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tune (stune)
2019-09-30 23:38:23雷文防雷资讯页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记得新海诚导演曾在某部新闻采访中说到,他做动画的初衷的目标对象,
是对10多岁到20多岁,也就是给青少年看的。而在这一个世代,最不一样的就是
新形态媒介(智慧型手机问世)、庞大的社群聚落,这些元素都可以在导演的几部
中看到类似的场景出现,这些特别的标记的确拉近年轻族群与电影的距离,让人
觉得~~诶这部电影跟我的生活好像重叠到了ㄧ些部分;
而另外一个新海诚电影特别之处:压倒性的真实感
比真实场景更为现实的画面,那就是新海诚影中独有的、故事中所描绘的世界,
是你现在所处认知中存在的那个样貌,电影在这几项现实方面我自己非常喜欢,
以这些元素当做电影的骨干,若再加上ㄧ些些、一点点奇幻,超现实的剧情的话,
那魔,这些神奇的的故事情节好像就不会那么的突兀或让人出戏了,在看电影的
当下,心理或许曾想过,这些故事就真的可能发生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也说不定。
一个故事需要要用一段精准的话语来简言之,让人一看便懂,在<你的名字中>,
想让大家相信人一生都处在等待邂逅的状态,人一生当中一定有那个值得你邂逅的
人,或许是明天、下礼拜或是好久好久的以后,一定会跟那个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人相遇。
<天气之子>亦是如此,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人,却因为一连串的巧合或是机运碰巧遇到
彼此,对方是否就是那人生重要的人?在这部电影中,的确也安排了这样的情节来让
男女主角遇到对方,但我觉得这次的人与人间的相遇表现手法有点过于'巧合',让我觉得
有稍稍刻意。
譬如:遇到之前对我好好的麦当当店员现在被我看到了被有心人士哄骗走的场景,刚好
我背包里有可以吓吓人的武器;之前在公共汽车上让人觉得怎么那么早熟的小学生觉得稍微
在意的场景的人竟然是女主弟弟;一直能成功的召唤好天气的女主,一转场马上到了雨
女能力副作用解说场景,为了剧情有合理的转折,插近了一个老先生讲古的桥段。
在这些点的确是让我对<天气之子>观赏期间会有点让人分心的原因,他的故事少了
连续性的感觉,整个环节多了为了出现而出现的剧情,而不是慢慢抽丝剥茧,能让
观影情绪慢慢堆砌,到剧情最高处一顷而泄的畅快感,变成是好不容易累积一点点情绪
突然之间,诶干怎么剧情突然踩煞车,卡住的感觉(飙车桥段、不断的跑步、老板突然间
被男主感动,来阻止的变来帮忙的),没有一个脉络在,就算是编造的剧情也好,没有
一个说服观众(我)的理由,这点我是觉得比较可惜的。
故事主干的确是环绕在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所发生的这种事情,相比<你的名字>,
看得出来导演还是积极得在想在类似的故事中加入更多,不过这次稍为有点加
入太多元素,想探讨新鲜社会人就业、无亲家庭、未成年工作,社会黑暗一面?
我也会知道这些事情至关重要,不过太多就稍为模糊了故事焦点,这可能也是导演
的私心或一些任性(我猜的啦别打我),不过支线破碎造成主线主轴没办法明了的
交代也是事实,(我还是不知道那鸟居是谁盖的,盖在现代的代代木会馆上,为什么会
出现在那;为什么刚好有一道阳光会吸引杨菜过去,到了积雨云上的巫女会怎么样
;那些鱼是什么,大家上传推特却没有人想找到解答)x
这些电影的特别设定我想要知道的,但是并没有得到答案,难免有点失望。
我知道很多人是冲著新海诚这三字来观赏<天气之子>的,前两天去京站威秀看也是满场,
可见类似的电影类型已抓到现在年轻人的胃口,应该整场都是青年人,不过我认为这部表
现不如预期是事实,多了一些细微末节、多了一些导演私心(持保留态度..),10分的话
我大概给6.5分左右。我还是很期待新海诚导演未来所带来的作品,那种类似在现实发生
的超现实是我一直喜欢的剧本。这次的电影不会推荐或不推荐去看,毕竟电影各有爱好
喜不喜欢要看了才知道,进去电影院就享受属于自己看电影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