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更美好的事物,都是以某种更大的代价而换来。”
返校全片虽然大幅降低了原创游戏中的悬疑性,但毕竟是电影改编,导演与编剧选择
着重于角色的描写,也有特别的效果,傅孟柏所饰演的张老师,成熟的表演让人印象深刻
,男女主角虽然生涩但也都有不错的表现。
电影创作者热爱运用梦境与幻觉等手法来讲述故事,返校更是大量的使用奇幻与现实
交错的手法,观众能得到的不仅是对于故事的感动,更得以深入了解角色们的内在。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回忆中,你是忘记了,还是害怕想起来?】
电影开始没多久,主角方芮欣与魏仲廷便陷入在一个诡谲的空间中,两人寻找离开学
校的方法却遭遇接连不断的恐怖事件,他们也逐渐想起了现实世界发生的真相。但究竟,
恶梦从何而来又为何发生?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梦具有一种修正意识的补偿作用,能补足意识行为中的不完整,
让人能够更了解真实的自己。故事中段,透过政府象征的白教官,告诉他们身处在负罪者
的恶梦,方芮欣认为自己害死了老师同学,她用自杀的方式逃避,魏仲廷因为自己迷恋学
姊,无意中害了读书会大家,他选择以遗忘的方式逃避,两人刻意逃避愧疚来源的现实,
便出现了恶梦,提供他们面对愧疚的机会。因为害怕想起来,人才会选择忘记,但也因为
刻意遗忘,梦才会出现,让人不断的想起直到愿意去面对害怕本身。
【现实中,错的是告密者,还是国家杀人?】
故事进入了第二章节,到底害惨大家的人是谁?当人面临失败或是想否认任何事物时
,往往选择向外部世界投射负面思绪,通常是一个对象,去指责他人,伤害他人,降低自
我的焦虑并保护自我。因此面对失败的婚姻,方芮欣的母亲选择举报丈夫,将所有责任归
于他;当数十年的忠诚破灭时,老高选择仇恨学生,认为是他们害惨了他;当读书会被抓
到,学生们痛殴阿圣,认为他出卖了大家;当芮欣被张老师冷落,她选择报复殷老师;甚
至观众与殷老师也许会认为,如果张老师没有去学生勾勾缠,一切就没事了,抓出一个元
凶,认为某个或某群人有错,往往是如此容易的解决方式。
而张老师不仅愿意让从不读书的阿圣加入读书会,在一片互相伤害的氛围中,也从不
指责任何人。“妳是犯了错,但不是妳害了大家,妳只是被利用而已。”透过张老师的话
,方芮欣得以面对自己的愧疚,同时也是对观众的警言,告密者有错,但所有的告密者,
都只是被国家用来杀人的手段,倘若国家保障自由与人身安全,那么也许不会有告密者,
当社会不再压抑,埋下的种子才得以发芽,人们才得以继续前进。
【恶梦中,可怕的是国家机器,还是自我审查之镜?】
当故事进入最后高潮,方芮欣被象征国家机器的鬼差抓住时,完整看清了鬼差的真面
目,一张如同镜面般的脸孔反射著自己的倒影。在镜像论中,婴儿在镜像中看见自己的形
象,首次认识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人不停彼此照映,在人际互动,社会互动下透过他
者形成自我,然而这样所形成的价值观如同照各种镜子般容易遭受扭曲。方芮欣多次在镜
中看到的模糊景象,最终在鬼差脸上看见自己惊恐的模样,她首次了解了她的恐惧与愧疚
来源,镜中的自己,只是借由他者或他物来了解自我,并不是真实的认识自己,镜中的恐
惧,只是一种幻象。
在故事中,不仅方芮欣,其他人也遭遇了鬼差,他们也看见了自我的恐惧,然而恐惧
从何而来?不仅仅是国家机器的威胁,镜像也宛如自我审查一般,在威权统治的社会化过
程里,人人害怕起了自由,争取自由变成了一种恐惧的对象,当有人谈起自由,其他人会
坐立不安,当有人争取自由,其他人甚至变成告密者,自我审查之镜让不敢面对自由的人
不仅无法逃离国家机器的掌握,连被埋在威权的地底也要伸出手抓住想逃出的人,我套上
面罩,我就不用面对恐惧,大家一起套上面罩,痛苦就只是过去。而方芮欣选择走出自我
审查的镜像,走出恐惧,面对愧疚,将魏仲廷带出了恶梦,让他得以通往自由,自我也得
到了心灵上的升华并真正的接受真实。
对于愿意且能拍出返校这样题材与内容的电影,返校的制作团队绝对值得尊敬。数年
来台湾电影圈投注在类型片上所培养的技术能力,也在这部片展现了成果,无论在摄影、
美术、特效或是演员表现上都有着不错的表现,对于今年国片市场与作品都萎靡的状态下
,无疑是一剂强心针。