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小丑》(Joker)

楼主: justice00s (Xx肥宅xX)   2019-10-05 18:24:52
  昨晚去看了《小丑》(Joker),日本难得和美国同时上映,在开演前惯例买了日本
特有的小册子,内容不说,光是封面的设计和材质我就很喜欢。
https://imgur.com/X6lwlmN
https://imgur.com/xNiUtgH
  贫穷、疾病、遭无视、缺乏父/爱、努力未果、不被信任、误解、职场不顺…等,当
世界各种恶意全都集合在一个人身上时,会发生什么事?瓦昆·菲尼克斯的《小丑》,即
是在讲述这个故事,让观众看着在底层挣扎,但依旧抱持希望的边缘人-亚瑟,一步一步
被黑暗吞没的过程,他心中那填充著忍耐的气球,以剧中的张力,更可说是感情的炸弹,
遭遇到各种狗屁倒灶后渐逐渐膨胀,并在充满夸张色彩的描写下最后大鸣大放,与其说是
崩溃,更也戏谑著也许只有“疯狂”才能获得“解放”。
主角尽力且热爱他的工作,私下也在搞笑下足努力,期待着有天能够翻身,在俱乐部观察
其他艺人并勤奋笔记,可想有多少观众在这段都想为他加油,然而无论是幸福还是梦想,
皆一层一层被夺走,如萤幕上的莫瑞,是如此幽默和善的存在,使缺乏父爱的亚瑟将父亲
形象投射在他身上,然而真正有了交集后,才发现并非想像中的那样,连追逐的目标都背
叛了自己。
  深信的事物都是虚假伪造的,连自己的身分与疾病成因也是,会活得如此痛苦,竟然
是最亲的人所致,而非自己无能,并在最后恍然大悟,一时的避风港也仅是妄想,一个原
本所剩无几的人,成为了一无所有的人,也同时成为了“无敌之人”(无敌の人,在日文
现代用语中也意指,没有东西能够失去,即使被捕或失去性命也无所谓的人)。
  被人重视,让我们进而肯定自己,不会失去自我,从心理咨询师、巴士大妈、到汤玛
士韦恩等,在亚瑟心中没有任何一位愿意听他好好说,无论自己表现多少善意和努力也是
被人忽视,直到地下铁事件后,才找到了归属感和不再被人忽视的感受,当他在向汤玛士
韦恩争论时喊出的感受,听了真的相当痛心,亚瑟只是希望有人关心,但所有人只视他们
为高谭市的街边垃圾。
  整部节奏顺畅过瘾,现代娱乐中不可缺的动作戏相较占有不多的篇幅,却丝毫不会让
人感到沉闷,贴切来说即云霄飞车,亚瑟的情绪从低潮至高潮,中间感受到短暂又虚幻的
幸福,随后立刻堕入深渊,观众们也从:当亚瑟遇到好事时,会为他感到高兴或同情,到
中间共享杀害韦恩企业员工的痛快感,最后转变为感到战栗…却又同时着迷,抱持着复杂
的情绪走出戏院,部分的自己赞同著亚瑟的作为,“当胜利组们坐在舒适安全的‘摄影棚
’指责著底层的是小丑时,他们又对社会做了什么?” …观影后不自觉地想跳起舞来。
个人回忆些许骇人的场景,可能就是亚瑟选择追击最后一位上班族时,走着小碎步,并在
最后选择开枪的部分,无声愤怒搭配上脸妆,更有种似人而非人的感觉,这段也让亚瑟尝
试到了发泄的美好,另一让我赞赏的是,直到上了莫瑞秀,尽管可以看出亚瑟已经脱胎换
骨,却仍保有一点原本的懦弱感,在与莫瑞争执后,从预谋在节目上自杀,因认清真正的
敌人是哪些人,转而选择一枪嘣掉莫瑞,这种被逼迫的描写,更增添了一丝真实与无奈感
,直到最后在众人欢呼下画上血妆,才真正让我们里里外外看到了犯罪王子的完成。
  除引人心弦的配乐外,色彩表现在这部片中也是一个艺术,如亚瑟出入公寓时经过的
阶梯,在剧情前半是与天空同样灰暗沉闷的色调,在后半忘我狂舞时则转为多彩奔放,在
阶梯上充满自信跳舞的亚瑟,下一秒又像卡通般开始奔跑逃离警察,或著像是在医院撞到
玻璃门以及家中如豆豆秀般的自我彩排,严肃剧情中偶穿插的古典式搞笑,也致敬著这远
古的喜剧职业“小丑”(clown),既让人感到悲伤及同情,也有几分滑稽。
  《小丑》(Joker)毫无疑问的是相当优秀的电影,观众们从进入电影院前就知道亚
瑟最后会成为小丑,当们我们越了解亚瑟的人生,越能感受到身为旁观者的无力,并感到
不悯,当然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作品,会让人提出质疑或不满是必然的,但这部无论是在剧
本、配乐、画面上都皆属上上之作,能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与威尼斯电影节获奖真的不是
意外之事。
作者: akanishiking (一万卡系荣誉 校友)   2019-10-05 19:26:00
我昨天在大阪看 我的厅几乎满场 前一天网络买票时根本没什么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