼前,落幕时孤独留给自己。包括罗宾威
廉斯在内的许多喜剧演员都是如此,外表努力营造出来的“快乐”,反映的并不是内心里
真正的感受。很多时候,也是因为这样,人们才疏于关心周遭需要伸出援手的人。电影当
中的社工,虽说长期聆听亚瑟分享生活,但仍然按表抄课似的对他说“不要有负面想法”
,亚瑟除了回答自己“满脑子负面想法”之外,也不禁认定社工根本无心聆听自己的日常

电影当中出现不止一次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笑,不只是亚瑟由于脑伤所导致不明原因的症状
,还有追打他的青少年们的讪笑、地铁上三名“善良”孝子性骚扰女子后对亚瑟威胁性的
嘲笑、亚瑟在单口相声俱乐部台上表演时止不住笑的片段被放到节目上引起众人哄堂大笑
,甚至更多更多,在大银幕上或出现或没出现的各种片段。比起亚瑟容易引起旁人不安,
需要自备卡片以自保的歇斯底里笑声,这些充满敌意甚至恶意的笑声,才更让人不寒而栗

就算不是这些极端情形下才出现的大笑,一个简单的“微笑”,在亚瑟来说,意义似乎都
大不相同。亚瑟工作时化身为小丑可能发自内心露出微笑,但其他时候,卸掉脸上的妆容
,没有太多事情能够引他微笑。或许是他认真观摩厉害的喜剧演员,并勤做笔记时,对自
己露出的满意的笑,抑或是想出一个自己觉得不错的段子时,那股心满意足的心情。亚瑟
是全心全意的爱喜剧,但他感叹自己的人生却是一场糟到无以复加的悲剧,直到他发现原
来其实它依旧是喜剧的那一天,只是等到社会逼他走上这条路,一切都已来不及。
《小丑》讲述的固然是这样一位反社会人格的超级反派如何形成,亚瑟如此努力,如此安
分守己的生活,过去受的苦、遭遇的虐待、身心的苦痛与疾病,全都不是他可以决定、也
不是他所愿意的。不过,可怜之人必有可悲之处,即便周遭的人再怎么恶劣,杀人终究不
对,最后整个高谭市陷入火海,小丑受到众人高声拥戴,作为观众,观影时依然会感到不
安。其实,与其说是社会,不如说是不少冷漠甚至恶毒的个人累积所造成。其中,与亚瑟
相依为命的母亲可说要负起最大责任。在亚瑟读到病历资料之前,可能由于事发当下年纪
太小所以对于母亲的虐待没有记忆,也或许是对母亲有着“斯德哥尔摩情结”,毕竟自幼
无父的他,只剩母亲可以依靠,而长大成人后,肩负起照顾母亲的责任,也仿佛给了他神
圣的使命感,有被需要的感觉。也因此,当他终于下定决心闷死母亲后,便正式与过去那
个只会忍气吞声、自怨自艾的自己道别了。
全片充满了冷漠与沉痛,唯一最温暖的一幕也隐身在血腥的可怖之中。亚瑟残忍的杀害了
言语诬陷自己的同事蓝道之后,对着侏儒同事说:“你可以走了,你没有对我怎么样。”
而后同事打不开门锁扣炼请他帮忙时,全身是血的亚瑟还在对方额上补了一吻说:“只有
你对我好。”不禁让人试想,倘若每个人都不去霸凌别人是否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了呢?但
有没有可能,蓝道从来也没说过亚瑟从老板那儿听来的话,毕竟从头到尾对亚瑟不满的是
老板,蓝道若有心作梗,倒也没必要事后亲自登门拜访了。所以《小丑》引人反思反社会
化人格养成的同时,某种程度上也歌颂了“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